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57:沮授爲新任冀州牧袁紹定稱霸藍圖

袁紹聽從逢紀的計策,不費吹灰之力,就代替韓馥當上了冀州牧。這次州牧更迭只是關東諸侯更替的一次。從袁紹帶頭討伐董卓開始,關東這幾個州的州牧、刺史、郡守,就已經只是諸侯之間的事了,和董卓控制的中央朝廷一點關係都沒有了。這一次袁紹雖是巧取,但一樣沒經中央朝廷認證,但經不經中央認證又有什麼關係呢?早在188年,漢靈帝聽取劉焉建議設立集軍政民大權於一身的州牧時,已經在制度層面為這些事情的發生做好了制度鋪墊。


十八路諸侯57:沮授為新任冀州牧袁紹定稱霸藍圖

圖1、幫袁紹拿下冀州的逢紀

袁紹在每當冀州牧之前,就因汝南袁家的名聲,聲勢壓在關東諸侯之上。如今成了有“兵甲百萬,谷支十年”冀州的冀州牧,袁紹有的可就不只是名聲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實力了。之前的袁紹,不過是一個虛架子而已,而現在確實有了實力去和周邊的諸侯們一爭高下了。

既然袁紹已成了一方諸侯,那我們就看一下諸侯袁紹的核心班底。此時袁紹的班底裡有兩撥人,一撥是冀州牧之前就跟著袁紹的,另一撥是成為冀州牧之後投靠過來的韓馥的手下。從袁紹任冀州牧之後的心腹名單看,第一撥人並不算多多,出頭露臉的只有給袁紹獻策的那個逢紀、以及官渡大戰的時候投奔曹操的那個許攸。而從韓馥那邊投靠過來的人,成了袁紹核心班底主力,其中包括廣平人沮授、魏郡人審配、鉅鹿人田豐、潁川荀諶等。


十八路諸侯57:沮授為新任冀州牧袁紹定稱霸藍圖

圖2、袁紹最為信賴的謀士沮(jǔ)授

此時,其中袁紹最為信賴的是廣平人沮(jǔ)授。沮授之前是韓馥賬下的別駕,曾經和長史耿武、別駕閔純勸諫韓馥不要輕易將冀州牧給袁紹。不過,不像那兩位死心眼弄到最後被袁紹拿來殺雞儆猴,沮授見機行事,積極投靠到了袁紹這邊來,而且受到袁紹重用,被任命沮授為奮武將軍,冀州賬下的所有將領都受沮授節制。

之前在韓馥那一直不受待見的魏郡人審配、鉅鹿人田豐,在袁紹掌權下,地位比原先也提高了不少。田豐被任命為別駕,審配被任命為治中。其他幾個人(逢紀、許攸、荀諶等)的官職史書上沒有具體的記載,不過應該都是袁紹倚重的謀主。


十八路諸侯57:沮授為新任冀州牧袁紹定稱霸藍圖

圖3、袁紹與謀士(《跨江擊劉表》)

實力瞬間膨脹,又有了冀州這麼大的地盤,袁紹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和謀劃。一段袁紹和他最信賴的沮授之間的對話,我們可惜些許看到此時冀州袁紹集團的戰略方向。

袁紹問沮授說:“當今賊臣作亂,弄的朝廷把首都都從洛陽遷到長安。我們家歷世受寵,我自然應當志竭力命,興復漢室。可是齊桓公沒有管仲肯定成就不了霸業,勾踐要是沒有范蠡一樣不能復仇吳國。我想和你一起戮力同心,共安社稷,你有什麼計策能夠匡濟這個為難的國家嗎?”

