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曜變天目盞爲何成了日本國寶?

何心蕊


我是一個古玩愛好者,最喜歡看的一個電視節目就是央視的《尋寶》。看著幾個學識淵博的鑑定大師對著寶物侃侃而談,非常羨慕。特別是當大師們宣佈一件寶物為真品時,我也和持寶人一樣,非常激動。心裡反覆唸叨著:如果我有一件寶貝就好了。說句真心話,我只是個愛好者,只會紙上談兵,對寶貝最多是到博物館看見過,有些只是看過照片。而作為日本國寶的曜變天目茶盞我就是隻看過照片。照片上的此物美輪美奐,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見見它的真面目。

為何宋代建窯曜變天目茶盞如此珍貴,我們卻沒有,反而成了日本的國寶呢?有人說,是日本人搶去的,這種說法可不對,在宋代,彈丸小國日本又封閉又落後,他們一切以中國為師,什麼都跟中國學,甘做中國的小學生。據史料記載,在日本鎌倉時代(十二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到我國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學的日本僧侶們,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這個名稱由此得名。

曜變天目茶盞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它是一種茶器,因釉面上受窯變的作用,產生了大大小小的圈形結晶斑點,由於斑點周圍有一些藍綠色的光環,曜變天目是根據光線變化的反射方向而改變其顏色,若垂直觀看,斑點成藍色;若斜著觀看,其斑點成金黃光澤,這種曜變天目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珍品,因為是從數十萬個或百萬個黑釉中偶然產生的稀有品種,是自然的窯變所形成,絕非人為預先設定而彌足希罕。天目陶瓷難以燒製,關鍵在於爐溫難以控制,溫度稍有偏差,極有可能燒製失敗,而且燒製的作品由於溫度的細微變化,形成的圖案也千變萬化,每件都堪稱為孤品。天目瓷器中以曜變、油滴、兔毫最為名貴,而曜變又居於諸名瓷之首。據有關資料記載,曜變天目在中國早已失傳,目前僅在日本存有四隻宋代曜變天目茶盞。

由於曜變天目茶盞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它數量稀少。另一方面是人為的損壞。據載:曜變茶盞因為其異常耀眼的藍色,在審美觀偏於保守、內斂的宋朝人看來,十分不穩重,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妖物”,是次品,均做打碎處理。北宋時期,曾經有一些被進貢到朝廷的曜變盞被稱為“異毫盞”,皇家認為其自帶靡靡之音,均被丟棄,並明令禁止入宮。所以,這就叫日本人撿到了一個便宜,將我們的寶貝佔為己有。


東白啟明


首先是中日的貿易往來,日本唐宋開始了文化交流,中國唐宋文化對日本影響深遠,所以中國人的茶道、建築和瓷器對日本有很大的影響,中國人喜歡什麼日本就學習什麼。

二是日本有個重要的家族德康家族,對後日本世影響深遠,統治日本很長時間。就以德川家族來說,德川家康的崛起是因為他有巨大的財力和火器,他在日本戰國時期各領主中最有錢。有資料認為他得到了一個人的資助,這個人叫李旦。是中國人,中國福建泉州人。當時是日本九州地區華商的首領,本人是個大海商,極為富有。

由於李旦是福建泉州人,又是個大海商,他一定知曉建盞,他進行的對日供應貿易中必定有大量的建窯瓷器,曜變天目盞產自福建,而李旦因為和德川家康來往甚密,所以將曜變天目盞通過他的介紹日本知道曜變天目盞的珍貴很關鍵。

三是,日本人喜歡茶道,雖然茶道是日本人學習中國的,但是日本人很好的保留了中國茶道的傳承,而且有創新,1千多年來形成自己的茶道文化,而茶道重要的就是茶具的講究,而曜變天目盞又是茶具中的最好的,所以在日本極為珍貴,日本又不會燒造建盞,自然曜變天目盞物以稀為貴了。

四是。曜變天目盞在日本都是時代傳承的,主要是寺院、博物館和家族性的傳承,輕易不視人,在家族中流傳有序,當成寶貝,老祖宗傳下來的自然珍貴。


樣子收藏



125878215蜂獾


天目瓷是一種以鐵釉燒製的陶瓷,鐵釉(鐵質黑釉)即天目釉。天目的說法來自日本,後被國內引用接受。約在日本的鎌倉時代(1192—1333年),日本來我國留學的禪僧曾從天目山的禪寺把這種茶盞帶到日本,並稱它為“天目”,於是後來人們習慣上便把黑釉瓷稱為“天目瓷”。這就是原因所在,日本人對中國的瓷器,特別是宋瓷,研究領域比國內早,知識面比國內高!並且唐宋文化在日本沒有斷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