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說每個程序員應該有一臺MBP,那麼比起Windows筆記本,MBP到底有什麼優勢?

伝儱


如果你是一個.NET程序員,請忽略掉我下面說的所有話,直接選擇Windows機器,畢竟visual studio是銀河系最好的集成開發環境。而且我推薦XPS,畢竟這是一款唯一可以跟MacBook Pro媲美的Windows PC,如果你不是.NET程序員,那麼就如問題中所說,每一個程序員都應該有一臺MBP!

基於Unix,這是選擇MBP最重要的原則

Mac之所以是Mac,就是因為基於堅如磐石Unix,macOS系統基於Unix的FreeBSD分之,意味著macOS和Unix和Linux都是親戚。

Unix和Linux下所有的工具,你拿過來就可以用,你喜歡的Emacs/Vim在macOS擁有很好的兼容性,你所需要的各種shell,比如SSH,比如Bash等等,各種環境比如C/C++/Java/PHP/Python/Ruby/Lisp等各種環境應有盡有。

第二點就是,macOS真的非常省心

不用擔心病毒。首先是因為macOS的裝機量的確不如Windows那麼多,所以那些搞病毒研究的機構或者團隊,實際價值也不大。再就是macOS畢竟內核是開源的,而且軟硬件平臺都是蘋果一家公司來決定的,受到病毒的威脅比較小。

不用隨時準備重裝、極度穩定。我的每一臺Mac從購買到使用過程中,就一直沒有重裝過,並且除了系統更新,基本上我連關機都沒有過,因為沒有必要,系統非常穩定,也不會出現亂七八糟的藍屏、死機這些問題。

第三點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這一點其實還是非常重要的,就我的體驗而言,我會覺得做開發,windows會讓我不爽,比如各種環境配置,比如各種各樣的註冊表、環境變量,安裝一個軟件也要安裝半天等等,相信大家用過RAD Studio(包括了C++ Builder和Delphi,知名的可視化開發環境,C#支付海斯伯格大神之作)的小夥伴的應該體驗過,安裝這個軟件有多痛苦,基本上安裝完半天時間沒有了,簡直是太痛苦了。

平時娛樂(當然我現在已經不玩遊戲了)Linux也沒辦法搞定,不論是軟件生態,還是在平時看視頻、聽音樂等方面都沒辦法獲得很好的體驗。

這時候Mac就實現了一個很好的平衡,macOS很好的完成了日常工作的同時,也很好的兼顧了日常的學習和娛樂。


EmacserVimer


先上兩張圖,證明我現在在用MacBook Pro。


我說一下我覺得mbp的優勢:

  1. 穩定、好用的系統。我用mbp很少關機,喜歡打開就用,除了升級系統幾乎都不怎麼關機。但是它不會因為我不關機而很卡,依然還是那麼流暢,這個我覺得windows的筆記本做不到,以前我用windows筆記本的時候,幾天不關機系統會變得很卡。系統也很簡潔,風格很輕鬆,軟件的廣告也少,可以更加專心coding。

  2. mbp的做工很好,除了鍵盤。Unibody的做工,讓人接觸到覺得做工太出色了。但是那個什麼蝴蝶鍵盤就不敢恭維了,我都是外接鍵盤來用的。

  3. 屏幕出色。蘋果產品的屏幕都是一致的出色,很多設計的人員都會使用蘋果電腦。

  4. 牛x的硬盤。

mbp也會有缺點:

  1. 軟件的兼容性不如windows,像office就不如windows版本,oracle這些的數據庫軟件也沒有macos下的版本,sql server 就更不用想了。

  2. 有些軟件的權限沒有windows的高,可能macos是為了系統的安全吧。像QQ,mac版就不能遠程。


上面說的缺點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在macos下安裝一個虛擬機就可以解決了。需要在windows下運行的軟件就直接安裝虛擬機裡面。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解決了您的疑問,可以給我點個贊,要能關注我就太好了,我會定期發佈一些關於IT的文章。----- 一個喜歡IT知識的程序員


學學IT


說幾點最直觀的感受吧:

