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豬藍耳病的臨床症狀及防治方案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市場最新行情,在線諮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請點擊右上角

關注↗豬訊網

藍耳病學名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該病嚴重影響母豬的生殖功能,臨床主要特徵為流產、產死胎、木乃伊胎、弱胎,豬呼吸困難,會出現短暫性兩耳皮膚紫紺。已成為嚴重威脅我國養豬業發展的重要傳染病之一。

病原抵抗力:病毒對酸、鹼都較敏感,尤其很不耐鹼一般的消毒劑對其都有作用,但在空氣中可以保持3周左右的感染力

流行病學:主要感染途徑為呼吸道,空氣傳播、接觸傳播、精液傳播和垂直傳播為主要的傳播方式。病豬、帶毒豬和患病母豬所產的仔豬以及被汙染的環境、用具都是重要的傳染源。此病在仔豬中傳播比在成豬中傳播更容易。當健康豬與病豬接觸,如同圈飼養,頻繁調運,高度集中,都容易導致本病發生和流行。豬場衛生條件差,氣候惡劣、飼養密度大,可促進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的流行。

臨床症狀

母豬:初期出現厭食、體溫升高、呼吸急促、流鼻涕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耳,尖發紺最為常見,個別母豬拉稀。後期則出現四肢癱瘓等症狀,一般持續1~3周,最後可能因為衰竭而死亡,懷孕前期的母豬流產,急性型豬流產率可達50%~70%。懷孕中期的母豬出現死胎、木乃伊胎,或者產下弱胎、畸形胎,急性型死產率可達35%以上,木乃伊可達25%,斷奶後仔豬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哺乳母豬產後無乳,乳豬多被餓死。

哺乳仔豬:被毛粗亂、精神不振、呼吸困難、氣喘或耳朵發紺,皮下有斑塊,出現關節炎、敗血症等症狀,死亡率高達60%,胚胎期感染病毒的,多在出生時即死亡或生後數天死亡,死亡率高達100%。

公豬:咳嗽、打噴嚏,精神沉鬱、食慾不振、呼吸急促和運動障礙,性慾減弱、精液質量下降、射精量少。

斷奶、育肥豬:厭食、嗜睡、咳嗽、呼吸困難,有些豬雙眼腫脹,出現結膜炎和腹瀉,有些斷奶仔豬表現下痢、關節炎、耳朵變紅、皮膚有斑點,病豬常因繼發感染胸膜炎、鏈球菌病、喘氣病而致死。

病理變化:剖檢病死豬主要眼觀病變是肺瀰漫性間質性肺炎,並伴有細胞浸潤和卡他性肺炎區,肺水腫,在腹膜以及腎周圍脂肪、腸繫膜淋巴結、皮下脂肪和肌肉等處發生水腫。

早產的1日齡仔豬,體表沾有血塊或附有胎衣,不易剝離,新生仔豬肌肉灰白色水腫,臍帶出血,死亡仔豬胸部、腹部、頸部肌肉呈灰白色或黃白色,似開水燙過樣,青年豬領下淋巴結腫大灰白色,斷奶仔豬腸繫膜淋巴結腫大灰白色,局灶性間質性肺炎灶。

詳解:豬藍耳病的臨床症狀及防治方案

詳解:豬藍耳病的臨床症狀及防治方案

防治措施

  1. 加強飼養管理,嚴格消毒制度,保持飼養用具的清潔、消毒
  2. 減少飼養密度,改進豬舍環境,改善豬舍通風與光照
  3. 做到全進全出
  4. 防止豬隻與野生動物及飛鳥接觸
  5. 引種檢疫和隔離(觀察期8周)
  6. 對發病母豬和仔豬使用抗病毒的中西藥製劑、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並配合支持療法
  7. 平衡營養需求,增加維生素含量等
  8. 夏季做好防暑降溫,避免熱應激和中暑等環境誘因
  9. 禁胡亂用疫苗免疫

參考免疫程序

及時注射疫苗。種豬接種滅活苗,而育肥豬接種弱毒苗。弱毒苗參考免疫程序:

  • ①後備母豬分別在配種前2月、1月進行2次免疫
  • ②經產母豬在配種前1月免1次
  • ③育肥豬母源抗體消失前首免,母原抗體消失後二免
  • ④種公豬和妊娠母豬不能接種

滅活苗參照上述程序使用,安全,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弱毒苗聯合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