面臨1.8億獨生子女要承擔7個億的老人問題,你怎麼想?

大提琴心聲


這種是混淆視聽的說法。

實際上是這樣,一對獨生子女夫婦可能要面對兩個家庭的獨生子女父母養老問題,也就是四個老人。

但獨生子女家庭的數量並沒有太確切的數據,有人說是2.18億,也有人說是1.8億個。而實際上我們想想也就知道了,假設有1.8億獨生子女家庭,那麼我們需要贍養的老人是3.6億,怎麼樣也不可能出現7億老人的情況。

從社會的整個撫養比來說,也沒有這麼恐怖。2016年底我們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2.89比1,2017年到2018年可能略有下降,也肯定在2.8以上。也就是說2.8個勞動者供養一個退休老人。

實際上不僅是職工養老保險,整個社會也是這樣。2017年底我們約有7.76億勞動人口,退休老人大約有2.56億,這個數據差不多是3.03比1。實際上有4億多勞動人口,壓根就沒有參加職工養老保險。

而實際上我們結婚,獨生子女也不一定肯定會找獨生子女結婚。其他有兩個甚至三個孩子以上的家庭,也能夠分擔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壓力。從社會大概率上講,雙獨的家庭數量也就3000萬到5000萬之間,不到整個社會家庭的1/10。

養老壓力不是這麼恐怖的主要原因還有,我們中國父母的奉獻精神。多數父母在孩子長大之後不願意跟孩子同住,主要原因還是家庭瑣事和個人自由。尤其是父母雙方健在的情況下,還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喜歡自己居住的居多。而且老人即使跟孩子居住,也主要是幫助看看孫輩,普遍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大的拖累。只有極個別家庭會出現幾個老人同時生病的情況,這樣就會拖累孩子了,獨生子女們就會非常辛苦了。

獨生子女能夠得到父母全部的愛,全部繼承父母的財產,在財務方面的壓力還是比較輕鬆的。

現在國家逐步推出老年失能護理保險,獨生子女護理假的措施,幫助減輕獨生子女們的康復壓力。


希望能夠幫助獨生子女熬過困難的一關。

所以,獨生子女在考慮未來養老壓力的時候,不要擔憂太多,走一步算一步吧。


暖心人社


我就是1.8億中的一員。我的親身經歷是。小時候家裡沒什麼錢。但吃的用的都是最好。大了賺多少花多少。多貴的東西都敢買。沒錢就問家裡要。

父母老人問題來了。我父親退休金,他自己花不完還可以幫襯我們。

去年父親腦血栓住院。我死的心都有了。我自己搬不動他。顧個護工。

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老人因為生病,嘰嘰歪歪。話說的可難聽了。出院後,我兩頭跑,真是心力交瘁。那種感覺就是要是再有個兄弟姐妹和我換換班多好啊。

中國的傳統是老人生病要兒女照顧。一個孩子怎的照顧?我這樣父母經歷條件比較好,生病用不到我花錢,都要累死了。

那些沒錢的怎的辦?我鄰居老伴半身不遂,老頭照顧,這幾年老頭身體也不行了。兒子在外省。混的也不咋地。老兩口一個月不到2000退休金,一個月吃藥好幾百。他倆想去養老院,去不起。問了好多地方,最便宜的他倆也要4000多。兒子肯定是不能幫他們出錢。倆人還沒存款。我看的都可憐。

我們不是國家領導,沒那麼多意識。但我想說養兒防老在現在就是個屁。鈔票才是真的。

養老院才是歸宿。


藍帶577


一提到獨生子女就有人噴計劃生育,怎麼不想想,中國現在14億,40年前如果不計劃生育現在人口有多少?會有多少殘疾人?28億夠嗎?中國地貌是山地丘陵多耕地少,怎麼養活這些人?溫飽都顧不上怎麼發展科技、經濟?說到養老,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現在六十多歲,全都退休了有工資的,不是倆人養四個,是四個幫兩個。


