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娶媳婦都是沒要彩禮、沒辦酒席,沒花父母一分錢,成家之後卻沒錢給父母,他們做錯了嗎?

北流妹子


病態的問題,病態的人。娶媳婦要彩禮辦酒席不是法定的,贍養父母卻是法定的,剛性的。

兒子娶媳婦沒要彩禮沒辦酒席,有各種原因,其中最大的一種可能是,家裡窮,父母無力為兒子出彩禮辦酒席;另一種可能是,兒子能,沒有必要用父母的錢來出彩禮辦酒席,一樣把貌美如花的媳婦娶回家,比如,劉強東。當然,真正如劉強東者,也不會到這來問沒給父母錢,是錯還是錯。

所以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父母窮。

父母窮到無力為兒子出彩禮辦酒席的原因,還有兩種:一種是父母本身好吃懶做,不負責任,生下兒子讓他們自由生長,家裡也就定然沒有什麼積累,這種人並不少見。兒子們打小指靠不上父母,自己反而更努力,過上有房有妻的日子,看不慣父母那好吃懶做不負責任的嘴臉,不願意給他們錢。作為一各婚姻律師,真是見過不少這樣的,但當這些老人告到法庭時,法官也只能說:無論如何,是你們的父母,你們要贍養……

另一種原因就是父母盡力了,條件所限,能力所限,三個兒子,實在無力一一給出彩禮和置辦酒席,你們哥們自己好好撲愣吧。這樣的家庭,兒子們應該更懂事,所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自己成人後更應該贍養侍奉年老無力的父母。

總之,題目上可以看出,這幾個兒子並非沒有錢,而是有錢不願意給父母。

當然錯。


潘衛霞律師


三個兒子娶媳婦都沒要彩禮、沒辦酒席、沒花父母錢,你家運氣不錯,能遇到這樣三個兒媳婦,在當今彩禮當道的社會,實屬不易。如果遇到三個都要彩禮並辦酒席的兒媳婦,按照當今社會的結婚行情,三個兒子起碼得兩百多萬元,你老兩口可能會愁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因此,你老兩口首先應該感到慶幸。

至於說三個孩子成家後沒錢給父母,這肯定是不應該的。不過,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三個兒子可以根據婚後的實際經濟狀況,富餘則多給父母一些,拮据便少給一些。或者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都是可以的。畢竟,你老兩口年紀大了,僅僅有錢也不管用,還得需要有子女經常在身邊照顧著。大多數子女多的家庭,都是出錢、出力各盡其責。

如果三個兒子都不給父母錢,確實有些說不過去,無論各自的經濟條件如何,對父母盡孝道是必須的,孝道包括人力和財力。

人年紀大了沒有了勞動能力,沒有了經濟來源,只依靠養老金之類的社會保障資金維繫生活比較困難,必須要有兒女們的支持。即使三個兒子結婚沒花父母的錢,也不能以此作為不贍養老人的理由。兒女贍養父母,是必須盡到的法定義務。

俗話說“養兒防老”,中國一直以來的傳統就是“父母管兒小,兒管父母老”,即使不在乎親情,父母也有對兒女最起碼的養育之恩,這份恩情做兒女的是應該報答的。

所以,無論出於什麼原因,三個兒子都不給父母養老錢,肯定是不應該的,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希望這三個兒子能夠好好反省,潸然悔悟,儘自己應盡的孝道。這不僅是為了父母,也是給自己的兒女做榜樣,為自己年老後能夠獲得兒女的贍養鋪路。

大家覺得這三個兒子做錯了嗎?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一家不知一家事!我說說我家的,你們幫忙分析一下!我爸13歲就開始賭博,賭起來幾天幾夜不睡覺,還經常帶人到家裡賭。我們姐妹三個覺沒睡好幾個。家裡能賭的全拿去賭了。沒錢就找親戚朋友借來賭。實在借不到了就壓已經漏雨的小破房子。我媽呢,是看到我爸贏錢回來就笑,輸錢回來就打架。爸有工作不做,辦病退在家賭,媽42歲的時候廠裡轉制,提前退休回來,拿一點點退休金。就在家待著,也不出去找活幹。我姐初中畢業就上班了,工資基本上交家裡。我高中畢業開始上班轉的錢養家,還債,還要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姐29歲嫁人,家裡除了幾床棉被,爸媽什麼也沒給,我看不過去,把身上全部的家當1千多塊錢,和一條十八K項鍊給了她。我妹結婚,爸媽也是幾床被子。我拿了三千元給我妹買了一個金手鐲。我34歲才結婚。這時家裡的債基本還完了。我一樣東西也沒想家裡要。家裡買東西,裝修,住院,全是我拿錢。就這樣我爸還說我沒給錢給的太少了。別人家給多少!到現在我爸都70歲了,還在賭,只是沒那麼大了。如果你們有這樣的父母怎麼辦?


