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霧霾季」需推廣清潔煤取暖

金秋十月,天氣漸冷,我國北方地區迎來採暖季。隨著供暖大幕拉開,冬儲煤購銷逐步升溫,下游電廠補庫存較為積極,煤炭市場交易趨於活躍,煤價出現上行趨勢。與此同時,在非集中供暖區域,散煤仍是百姓取暖首選,讓供暖季擺脫“霧霾季”,仍需推廣清潔煤取暖助力。

多地進入煤炭冬儲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煤炭產能逐步向晉陝蒙地區集中。業內人士分析,西北、華北等主產區可調出量增幅有限,而西南、華中、東北調入區缺口逐步擴大,煤炭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於前兩年供暖季缺煤情況嚴重,為防止煤炭供應出現偏緊現象,部分地區今年出臺政策要求電廠提前儲煤。

據瞭解,黑龍江省政府早在6月份就已開始今年的煤炭保供工作。8月29日,黑龍江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再次研究部署今冬明春煤炭保供工作,強調集中力量切實做好煤炭的煤源運輸儲備調度工作,堅持“源、運、儲、調”四位一體,確保供暖季煤炭供需平衡。自9月初,龍煤集團已隨著黑龍江省內電煤、供暖煤應急供應工作啟動,按照“省內優先”原則,實施“雙停”舉措,預計供暖季可增加省內轉供煤量80萬噸。同時,龍煤集團煤炭營銷分公司加大了非贏利性俄羅斯煤炭進口貿易量,積極探索港口外購煤炭引進渠道,可通過整合煤炭資源提升保供能力80萬噸。

近日,長春市政府召開2018~2019年度冬季服務保障工作大會要求,冬季運行期間,各熱電廠煤炭儲備應保證20天用量。開栓前各區域鍋爐房現場及合同儲煤應達到採暖期用煤量的70%以上。此外,長春市備應急煤炭5萬噸。為爭取省內外煤炭可靠供應,蘭州市工信委要求,各電廠要加強與甘肅省能化投公司、靖遠煤業、窯街煤業等省內煤炭供應企業和新疆、寧夏等省外煤炭企業的溝通對接,進一步提高中長期合同採購比重,為企業電煤的穩定供應提供堅實保障。卓創資訊分析師荊文娟稱,預計後期各省將陸續出臺政策來促進電廠的存煤。

近期煤價出現上行趨勢雖然煤炭消費旺季尚未開啟,煤價已經先行。受產地煤價上漲,大秦線發運受限以及進口煤受限等因素的影響,國慶假期結束後環渤海港口動力煤價格繼續上探。記者從易煤研究院瞭解到,進入9月份,動力煤市場價格突破8月份震盪區間上沿625元/噸至630元/噸附近高位震盪。

9月中下旬,受秦皇島港限裝以及冬儲預期影響,市場價格加速上行突破640元/噸,同時提振貿易商捂盤囤貨心理。進入10月份,市場煤平倉價一路上漲突破640元/噸,截至10月15日,北方港5500大卡煤平倉價在672元/噸。

卓創資訊發佈最新研報稱,近期主流煤企紛紛上調了月度價格。10月份,國家能源集團年度長協價格環比上漲1元/噸,

5500大卡煤執行554元/噸,其餘煤種單卡一致。煤企月度長協價格上調18~23元/噸不等,進入10月份下游用戶以及中間貿易商陸續開啟儲煤計劃,沿海電廠也將在大秦線秋季檢修前集中採購,對煤價上漲提供了支撐。其中,同煤、中煤10月上旬價格紛紛跟漲,其中5500大卡煤月度長協合同單價上調12元/噸至643元/噸,5000大卡煤上調38元/噸至575元/噸。

易煤研究院總監張飛龍表示,冬季動力煤消費旺季臨近,內陸電廠補庫積極,同時西南水電回落,煤炭消耗有所回升。

主產區環保安檢成為常態,同時煤炭企業負債有所下降,生產積極性略有不足,導致坑口庫存長期低位,坑口煤價彈性逐漸縮小,主產區煤炭價格持續堅挺。冬儲預期下,貿易商發運成本高位進一步強化了囤貨惜售的心理,煤炭價格底部支撐或將長期存在。

荊文娟分析,煤價繼續上漲仍是大概率事件,特別是隨著剛性需求的啟動,將給煤價形成更大的利好支撐。但同時,沿海六大電廠電煤庫存維持高位,其他地區電廠提前補庫,庫存有望繼續提升,供暖季電廠電煤庫存告急的局面將很難發生,加之國家層面對於煤價的調控力度增加,煤價漲幅將控制在合理的區間內,出現大幅度不可控的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推廣潔淨煤需政策支持我國北方部分地區冬季大量使用散燒煤,大氣汙染物排放量大。與普通散煤相比,潔淨煤具有易儲存、熱值高、耐燃燒、低排放、無煙無味等優點。推進清潔取暖關係北方地區廣大群眾溫暖過冬,關係霧霾天能不能減少。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散煤治理分會副會長阮立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散煤治理,由於要替代的散煤量很大,單靠“煤改氣”“煤改電”或其他替代能源,從總量和速度上都不夠,而潔淨煤在供應、環保和排放方面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需要推廣潔淨煤。

據記者瞭解,有媒體報道潔淨煤取暖有政策無市場,潔淨煤取暖在很多地方被邊緣化。對此,阮立軍說:“現在很多地方對潔淨煤的態度是不明朗的,用詞還是過渡、兜底等。其實對於潔淨煤,關鍵還是政策的導向和力度,很多地方並沒有具體的規劃和長期的政策支持承諾,這樣使得各方面對潔淨煤的研發、生產和保障等都缺乏信心和決心,自然就邊緣化了。潔淨煤的市場當然是有的,除去京津冀等重點治理地區,如果能把北方其他地區的散燒煤都換成潔淨煤,其對大氣汙染的治理也是非常大的貢獻。”

“潔淨煤的推廣使用除了上面說的政策問題,最主要的是對潔淨煤的支持和對劣質煤的監管。”阮立軍認為,由於潔淨煤目前還需要補貼,如果不能杜絕劣質煤,其推廣就非常困難;如果地方政策能夠堅定支持潔淨煤的推廣,那麼就會有外部的資金和技術進入這個領域,煤炭行業和企業也可以發揮自身的優勢,進行產品結構調整。這樣各方面通過技術進步、管理提升等手段不斷降低潔淨煤的成本。如果通過努力,使潔淨煤的成本大幅下降,通過自身的競爭力佔領市場,驅除劣質煤,那麼其推廣也就不成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