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爲興趣而耽誤「飯碗」

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從來都是興趣廣泛的一代。我們願意去不斷地接觸新事物,去挑戰更多的未知領域,追求興趣的過程,看似是追求自由和活力,追求人生的本來意義,其實不然,其中也埋藏諸多的"陷阱",最直觀的便是高額的時間成本。大多數人追求興趣愛好,都比較"佛系",一切隨緣,點到為止即可,只有少部分的人,追求以興趣為業,成功者就更少了。大學期間的一位老友,在別人看來就是一位十足的電子產品發燒友,每天在宿舍看一些最新電子產品信息,慢慢地自己也開始寫一些電子產品測評軟文,畢業到現在一晃5、6年的時間了,在業界混的小有名氣,成為了一名資深科技媒體主編。但是科技媒體主編始終還只是他的一個副業,拿他自己的話來說"還不能當個'飯碗',未來幾年也不太現實,興趣始終還是興趣,成為職業的代價太高。"

不要因為興趣而耽誤“飯碗”

本土文化中的職業本位意識正在面臨著現代年輕人的巨大考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強調職業自由的重要性,受僱於任何的個人和組織,越來越不受年輕一代的歡迎,這就從實質上解釋了為"年輕人為什麼頻繁跳槽"、"傳統企業為什麼招工越來越難"。面對未來,我們總是以"我們還年輕,還有大把時間"為藉口而去肆意妄為的去追求自由至上。"任何一個人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都必須經過至少10000小時的努力和付出",這就是著名的1萬小時定律,從興趣到職業也符合這項規律,也就是說你一天投入8小時,全年365天不間斷,最少也需要4年左右時間才可能實現,這對於我們大多數人是不現實的,每天除去工作以外很難再投入這麼時間和精力,待業在家專心鑽研成本更高,絕大數人負擔不起,這也就是許多資深自由職業"大V"不建議現在年輕人輕易追求自由職業的原因。

不要因為興趣而耽誤“飯碗”

回頭來看,我們絕大多數年輕人合理的職業發展道路就是藉助公司提供平臺,在擁有安身立命"飯碗"的同時,用工作時間多學習幾門技能,並且其中1-2門上嘗試套用1萬小時定律培養成自己的獨家秘技。在遵循"鑽石理論"的職場,才能使自己出類拔萃,立於不敗之地。總之,我們可以追求廣泛的興趣,也可以立志以自己的興趣為業,但一定不能以興趣為藉口,而去麻痺自己,耽誤這寶貴的年少時光,到頭來後悔的必然是我們自己。

不要因為興趣而耽誤“飯碗”

同齡人,不管我們感不感興趣,請先培養我們的"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