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那個只看見鳥的好孩子

騰訊傳》解讀之二

馬化騰:那個只看見鳥的好孩子

從神態可以看出中國互聯網“二馬”的不同性格

印度史詩神話《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大師特洛那教學生射箭,到了林子中,問一學生:看見鳥沒有?答,看見。又問:看見樹林和我沒有?答:都看見了。又問另一學生:看見鳥、樹林和眾人沒有?答:我只看見鳥。

特洛那令其射,中。

特洛那說,那個只看見鳥的孩子是好學生。

馬化騰:那個只看見鳥的好孩子

這是一個關於專注的故事。

在作者看來,馬化騰就是專注用戶的好孩子。

就像武俠小說中的高手一樣,他有七種武器,使他有可能戰勝不同階段的敵人。

第一種武器:產品極簡主義

就是既注重“細節美學”,又注重“白痴主義”。在江雨看來,就像蘋果,富於現代感,而且讓人一看就能上手。不過從騰訊的幾款主打產品,QQ、微信,細節看到了,但是極簡和美學,離想象中似乎有點兒距離。

馬化騰:那個只看見鳥的好孩子

第二種武器:用戶驅動戰略

2004年,馬化騰提出互聯網公司具有三種驅動力,即技術驅動、應用驅動、用戶和服務驅動。這個戰略題目起得好。用戶體驗,很符合我們以前解讀的《未來簡史》書中觀點。

第三種武器:內部賽馬機制

實際上就是產品經理制,給團隊以很大的獨立性。在騰訊的18年發展史上,決定其命運的幾次重大產品創新,如QQ秀、QQ空間及微信,都不是最高層調研決策的結果,而來自中基層的自主突破。

我在“壹同學習”公眾號《為什麼人人都該學習解放軍》上講過,老帥老將們建立根據地,把黨的理念與自主性緊密結合,最終一點點打下了江山。產品經理制,要向軍史致敬和學習。

馬化騰:那個只看見鳥的好孩子

一個小鄉村指揮了“三大戰役”

第四種武器:試錯迭代策略

幹得好不好先不說,先幹起來。這是互聯網思維和行為的一個重要特徵。任何互聯網產品都是這樣,就是寫網絡小說,也是先寫起來,一點點調整。“小步、迭代、試錯、快跑”,是所有互聯網公司取得成功的八字秘訣。

第五種武器:生態養成模式

我覺得,QQ和微信的入口和流量性質,決定了騰訊必須生態化,邊界模糊,只要能發揮流量紅利的都應該做。如果說它是虛擬世界生態的話,那麼小米做的就是硬件生態,後者的生態特性不如前者。

馬化騰:那個只看見鳥的好孩子

生態

馬化騰的名言,讓互聯網“像水和電一樣融入生活當中”;“連接一切”和“互聯網+”。

第六種武器:資本整合能力

騰訊最早使用風險投資,現在又是最大、最激進的戰略型投資者之一。

第七種武器:專注創業初心

這個就不多說了。我們黨都這樣做,任何有大公司病的,都應該“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