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人,科左後旗發生3.1級地震,感覺到了嗎?

震情信息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1月19日11時17分,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北緯42.91度,東經122.38度)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通遼人,科左後旗發生3.1級地震,感覺到了嗎?



震感範圍

經通遼市地震局核實,此次地震甘旗卡鎮震感明顯,部分居民看到屋內吊燈晃動,聽到地聲;庫倫縣和開魯縣遼河農場個別群眾反應有震感。


通遼人,科左後旗發生3.1級地震,感覺到了嗎?


震中情況

科左後旗總土地面積11570平方公里,轄19個蘇木鎮場、262個行政村、858個自然村(分場),1個街道辦事處、8個社區。總人口40.9萬。地處科爾沁沙地與松遼平原交接地帶,除東、西遼河交匯處有佔總面積不到3%的沖積平原外,其餘全部為沙坨草甸交錯的地形。境內海拔最高為308.4米,最低為88.5米。

地震發生後,很多小夥伴又驚呆了,怎麼回事?內蒙古不是應該很安全嗎?怎麼今年總地震?老生常談的問題,請聽小編慢慢道來。

內蒙古自治區是地震多發的省區之一,地質構造複雜、活動斷層縱橫交錯,形成了內蒙古自治區地震活動頻繁的地質構造背景。陰山構造帶、大興安嶺隆起帶、阿拉善弧形構造帶是我區三大主要活動構造帶和地震分佈帶。自1923年有儀器記錄以來,在自治區境內發生過多次強震和中強地震,僅1976年以後,發生5級地震20次,6級地震4次,其中1976年和林格爾6.3級、1979年五原6.0級地震均發生在市縣級人口集中的地區,特別是1996年包頭6.4級地震是我國繼唐山大地震之後又一個有較大破壞性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在全國範圍內具有較大影響。

今年以來,我區儀器記錄到MS1.0級以上地震共266次,其中MS3.0級以上的有感地震6次,最大地震是2018年8月4日發生在阿拉善左旗的MS3.5級地震。而2017年1-12月份,內蒙古自治區共發生MS1.0級以上地震354次,其中MS3.0級以上地震12次,最大地震為6月3日阿拉善左旗MS5.0級地震。

相比之下,我們看到,今年我區的地震活動仍屬正常範圍。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大多數地震都不會造成災害,只有少數的破壞性地震會造成災害。但是我們面對地震也不能心存僥倖,要增強防震減災意識,熟悉家居環境,做好應急準備。

審定:劉智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