北國風光1973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個數據我被震撼到了,雖然一直以來都知道下一個十年中國的老齡化會比現在嚴重,但是沒想到數據有那麼大的。(中國現階段很典型的一家三口的組成)

作為新中國上世紀的獨生子女之一,在工作之初就開始感到了社會和家庭的各方面壓力之大。現在的年輕人結婚雙方要是都是獨生子女,就要面臨要對雙方父母,爺爺奶奶以及未來的子女的生活開支頭疼,加上什麼房貸車貸,壓力可想而知。一個最直觀的現象就是國家開放二胎之後,二胎的出生率遠遠沒達到預期,而且農村地區的出生率遠高於城市,這就側面說明了現在的很多人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可能無法給二胎帶來想要的生活,因此就先放棄了二胎的打算。

(以上圖片是網友對相關問題的看法)

對於老人的養老問題,我覺得不能僅僅靠獨生子女雙方,我們的父輩,響應了國家的號召,把自己的青春乃至人生都貢獻到了祖國的建設中去,到老了不能把所有的壓力和希望都壓在子女身上。對於即將面臨的問題,我覺得在國家層面也要給出一些政策,替獨生子女分擔一部分的壓力。

就好像身邊有的獨生子女二十四五歲結婚,雙方父母還相對年輕,能幫著分擔一部分,但是幾年之後情況就不知道了。而且子女也要上學,加之現在生活成本的上漲,年輕人的壓力誰人能知?


正經點資訊


問:面臨1.8億獨生子女要承擔7個億的老人問題,你怎麼看?

答:1.8億獨生子女,是獨生子、女的總數;7個億是老年人的總數。如果按一個獨生子女負擔4個老人計算,正好是7.2億老年人。

那麼,如果獨生子和獨生女結婚後應該是兩個人負擔4個老人,而不是一個獨生子女負擔4個老人。

假設結婚後獨生子、女按0.9億負擔4個老人,是3.6億個老人有人負擔養老,還有3.6億老人沒有養老著落。

我認為,這7億多的老人不能均攤給1.8億的獨生子女來贍養。

結了婚的獨生子、女,她們要為國家幹事業,要生孩子,供孩子讀書,孩子大了要結婚、買房、買車、安排工作等等,還要贍養老人。老人沒病還好,一旦有個病有個災需要錢,請假照顧不掙錢,請保姆得花錢。需要掙更多的錢來養家餬口。掙錢多的可能還好些,掙錢少的可能要出現大量的外債壓身。

如果國家有能力幫助分擔剩餘沒著落老人養老的話,還要預儲一部分活動資金來支持養老條件確實比較差的獨生子女養老家庭的養老補給。(兒女工作忙切實沒時間照顧老人的,可由兒女出錢送養老院幫助代養)。這樣國家分擔一部分,個人負擔一部分,老人養老的問題也就基本得到緩解。(個人分析僅供參考)


舒㚥


請不要被數據所欺騙,7億老人,真正需要子女負責的可能5000萬都不到,老人自己都是幹活的,我們這裡是比較富裕的地區,但是普通老年人都是幹到七十歲才漸漸退出工作,有的身體好的老人可能要做到七十五歲以上,現在社會上一些簡單勞動,種地,木匠,泥瓦匠很多都是六十歲以上老人做,年輕人都不願意從事這些髒活累活。現在的老年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積蓄,那些積蓄可都是他們自己年輕時候積累下來的,沒有動用子女的一分錢,更有甚者,還會支持子女買車買房,有多少老年人是純粹需要子女供養?要真是這樣還真是很不好意思的事情呢,至於退休金,那是從沒有退休的時候工資里扣的,和子女有個屁關係,所以不要被數據所誤導,現實情況沒那麼誇張,年輕人的壓力沒有那麼大。年輕人關鍵是要掙錢養活自己,如果有了多餘的錢,要多想到自己的父母,那才是正理。若是連自己都養活不了,做啃老族,那才叫垃圾中的戰鬥機。所以真正需要子女贍養的是那些85歲以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這些人中有一些人是比較有錢的,子女可能多陪伴也就可以了。真正沒有錢需要子女提供經濟來源,還要幫忙照顧的這些人又有多少呢,可能也就一千多萬把。


ion60940851


問題很大,很嚴峻,最困難的就是醫療,陪護問題.

