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藥對莖基腐病、枯萎病、赤黴病、惡苗病等病特效

氰烯菌酯是由江蘇省農藥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專利品種,以全新的作用機理獲得了國際殺菌劑抗性行動委員會(FRAC)的單獨分類,氰烯菌酯屬2-氰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是目前此組中唯一的化合物,因此它與其他殺菌劑無交互抗性。

商品名稱:勁護、亮地等

化學名稱: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

理化性質:原藥外觀為白色固體粉末;熔點123-124℃;蒸汽壓(25℃):4.5*10¨5Pa;溶解度(20℃):難溶於水、石油醚、甲苯,易溶於氯仿、丙酮、二甲基亞碸、N,N-二甲基甲酰胺。穩定性:在酸性、鹼性介質中穩定,對光穩定。

毒性:氰烯菌酯原藥和氰烯菌酯25%懸乳劑大鼠急性經口LD50 均>5000mg/kg,急性經皮LD50>5000mg/kg,對大耳白兔皮膚、眼睛均無刺激性,豚鼠皮態反應(致敏)試驗結果為弱致敏物(致敏率為0);原藥大鼠13周亞慢性餵養試驗最大無作用劑量:雄性44mg/kg·d,雌性為47mg/kg·d;3項致突變試驗:Ames試驗、小鼠骨髓細胞微核試驗、小鼠骨髓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結果均為陰性,未見致突變作用。

主要劑型:25%懸浮劑

作用機理:氰烯菌酯為肌球蛋白-5抑制劑,它破壞細胞骨架和馬達蛋白,干擾細胞營養物質運輸,抑制菌絲生長與毒素合成,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主要特點:氰烯菌酯對鐮刀菌類引起的病害有效,具有保護作用和治療作用。通過根部被吸收,在葉片上有向上輸導性,面向葉片下部及葉片間的輸導性較差。特別是對禾穀鐮孢菌菌絲生長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被用戶公認為是目前防治小麥赤黴病和水稻惡苗病併兼治其他真菌病害用藥量最少、安全性最好、效果最高的殺菌劑。

適用作物:小麥、水稻、棉花、香蕉、西瓜、黃瓜、番茄等作物。

防治對象:氰烯菌酯可有效防治鐮刀菌引起的小麥赤黴病、水稻惡苗病、棉花枯萎病、香蕉巴拿馬病、西瓜枯萎病等。研究表明,氰烯菌酯對小麥赤黴病、根腐病、水稻惡苗病、番茄莖基腐病、西瓜枯萎病等均有很高的生物活性。

使用技術

1、防治小麥赤黴病,在小麥抽穗揚花期,每畝用25%懸浮劑100-200毫升,兌水50公斤均勻噴霧1-2次,可預防赤黴病發生。

這個新藥對莖基腐病、枯萎病、赤黴病、惡苗病等病特效

小麥赤黴病

2、防治水稻惡苗病,在水稻催芽前,用25%懸浮劑2000-3000倍液,做浸種處理,可有效預防惡苗病發生。

這個新藥對莖基腐病、枯萎病、赤黴病、惡苗病等病特效

水稻惡苗病

這個新藥對莖基腐病、枯萎病、赤黴病、惡苗病等病特效

番茄莖基腐病

3、防治番茄莖基腐病,待作物移栽後緩苗15天再開始使用,將25%氰烯菌酯懸浮劑稀釋2000倍後灌根,可以有效防治番茄莖基腐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