袁紹說這麼多,一方面肯定是因為聽說沮授好謀的名聲想拉攏沮授,另一方面確實是問一下下一步怎麼走。我們看沮授怎麼回答。

沮授說:“將軍你不到二十歲就被朝廷委以重任,名聲傳遍海內。在董卓要廢立皇帝的時候,將軍你以忠義之心,憤然單騎出奔,從而讓董卓心懷恐懼。將軍你來到濟河之北,渤海的百姓都稽首歸順。你雖只有一郡的軍馬,就能讓冀州所有的人跟著一起討伐董卓,從而威陵河朔,名重天下。現在將軍如果向東,則東邊黃巾的叛亂可以平定;再回來討伐黑山賊,那麼張燕也可以消滅;進而再向北,掃滅擒拿住公孫瓚;之後再脅迫戎狄,那麼就可以平定匈奴。待冀州東西南北都平定了之後,您就擁有了四州(冀州、青州、幷州、幽州)之地,有這麼廣闊的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才、軍馬。到那時,您再攜百萬之眾,去長安迎接皇帝,將宗廟恢復到洛陽。然後再號令天下,誅討不服從的人。有了這樣的勢頭,誰還敢和您爭鋒,誰又敢抵擋您呢?只要如此有條不紊的推進,幾年之後,將軍你立下這樣的功業並不是難事。”

十八路諸侯57:沮授為新任冀州牧袁紹定稱霸藍圖

圖4、沮授位袁紹規劃的四州

袁紹聽完之後,正中下懷,大喜道:“這正是我想的!”

簡要的分析一下沮授讓袁紹大喜的這段話。沮授在聽到袁紹的建議之後,先是誇讚了一下袁紹以及他們汝南袁家,新歸順來的沮授自然先得說一些好聽的話讓袁紹高興才行。看這些知名的謀士給老大提建議,不少都是這麼做的。這些溝通的小技巧,大家要學一下,不要總想著直言不諱、死諫。其實不在乎你說什麼,而在於你說的,聽的人是否願意聽進去。

接下來沮授給袁紹提出了一個分階段實施霸業的建議。袁紹在提問題的時候,引用了齊桓公重用管仲、越王勾踐重用范蠡的例子,顯然袁紹想成就的是霸業,而不是一開始就提的王道。既然想成就霸業,那就按成就霸業的路數來。沮授這個分階段實施的建議是,先平定冀州周邊的這些威脅,然後再考慮迎駕天子的事。沮授這個建議裡,核心的潛臺詞是袁紹你現在最直接的對手,是你周邊這些黃巾軍、黑山賊、公孫瓚,而不是遠在長安的董卓。我們先來搞定周邊,然後再想恢復社稷的事。在袁紹當冀州牧之前,還暗地裡勾結的公孫瓚,此時已經成了袁紹要稱霸北方必定要剪除的一個對手。在群雄爭霸局面裡,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值得提的是沮授在這裡提出了之後被曹操實施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策略,只不過沮授是這麼說的“迎大駕於長安,覆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誅討未服”。可以看到,諸侯裡有和曹操一樣想法的,甚至比他想到還要早的,大有人在,袁紹也曾這麼想過。


十八路諸侯57:沮授為新任冀州牧袁紹定稱霸藍圖

圖5、曹操

確實已經有了地盤的袁紹,此時的第一要務不是去討伐什麼董卓,而是擴大自己的地盤。所謂的正義不正義,漢室不漢室,不過就是打的一個旗號而已。既然這麼想,又有沮授可實施的建議,自然按部就班的執行了。

袁紹這樣做,周邊的人自然能看得出來。早在洛陽就勸袁紹趁勢截殺董卓的鮑信,早就看清楚了袁紹,看清楚了此時袁紹的謀劃和盤算。於是,鮑信對曹操說:“袁紹雖然是盟主,可一心只想藉助這樣的地位,來為自己奪取利益。恐怕用不了多久,諸侯間很快就要開始內訌。袁紹不過是另外一個董卓罷了。可是我們現在又沒有實力壓制住袁紹,不讓他這麼做。我們可以做的,只能想辦法走開。如今黃河之南正有叛軍作亂,我們前去平定,正好發展一下我們的實力,之後我們再靜觀其變。”


十八路諸侯57:沮授為新任冀州牧袁紹定稱霸藍圖

圖6、曹操的伯樂鮑信

曹操也很清楚,依附在袁紹之下不是長久之計。在聽鮑信這麼一說之後,曹操馬上點頭同意。於是,他和鮑信一起帶兵離開袁紹,去了黃河之南。離開袁紹的曹操,會面臨怎樣的局面?已經只是想著做大的袁紹又會遇到怎樣的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