以我個人為例照顧四個老人,都是60多歲,每年都會住院2-4次,每次費用在2-3萬,醫保報銷80%,自付20%,但是住院期間會發生30%左右的陪護相關費用,最主要還得上班,照顧孩子,補課,特長。

如果兩位老人同時住院孩子就沒法照顧了,不要說什麼請護工,護工真是照顧不到位,家庭年收入20萬左右,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我都如此,比我少的會怎樣,陪護期間多次見到老人住院沒錢交住院押金的情況,農村人口有多少,城鎮化建設帶來的問題就是留守老人的增加,往往老人帶著孫子孫女共同居住,一旦發病打電話的人都沒有,近年有多少此類的新聞,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


大叔帶你浪


看到這個數字,確實挺嚇人的。

我更憂慮的是農村,雖然國家政策給每個年滿60歲的老人有每月60元錢,但區區60元又會做什麼呢?上一次醫院簡單的感冒都不夠,😭,何況還沒有社保呢?象那些70,80歲的老人又該怎麼辦呢?都知道人一老了,不是這裡有毛病,就是那裡痛,……不敢想象。農村獨生子女,靠打臨工,無文化無技術每月一千多兩幹,還要家庭自身開支,撫養兩個小孩,有的有父母親,祖父母,岳父母,以及岳父母的老人等等。現在農村耕種也無經濟利益和保障。且堪重任。

農村人口,在國家所佔比例也比較大,可看國家的負擔有多大。

所以我希望,作為農村子女,壓力越大越應該鼓勁,努力掙錢。農村獨生子女的父母們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也應該努力掙錢,湊錢養老等等,以減少孩子們的壓力。

也希望國家制定相關政策和全社會共同解決此類人類社會問題。


2986604231成都苦命人


7億老人的養老,不能拋給1.8億的獨生子女。…………老人的養老要由國家來負責,來承擔。…………每個老人都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貢獻給了自己的國家,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和進步做出了一生的貢獻。人老了,就該由國家承擔起養老。…………不要寄希望於年輕人,他們有他們很多事要做,不能說他們不孝。他們確實分身乏術。…………如果國家不能承擔老人的養老,那麼,各位老人只能自求多福了!生死有命。此時,年輕人也要以此為鑑,現在的老人生存狀況就將是你們的未來!希望年輕人能讓國家和社會有所改變!


一己之見的飄票


我覺的現在的獨生子女都在40歲以下,都在三十歲,二十歲,他們的父母也在不同年齡段,還不算什麼7億老人的說法。

第一批三十幾歲的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進入老年人了,但是十幾歲、二十歲的,他們的父母才四十出頭,正是人到中年之際,十歲以下的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才三十多歲,還算年輕。

獨身子女的年齡不同,他們的父母年齡也不同,雖然現在的確有老齡化的趨勢,有一部分人不想生二胎,生活壓力大,工作壓力大,但也有一部分人,還追生二胎了。

現在的老人,很多都是養老靠自己,買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不想給子女增加負擔的,還有家庭式養老服務,所以船到橋頭自然直,所以也不要太悲觀。辦法總比問題多的。

最後說一下,獨生子女有人感嘆,不敢病、不敢窮、不敢遠嫁,因為爸媽只有我。我其實覺得這樣不太好,誰都老了和生病的時候,難道到那時就生活了,遠嫁的人我看也不少,那他們怎麼辦,所以生活還是要繼續,不要老想這些問題,還是那句話,辦法總比問題多。還是要樂觀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