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跖·文創社的設計周

從城市主幹道拐入衚衕後,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北京。

踩著腳下的水墨畫(樹影倒映道路上),穿過斑駁牆壁和枯紅門楣,走入了長長的衚衕。

從你身邊走過的,照樣是川流不息的人影,照樣依舊陌生。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人生過往。路過史家衚衕博物館門口。

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識相互琢磨。

有一種琢磨,需要耐心和細心,是一種慢生活的體現。

用現代語言去詮釋的話,刺繡恰如其分。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史家衚衕文創社海報

2017年10月3日,史家衚衕博物館內,一群婦女和兒童再現這種生活。只不過,她們是在為繡自己的生活,與舊社會時女紅的那種刺繡主旨顯著不同。

舊社會里,刺繡是一種主流生活的體現。因為,它的功能多放在為皇家貴族、達官貴人等群體的生活裝飾、服飾的服務上。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詹坤老師(中)指導初學者刺繡。

作為“2017年北京國際設計周·朝陽門分會場”的一部分,史家衚衕文創社在東城區朝陽門街道的支持下,發起了這場傳統手工的百姓體驗活動——“刺繡物語,古箏中外,一壺北京”,請來布藝與刺繡界新秀詹坤老師、鼻菸壺內畫楚老師等手藝人帶領數十位居民一塊體驗刺繡、鼻菸壺內畫等活動。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劉敏學習刺繡。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一針一線,氣息沉著。

一根針,幾條顏色不一的線,還有一把剪刀,當然還有臨摹到繡布上圖案紙。

伴著古箏曲調,來自北京林業大學的劉敏同學捯飭起來。她說,自己從來沒有刺繡過,之前只在電視裡看到大家閨秀坐在家裡刺繡,“這回終於親手穿針引線,彷彿自己就是以前的一個大家閨秀一樣。”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很多時候,咱們缺少的就是一種慢生活。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詹坤老師作品展示。

京城的刺繡,簡稱京繡,是一門傳統的漢族工藝,系“燕京八絕”之一,始盛於明清時期,融蘇繡、湘繡、蜀繡、粵繡等技術特點,製作的工藝追求精湛技藝和格調風雅的內容。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彈古箏的女孩。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馬牧思(左二)與彈古箏女孩及其母親合影。

史家衚衕文創社社長馬牧思說,衚衕生活是老北京民居的一個特色,刺繡、鼻菸壺內畫等是來源於民間的一門技藝,呈現出來的作品很好地詮釋了京城百姓生活本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讓普通居民體驗這種技藝是一種文創活動的延續,對傳統藝術傳承起到很好的宣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百姓們的精神生活。”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全神貫注,心靈手巧。

當天,與刺繡同時進行的一場傳統手工體驗課的是鼻菸壺內畫,精妙絕倫的運筆技巧,竟然讓初學者朱婧(文創社設計師)沉浸其中,旁若無人。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不是十全十美,但感覺還可以吧?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臨摹學習,一體驗者終於完成自己的作品。畫上是史家衚衕的一戶人家,雖然筆跡稍微稚嫩一些,但衚衕里民居的那股味道依然能從壺內壁投射出來:

或許,此時的你,會感嘆人生,有道不盡的流年,看流沙聚散,回首更是天涯路遠的。

刺繡,衚衕裡一種慢生活,鼻菸壺內畫yes|十蹠·文創社的設計周

在北京的衚衕裡,有很多種慢生活,刺繡便是其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