1.屏幕舒服。視網膜屏幕對眼睛很友好,看時間長一點也不覺得累。如果以前沒用過MacBookPro,會有更讚的體驗。現在的筆記本大多是1080p,我覺得這個分辨率是最垃圾的,還不如1366*768,因為高不成低不就,Windows字體渲染又不行,看的時間長一點就頭疼,不過MacBookPro在強光下不太好,因為是鏡面屏幕,但是色彩鮮豔細膩還是很棒的。

2.續航時間長,一般的超極本號稱續航十幾個小時甚至二十多個小時,實際體驗很可能原來的一半都沒有,Windows的超極本要麼續航不行,要麼性能不夠,要麼屏幕垃圾,15寸MacBookPro都是標壓i7 CPU,Windows本包括surface系列都沒有上標壓,因為對標壓i7續航沒有信心或者基於成本的考慮吧。

3.軟件生態。這不算一個優勢,但是Mac的軟件生態沒有那麼差,日常軟件Mac都有,真的很小眾或者專業軟件直接虛擬機就解決了。

其他:觸控板,macOS,比起win10的垃圾圖標,真的美,win10雖然還不錯,但是扁平化和磁貼沒有任何設計美感。

當然Mac最主要的問題是貴,當然是值那個價的,不過基於預算和續航的考慮,我還是選擇了經典的15款15寸,目前體驗不錯。我覺得超過一萬的筆記本基本上選擇Mac是最好的,不要聽某些人說MacOS不好用,買來了除了裝逼沒啥用的說法,真的還是很不錯的!

希望給大家一個參考,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提問,我會一一回答~



小筞筞


搞前端,只能用Mac。Windows配置node太麻煩



小魔38213717


第一種:如果程序員是一個科技迷,他一定會買一臺Mac,不一定現在(在經濟上一時捨不得花錢),但以後一定;

第二種:如果程序員只是一個單純工作賺錢養家,放心他是不會在乎用什麼筆記本的,他在乎的是趕緊把工作做完,佩佩身邊人,吃喝玩樂,僅此而已;

第三種:如果程序員是一個喜歡研究技術,喜歡各種平臺開發,他一定會買一臺做未開發機之一。

當然,這個行業裡,我覺得第二種程序員是佔絕大多數的,站在這個角度:每個程序員應該有一個Mac就不能成立了。其他另外兩種就毫無疑問了。

那相比起windows有哪些優勢呢?

軟件硬件+起來的整體使用體驗比windows的筆記本好。

只舉一個例子:

15G內存已用,剩餘1G可用。其實,現在照樣打開Adobe系列軟件,得益於unix系統+蘋果調優,你可以不操心內存佔用,直管使用流暢就好。這背後的內存機制可以自行搜索瞭解。——————恰恰 windows的內存機制做不到這些。

還有很多類似的細節體驗,對於程序員來說,剛開始接觸Mac 我相信很多人還是會頭大,因為各種配置方式會讓你難以適應,在我接觸過的一些同行中,經常出現剛開始討厭Mac(一些使用習慣讓他們頭疼),之後喜歡的(熟悉之後機器出問題概率小)。


就這樣簡簡單單


1:因為它是一個unix系統,和Linux是兄弟,熟練使用命令行,兩系統之間切換很輕鬆

2:顏值高,MacBook提供了一個好的屏幕,並且沒有特別的坑爹的表現。

3:乾淨啊!想裝什麼軟件就只裝什麼軟件啊,百家桶是什麼鬼?

4:裡面各種良心軟件,雖然有些需要花錢,但是能提高效率,看著舒服。

5:觸摸板,我已經很久沒有碰過鼠標了

6:工業設計強大,內部整齊有序。整體看上去非常簡單實用。


記住最重要的一點:

在大眾心中已經形成了這就是高端貨的心理認知,拿著出去感覺格外有面子!