手機用戶63634983098


看到這個題目,我首先想到《初刻拍案驚奇》裡的一個故事。一對清貧的老夫妻,砸鍋賣鐵傾盡家財給兒子娶妻成家,誰知兒子“娶了媳婦便忘了娘”,從此以後過著自己的小日子而對老兩口不聞不問。



後來,老兩口實在是生活無著,就腆著臉去兒子家想討點生活費,兒子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說:“我們也窮得叮噹響,吃飯都成問題,哪來的錢給你們呢?”老兩口一聽兒子這話就氣不打一處來,就乾脆撕破臉說:“當初你娶妻成家可都是我們出的錢,這些錢你總得還我們吧?”

這兒子聽後先是一怔,隨即兩手一攤說出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這卻不是笑話,誰家兒子娶妻成家不是父母出的錢?你們隨便去問,要是問到有誰家父母沒給兒子出錢娶妻成家的,我就把錢還給你們。

這兒子說的那番話雖然更像是撒潑耍賴的笑話,但這番笑話卻暴露了我們國家自古以來的婚嫁習俗,即父母一手操辦孩子的婚姻大事。這一習俗已經讓人習以為常,以至於讓孩子覺得父母為自己娶妻成家是理所當然的事,甚至是他們不容推卸的責任。一旦他們沒有履行這一義務,那麼就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錯。

顯而易見,這其實是個錯誤觀念。因為父母為孩子操辦婚事雖然是流傳至今的民間習俗,但卻並非他們的道德義務,更不是他們的法律責任

。如果父母沒錢支付彩禮、大擺宴席,作為孩子又怎麼能百般強求呢?

相反,孩子贍養父母卻是不折不扣的道德義務和法律責任,作為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能拒絕履行。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成人,這份生養之恩本就重如泰山,孩子反哺父母則是對這份恩情的回報,而不是對父母操辦婚事的回報。

說到底,父母為孩子操辦婚事,並非孩子履行贍養義務的附加條件。


冰焰


我只想說年輕人剛結婚,挺苦,家裡人幫一把,渡過難關,改明兒你老了,他們也奮鬥的差不多有錢管你們。倆人奮鬥確實難,如果他們都沒錢,拿什麼養老?把命還給父母?再說一個家都這麼計較,不幫忙渡過難關,還是一家人嗎?女的也是人生父母養,都這樣父母都不付出,小兩口能養的起四位老人嗎?那是不是就都不結婚了,省錢養父母就孝順了?再說有的父母好吃懶做,沒錢娶媳婦,那看著兒子結不了婚是不是就理所應當,?


用戶2124093861477


三個兒子結婚都沒要彩禮,都沒有辦酒席,沒花父母一分錢,成家之後都沒錢給父母,他們錯了嗎?不但錯了,而且大錯特錯。

三個兒子都已經結婚,說明現在都是二十多,三十歲的人了。把你們供養這麼大,對於父母來說,可能已經精疲力盡了。你們結婚都沒有要彩禮,都沒有辦酒席,沒有花父母的一分錢,說明他們為你們的付出已經竭盡全力,無能為力了。雖然你們為他們省去了這部分錢,但並不表示他們的撫養之恩就沒有了。你們以這個藉口不給老人養老的費用,是典型的忘恩負義的行為,應該為人之不齒。

做為老人,把你們拉扯成人,並且已經結婚生子,就已經盡到老人的全部責任了。現在他們老了,如果經濟上需要你們支持,給你們要養老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你們仗著沒有出彩禮錢,沒有辦酒席沒有花父母一分錢為藉口,以沒錢為緣由,拒絕支付養老費,從法律和道德上都是行不通的。

希望你們弟兄三個深刻反思,摒棄自己不養老人的私念,坐在一起,把老人的養老問題擺上桌面,從精神和物質上對老人給於支持和關愛,讓他們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說實話,看到這個話題我的心中很不平靜,因為我也是到了晚年的人了,很快就會面臨要人養老的問題。

在我們老家有句罵不孝子孫的話叫,“你是從樹杈上掉下來長大的”。意思是說不孝子孫忘了父母對他們從小的養育之恩。不知道現在有些年青人動不動就拿結婚沒用父母錢,父母沒給帶孩子來挷架將來的養老問題。怎麼不想想自己是怎麼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十月懷胎,呱呱墜地,一把屎一把尿將你們拉扯大,供書上學,成家立業,就因為結婚沒有給你們拿錢,就懷恨在心,不給父母養老錢,真是一娘能養三個兒,三個兒不能養一個娘啊!



