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規範化診治成醫學界熱點 重慶醫生「抱團」探究

華龍網11月9日18時20分訊(記者 黃宇 實習生 馮茴花)近日,由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神經內科牽頭組建的重慶市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眩暈學組在渝成立,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劉勇副教授擔任首任組長。

劉勇副教授介紹,眩暈是臨床中最常見的症候之一,其病因複雜,涉及多個學科。近年來,隨著前庭解剖、生理、病理,檢查技術及前庭康復等學科領域廣泛而有深度的發展,促進了眩暈診治水平的提高和技術更新,眩暈的規範化診治已成為當今醫學的熱點之一。重慶眩暈學組也在這樣的背景下,整合全市多家醫院相關學科專家組建而成。

在學組成立大會上,還邀請到國內多位著名專家就眩暈診治領域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指南及新進展等熱點問題進行專題演講和指導,兼顧基礎與臨床,理論與實踐,有助於促進重慶相關領域醫師進一步學習瞭解國內外眩暈診治的最新動態。

劉勇教授介紹,眩暈是因人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生的一種運動性或位置性錯覺,涉及臨床科室多,人群發病率高,據相關權威數據統計分析,眩暈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三大門診就診症狀之一,眩暈症佔內科門診病人的5%,佔耳鼻咽喉科門診的15%。常需要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燒、貧血、中毒性疾病、代謝性疾病、視覺障礙、屈光不正、頸椎病、更年期綜合徵和神經官能症等進行診斷與鑑別診斷。

以耳石症為例,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其功能就是讓人體感應直線加速度。比如在急剎車時身體依然保持站立,但如果耳石因為各種原因從正常位置脫落,就會引起眩暈。知道了原因,耳石症的檢測手段就很簡單了,就是做一個激發實驗。如果在某個激發位置看到眼震或者眩暈,就可以診斷,這個病是耳石脫落引發的,那麼,讓耳石復位,也就是醫生說的“掰”(復位)一下就好了。

目前,復位治療是治療耳石症的主要手段。但是,一方面由於認識不到位,另一方面由於治療上的差異,耳石症的誤診率高,複發率高,根據相關文獻的報道,2017年人工復位的複發率在20%至30%,這是由於人工復位對醫生的手法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一個手法熟練的醫生,人工復位的有效率僅在70%左右。而相比人工復位,機器復位不僅操作簡單,可以將眼震的控制精確到0.1度,達到精準復位。九成以上患者可通過“搖椅”等眩暈治療系統復位治療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