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來父親節,昔年男性族長時代,感受沉默的約束與縱容

父親節不聲不響地到了傍晚時節,今年父親節有些小尷尬,既沒有母親節的感人至深,也沒有母親節的熱烈溫暖,還被世界盃撞了一下腰。

我每天都在京城某著名包子鋪吃早餐,附近有一所重點小學,早晨有很多帶著孩子的家長,媽媽居多,爸爸也不少。見得多了,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父母們常常在飯桌上對少年兒童進行千篇一律的諄諄教誨,小孩子則心不在焉地一邊吃已吃膩的早點一邊含含糊糊地應著,吃完飯,他(她)爸他(她)媽的話瞬間忘到腦後。日子久了發現一個更有趣的現象,如果去掉聲音中的性別屬性,孩他(她)爸和孩他(她)媽教育孩子從語氣到措辭再到嘮嘮叨叨沒完沒了的形制居然驚人地相似。新一代的家庭出現了令人尷尬的父母親角色融合的現象,爹即是娘,娘即是爹!

晚來父親節,昔年男性族長時代,感受沉默的約束與縱容

突然想起百老匯著名的音樂劇《貓》,劇中一段老年貓王和王后出場的橋段至今印象深刻。貓族熱鬧的聚會,有競爭,有愛情,有友情,有敵意。一切正如火如荼的時候,大家突然安靜下來,老去的貓王和王后相繼登場,他們是貓族的男性和女性族長,一切的躁動被髮自內心的敬畏與服從所替代。這場景經典地再現了家族族長的年代。也就在幾十年前,中國最後的家族族長時代悄然退場,無所謂好壞,全社會進入小家庭的模式。

晚來父親節,昔年男性族長時代,感受沉默的約束與縱容

在我幼年的記憶中,鄰家大家庭因為有“族長”爺爺的存在,讓那個家庭彷彿被九層劍氣罩著,每個人都各司其職,非常“安分”。我小時候雖然住樓房,但那時每家的大門都是敞開的。鄰家是個大家庭,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一堆孩子。家中的爺爺奶奶主持著家務,爸爸媽媽上班養家。那時候中國人的話非常少,尤其是老年人話更少,家裡沒有人羅裡吧嗦的。孩子們則在胡天海地的折騰中鍛鍊成長。

印象中鄰家爺爺非常沉默,他床上常年放一個煙笸籮,裡面放著菸葉、捲菸紙、火柴。爺爺雖然不怎麼說話,但他老人家身上威嚴的氣場令我們敬畏,小孩子都不敢在他面前太放肆,包括他最小的孫子我哥們。小孩子手欠,他老人家的菸葉很少有完整的時候,我們小孩子閒的沒事常常把菸葉攆的稀碎,還模仿爺爺捲菸遞給他老人家,不管我們卷的多不像樣,爺爺總是沉默地接到手中,沒有挑剔和責備,點上煙就吸。雖然沒有一句獎賞鼓勵的話,但爺爺用沉默的接受給了孩子們最真誠的鼓勵。沉默的約束和縱容是孩子們在爺爺那裡得到的最好東西。

晚來父親節,昔年男性族長時代,感受沉默的約束與縱容

哥們的爸爸也是一個沉默嚴肅的漢子,像老父親一樣,平時和孩子們沒什麼話,如果孩子淘的出邊了,就狠狠揍一頓,你別說,揍完之後小崽們能消停好一陣子包括我們這些“幫兇”。家中老爸打孩子時候,奶奶很心疼,但爺爺從來不阻攔,奶奶也不太敢勸。大概那時候男孩子都是“揍”大的,沒什麼新鮮的,一代一代的就是這樣。爺爺像一座山一樣在家中樹立了父親的榜樣,兒子有樣學樣成為一家之長。那時代的父親衰老而不軟弱,堅硬但不沉重。大家庭中的成員耳聞目睹父母長輩的行事做派,長大成人後,對成家立業沒有張煌和焦慮,好像一個在船上實習多年的水手,在擁有自己的航船時能夠自然而然的接過船長的職責。

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再接受大家族模式,男性族長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而現代小家庭中的父親角色模糊不清,彷彿今年的父親節一樣,有些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