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最近覺得吧裡一些心得帖子不常見,便構思了一些主題,但前陣子一直在忙個人的考試什麼的,沒空寫出來,總算順利通過了,來寫寫吧,可能後續有類似的心得報告,這是第一篇權當拋磚引玉。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自上世紀50年代左右推出以來,一直是比較受歡迎的款式,設計經典,友商推出的仿品無數,146在幾十年的生產週期下,筆尖、筆舌、活塞的樣式都在不斷變化,很多經典的版式有非常多的擁躉,這篇心得主要對M尖這一粗細下的三個標號的146,談談個人看法。

談到146,談到龍,第一反應往往是對EF尖的推崇,F尖尚可,對M尖則嗤之以鼻。而M尖這一粗細,個人看來對比細尖優點有二:

  1. 價格便宜,同品相的M尖146比EF尖低出的價格太多。個人看來甚至普遍低在20%上下甚至更多。
  2. 寫感相對滑糯,筆圈談只有某幾隻筆是黃油寫感,我覺得是最扯淡的,只要尖夠粗,個個是黃油,相比某些EF的澀感,M尖寫感可以說是黃油了。

在146的量產六種筆尖標識中,14C中白和18C單色已經是古董範疇了,價格非常不透明,也不常見。另外四種筆尖標識都是非常常見的款型,因為窮,買不起585標的現產m尖146,所以請到了14c單色、14k單色、14k中白三款m尖選手完成這篇使用報告。

開始之前先打幾個預防針

  1. 老款的146相對於現產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畢竟一個標號往往有十多年的生產週期,報告中的三支無法代表整個標號的146手感。
  2. 報告中關於軟硬度,下水,銥粒打磨形狀等均為客觀體現,關於手感傾向屬於我個人主觀感受,個人玩筆很侷促,權當看樂。
  3. 本人書法水平辣雞,不能很好反映出鋼筆的書寫效果,對不起大家了,字醜隨便噴。

然後本報告在撰寫前的個人疑問

1.146的m尖粗細是什麼程度,是否可以日常使用,是否如同一些說法所講的,老產不粗,m等於現產F。

2.146的m尖的不同標號各具有什麼特點。

首先對長短一帶而過,14k中白標以及之後的585標146長度稍稍長過之前的標號,雖然目測只有2~3mm的差異,但是也許一些大筆控使用者在手感上會稍有不同。

一、14C單色尖m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14C單色作為風評比較好的一款146,m尖的銥粒也呈現出刀鋒之感,打一個未必恰當的比方,從銥粒來看,146的14C單色的M尖和149的14C中白F尖在外觀上有很大的相似度,書寫感受因為本身相對還是稍粗,刀鋒感不夠明顯,主要反饋在手上是綿滑的粗尖感受,這支14C不軟,有一定的彈性,可以反映出粗細的變化。

二、14K單色尖m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14K單色在個人看來幾乎是最廉價的146標號,14K單色的m尖銥粒刀鋒形態就不那麼明顯了,但大體還有著刀鋒的影子,書寫手感跟14C單色幾乎是類似的,滑順潤。在部分筆畫的表現力上,個人感覺要稍稍遜色於14C,軟度略軟過14C單色,基本類似。

三、14K中白M尖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14K中白作為一款雙色尖產品,在很多觀點認為585標的現產146書寫感受不理想,單色尖顏值有缺失的前提下,14K中白就比較受歡迎,14k中白有早期的過渡款和使用了T舌的款式,這支是相對普通的量產款。銥粒從外觀上看,比較短、小、厚實,已經不能稱為刀鋒打磨,只是應該是所謂的水滴狀,只是相較於585標,有幾分刀鋒的神韻。比起兩位前輩的滑糯,觸紙略帶阻尼,硬度有明顯的提升,總體來說是硬滑微澀的風格。

四、國譽上的書寫表現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分別上墨4001皇家藍,這一款墨水墨水標杆,如果用更節制的墨水,書寫效果也應該會有更好的調教結果。

再用了百樂G1這款標準0.7mm粗細的中性筆作為參考標準。

國譽上可見,14k中白的相對是最細的,對於14K中白的F和EF尖,下水一直都相對豐沛,M尖有這樣的表現相當出乎我的意料。

14K單色下水非常豐沛,明顯的下墨量就要高一個檔次

14C單色居中,略遜色於14K中白,不過二者相差無幾

0.7mm中性筆≤14k中白<14C單色<14K單色

如果採用流動性比較差的墨水,預計對m尖146有更好的收斂,可以滿足一定的日用需求,只是需要國譽這樣的紙張環境,但m尖的有些標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五、巴川紙上的書寫表現

萬寶龍大班146 M尖的使用報告

將環境換到巴川紙上,7mm的格子也能勉強塞下三款m尖146,14k單色依舊錶現了豐沛的下水能力,將4001這樣稀的墨水,都寫出了sheen的表現效果。

總體而言的字跡粗細跟國譽類似,只是14k中白和14c單色這次更加旗鼓相當。

六、個人傾向

14C單色的觸紙手感我最喜歡,硬度符合要求,感覺寫字更好看

14K單色下水最豐沛,如果需要表現墨水非常適合,但146作為一款日用筆,略顯水槍

14K中白顏值是我比較中意的,柵形觀墨窗、雙色尖、紮實的銅活塞,146的顏值設計是隨時代在進步的,寫感也算中意是寫字感覺少點加成。

結語

M尖146,是146中物品價值很低的一款,日用屬性相對不盡如人意,但是也沒有可怕到難以使用的程度,書寫感受上,個人認為,粗尖的宏觀感受就是強於細尖。如果將使用目的定義為少量書寫,練字,不需要速記等使用環境下,m尖146的使用感受是不輸給一些比龍EF滑順的日系鋼筆,也沒比大量現產鳥筆細尖有過分多的粗細差異。

尾巴

在146、149的漫長投產歲月裡,有很多款式廣受追捧,有很多聲音質疑現產,個人不討厭現產146,覺得它依舊是個好筆,很多老款146雖然更具有風韻,但是對我而言,往往也就是80和90分的區別,多用多找,不被風評所導向,願每個人都能找到私人定製的書寫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