不知你們有沒有想一想,為什麼你們結婚父母沒有拿錢,沒有辦酒席,還不就是養了你們仨,家裡負擔重,還有下一個要撫養嗎!難道是家中有錢父母而不出嗎?難道說他們臨死會把錢帶走嗎?真是禽畜心理。


父母將兒女養到成年之後,法定的義務己經完成了,結婚,買房,辦酒席,沒有硬行標準,有能力協助,沒有能力你們自力更生,與法與理都說得過去。以結婚父母沒有出錢,沒有辦酒席為藉口,弟兄三人不給父母養老錢,這是天理國法所不允許的,撫養老人送終,這是中國每個公民應盡的法定義務。


百花爭春我為先


成家之後就要贍養父母,這個概念過於寬泛了。如果一個人22歲歲結婚生子,父母也是22歲結婚生子,那麼他父母在他結婚的時候也才44歲。44歲正值壯年,就要子女開始出贍養費,開始養老了嗎。如果壽長點,活到90多,子女該養多少年。如果沒有喪失勞動能力,身體健康,就不需要子女贍養,等喪失了勞動能力,子女贍養就是應該的。


西西雪


我的觀點如下:


  1. 如果父母的身體還比較硬朗,並且有經濟來源,在這種情況下暫時不給錢父母還可以情有可原。


  2. 否則,如果只是單純地不想給父母錢,捨不得在父母身上花錢,那就是大大的不對,大大的壞了

  • 父母含辛茹苦地養大三個兒子容易嗎,子女要懂得報恩。烏鴉尚且知道反哺,何況是人呢!
  • 由於父母沒有在自己娶老婆的時候給自己辦酒席、出彩禮、出錢等,而不贍養老人。這隻能說明這個人是一個極度自私自利的人,他們也不想想父母為什麼沒有給他們出錢(
    那是因為錢早就都花在這三個兒子身上了)。
  • 贍養父母,是每個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不僅是道德規範的,更是法律規範的。不要搞到父母去告你們不贍養老人,不然你們最後雖然出了贍養老人的錢,但是名聲卻臭了。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你現在不贍養父母,難道你還指望你的子女以後好好贍養你啊,你的子女只會有樣學樣,到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

總而言之,父母的生養之恩大過天。不能因為父母沒有給過自己很大的經濟幫助就嫌棄父母,甚至想要不贍養父母。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謝謝!如果你不認同我的觀點,可以說出你的見解,不勝感激!

農村大學生


如果生兒子,彩禮什麼的還要父母出,如果不出就怪父母。那還不如別生了。養了十幾二十年養大了白眼狼。

特別是那些說結婚父母不出錢,買房父母不出錢,生孩子不幫忙帶,以後老了是不是就不用管他們了?這種話也問得出口?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你管父母老,是因為他們給了你生命,還把你養大直到成年(18歲),或者更大(二十幾歲大學畢業)。

怎麼?他們生了你,把你養大還不夠,還得幫你出彩禮錢,買房錢,還要帶孩子才可以?一樣沒做到就以後不管他們了?

說這些話的人,你們有臉有良心嗎?

想想幾十年後你們也會遇到自己的孩子結婚,你們也可能被要求,你們覺得都是理所當然的嗎?一輩子都為了子女而活才對嘛?

講真的就中國人這麼麻煩。男方不出錢那孩子以後就跟女方姓啊,或者公婆不幫忙出錢買房或者帶孩子就怎麼樣啊?

在國外真的兩個人結婚就自願結,什麼彩禮都沒有,也不會找父母要錢買房。都是兩個人婚後自己貸款買的。在國內二十幾歲結婚就買房。在國外平均買房年齡都是三十幾四十歲以上。

也從來不會為了孩子跟誰姓去吵。在中國就特別多男方不出彩禮孩子就跟女方姓。男方出錢是買孩子的姓氏嗎?

還有好多女的認為自己嫁過去就是照顧公婆,照顧老公孩子。

在國外女人要求的是男人共同的分擔家裡跟一起帶孩子,從來不是要求男方出多少彩禮跟買房。

所以為什麼那麼多女人結婚後,男的跟個大爺似的。因為女的從來就在結婚前討論彩禮多少,買房首付什麼的。從來沒見過一個話題是討論對方婚後是不是共同承擔家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