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穩定,穩在心安


所謂穩定,穩在心安


(1)

畢業那年,背上行囊,去了西藏。不是為了流浪,是為了工作,一份身在高原的工作。

或許有人會認為好大膽,好浪漫,但於我而言,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情懷,想出去看看,是幾乎所有年輕人的心思,我把它付諸實踐了,也付出了代價。

父母在這個問題上持相反態度,媽媽反對。爸爸中立,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決定。

談不上什麼規劃,去西藏就是一時衝動,想去看看,媽媽反對的理由是,天高皇帝遠,不如找一個離家近的工作,名牌大學的畢業證總歸是有用的。爸爸講,想出去走走就去吧,不適應再回來,有些路不走會後悔的。

雖然,很多人生路,走過來也會後悔。可是為了所謂的穩定,而放棄出外探索的心,走過了後悔又怎樣?

於是在2014年的7月份,第一次進藏,帶著滿心的歡喜和興奮,和我一批進藏的畢業生有24人,來自全國各地,多所高校。人生地不熟時,大家對抗著無情的高原反應,離家千里,只能抱團取暖,所以任何時候,大家都是最團結的一隊。日子過的波瀾壯闊,全西藏的秘境等待著我們一一探索,好奇的我們,利用節假日的時間,三五成群組隊出發,幾乎走遍了西藏的大小角落。

但好奇心終了,很多現實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有的家屬在內地,有的父母年邁,有的想再回校園進一步提升自己。再加上諸如一些《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生命》這般的文章的作祟,讓大家可是質疑自己當初的衝動和選擇到底對不對,人心異動,便事件生。2015年,同一批進藏的一位朋友選擇了離開,返回內地,因為對象在內地,工作穩定,收入尚可,如果不會,將面臨分手。

內心的浪漫抵不住現實的滄桑,於是他選擇回去。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一個是身體原因,一個是考上了內地的博士。

2015年12月份,我內心也在做著掙扎,畢業一年多後,對工作本身有了深入的認識,對自我的定位也更為清晰。2016年元旦三天,和朋友開車到羊卓雍措,墨藍的天空下湖區空無一人。我和朋友盡情的奔跑,不管缺氧與否,冬日的湖面,碎冰浮動,被浪花拍在岸邊,形成一道窄窄的冰岸,踩上去譁拉拉響動。一切動靜在這時都顯得那麼宏大,好似久久無人拜訪後,羊湖要證明自己的存在。

電話響了,爸爸打來的,說姥姥去世了,言語裡帶著哭腔,我問媽媽在哪?他說在旁邊,但我不敢同媽媽講話,怕忍不住嚎啕大哭。

姥姥臥病在床三年有餘,我在8月回去的時候精神還矍鑠,並約定過年再見,卻沒想到她沒有熬過這個冬季,就這樣,她和她最愛的外甥女兩地分離,天人兩隔。

那時的羊湖,天氣晴朗雲飄灑,但我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寒冷,從心底升騰起來的寒意,裹挾著所有的情愫,催生出無限淚水,在羊湖邊,我蹲下身來,任由淚水肆意橫流,落入腳下的冰層,砸出兩個凹處。雙手胡亂的在亂石中尋找,找到最平整的,壘砌了一個小小的瑪尼堆,不能立刻回到姥姥身邊,就在這聖湖邊上祈求姥姥能夠平靜離開。

我沒有姥姥了,我的媽媽沒有媽媽了,不知媽媽是如何的傷心,而在她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沒有在她身邊,給她些許的安慰。跨河越山的電話,不及給她一個無言的擁抱。

那一刻,沒有“父母在,不遠遊”的感喟,如果一味的好奇探險換不來內心的安定,所謂的流浪,所謂的自由,都成了耍流氓。

於是收拾行囊,風塵僕僕的返回到離家近的城市,重新開始,只為能夠在週末的時候隨時返回家裡,看看爹媽。日子清苦,內心卻無比充實,工作勞累奔波,心安產生無限動力。原來,心安才是生命最重要的穩定。


所謂穩定,穩在心安


(2)

小捷是同我一起進藏的夥伴。曾經一起跋涉山水,走過了西藏湖泊山川。自我離開西藏後,她也想著要離開。因為當時機構編制改革,她被分到另一個單位。編制待遇不變,只不過單位名頭上沒有最先的單位好聽,工作內容也變得極為繁瑣。所以她想離開,但又不想脫離穩定的編制。

可是內地不同於西藏,編制要緊的很。幾乎沒有可能帶著編制進入新的單位。所以從一開始,大家都勸她,要麼從新在內地考試取得穩定工作,要麼就呆在原單位不要動,能夠二者兼有是不可能的。但她一直觀望著,工作上不傷心,上司交給工作辦的拖拉,寫一篇文章語義不順,對自己分內的工作不思考著如何提升效能,倒是天天在朋友群裡說羨慕我們當初咬牙回來的人。

她不知咬著牙的我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重新找工作,重新開始,在一個單位裡,像一名初入職場的小白一樣被人使喚來使喚去,從原來的純甲方單位到了一家乙方單位的落差,帶給人內心的折磨是難以言喻的。好在原來在工作中歷練的本領,在新工作中得到使用,一步一個腳印的紮下根基,穩妥的走出每一步。

所以勸她,如果真的想跳槽,一定要有技能傍身,你背後的單位再強大,也是單位強大,如果你沒有一技之長,等你離開了,你什麼也不是。你的獨特技能,就是你脫離單位之後安身立命的根本,所謂的穩定,不是你單位的強大,而是你技能的強大,所以,你自己才是穩定的力量之源。

(3)

朋友小雪,90後,是我一個書友。在讀書群裡認識,在西北某一個縣城的中學當高中老師,帶畢業班。因為同樣喜歡一個作家,且她距離北京路途遙遠,很多活動參加不了,只好在讀友群裡獲知,而我因為地理上的便利,能夠參加一些活動,所以經常互通信息。

她最近發信息說,不喜歡當下的工作,好累啊,想換一種生活和工作。

我問,換什麼工作?

她說,自由職業。

“那,你有什麼特產或者愛好?”我問。

“寫作,平時寫寫東西”她答。

“有沒有發表過,或者說有沒有通過各種方式賺取過稿費?”我問。

“沒有”。

“那你要慎重。”我回復說。

我鼓勵朋友們有夢闖天涯,但前提是有養活自己的資本。太多人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但又沒有勇氣去改變,而太多人又是不計後果的去改變,最後被現實摔得灰頭土臉。工作前兩年,是一個人心神最不穩得時候,總覺得會有更好得工作等著,總想著找一份“錢多活少離家近”得工作,總想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來實現自我價值。

但現實很殘酷,不會在乎這是不是關乎一個人的理想,而分外的顧憐她,而越是自由的職業,越需要自律和自我安放的能力。

就是心穩。

身邊有不少從事自由職業的朋友,他們起早貪黑,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奮力打拼,別人吃飯睡覺打豆豆的時候,他們拼命的訓練個人技能,終於在林立的市場競爭中廝殺出一道出路,從此自在從容。

如果最初的創業,他們的內心有一絲的飄搖,說不定創業之路從此夭折。

所謂的穩定,穩在心,穩在對自我價值的美好追求,穩在對自我認定的事情的一種堅持。

不管浪費生命與否,所謂的穩定,即為心安。

所謂穩定,穩在心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