YouCodeMe


首先,因為它很穩定,我這個MacBook Pro已經4年了,流暢程度跟剛買的時候沒啥區別,幾乎一個月重啟一次,很少有卡頓(遊戲除外,這貨完不了遊戲),這四年主要的變化就是電池不行了,從8小時續航到3小時續航。


其次,很漂亮啊,很高大尚,金屬外殼,4年了,還跟新的一樣,系統的界面也很漂亮,屏幕也非常好,自從用了MacBook,看低分辨率的屏幕簡直無法忍受。

然後,該說說重點了,Unix系統,終端功能強大,連接服務器方便。

還有好多牛逼的軟件,比如Dash


Alfred


對了,還有一個強大的神器,parallels Desktop,解決你偶爾對Windows的需求。


iStat Menus,時刻顯示著電腦的各種狀態。


還有好多很棒的軟件,就不一一列舉了。

一旦習慣了MacBook,你將會愛不釋手。


愛套路愛生活


開幾個虛擬機,10個QQ,10個微信,3-4瀏覽器,每個瀏覽器開10個網頁,還有word,Excel表格,這樣的配置能輕鬆勝任嗎?業務需要,一直在看本,擔心輕薄本扛不住,有懂得嗎?謝謝


yuken


MAC好還是WINDOWS好的話題已經炒了幾十年了,因為基礎用戶群體從根本上就不一樣,所以短期內不會有個結果的。

先上結論

遊戲、工程專業領域、兼容合作辦公——Windows

影音、涉及專業領域、創意開發——MAC

外觀——顏值即第一生產力。Apple從MacBook系列誕生以來,一直是筆記本製造領域的標杆。不論從外形涉及還是到曾經酷炫的信仰燈,都是無可匹敵的存在。隨著友商們工業水平的提升、高屏佔比的普及和MacBook信仰燈的低調化,Apple除了信仰標的裝*作用之外在外觀上已無明顯優勢。

硬件——從配置的選擇上來看,Win本的空間和範圍極廣,接口豐富,全價位都有。而MAC常見的產品線MacBook Air、MacBook、MacBook Pro,配置和產品線從中端到高端也很豐富,屏幕素質、鍵盤手感和觸摸板體驗高出微軟系一籌,到目前為止全部統一為ThunderBolt 3、USB-typeC接口,需要擴展的話只能通過擴展塢、轉接口等,為了統一犧牲了通用性兼容性,但是等到typeC接口普及後,其方便程度不言而喻。

軟件——很多人最終沒有選擇Mac機或者改裝Windows其實大多受限於MacOS系統的軟件生態和macOS系統學習成本,其實拋開遊戲不談,macOS的軟件生態現在比較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環,常用的基本免費軟件也都夠用,只是收費軟件普遍價格較高,相對於Windows的免費(盜版)來說資源比較少且質量參差不齊。不過僅僅對於日常使用和上網看視頻和購物來說是綽綽有餘的。

只是受限於習慣性操作Windows多一些,需要花一些學習成本來熟悉新系統,但是熟練操作之後會發現進入了新的境界~macOS不論從系統設計還是操作體驗上都會略優於Win陣營,並且基於Linux的思想更是能激發用戶一些靈感和思維。

個人體驗:

作為雙系統同時使用的小編來說,好像很長時間以來都是隻為了玩遊戲和處理大型協作性質的Word、Excel才會打開Windows電腦。有一些Mac特有的流暢體驗,比如觸控板手勢操作控制多桌面和多窗口、和蓋睡眠開蓋極速喚醒搭配touchID解鎖、不安裝flash插件不裝Windows的MacBook其風扇幾乎無聲等等都極大的增加了用戶的粘性。只要你掌握了基本操作,就會理解Mac的設計理念。

簡而言之,Mac輸在其普適性和兼容性,總是需要尋找Windows某些軟件的替代品和一些轉接口,其餘方面可以說是無懈可擊,這也是Apple敢於大膽統一接口、閉合系統的籌碼了吧。


智工作慧生活


扯淡,10多年骨灰程序員,主java c# web開發,12年買了15' mbp,到現在為止很少很少用來寫代碼,主要是ide快捷鍵問題不習慣導致效率特慢。除了打包iOS app,其他時候能不用就不用。真要用至少得外接個全尺寸鍵盤,並設置下快捷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