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民生願景 綠營“抹紅”擋得住“韓流”?

不问民生愿景 绿营“抹红”挡得住“韩流”?

這次選舉,選情告急的民進黨,不僅以“大選”級規格打縣市長選戰,還不斷把“中共稻草人”拉進選舉混戰中。臺安全單位嚴密監控可能來自大陸的網軍和資金,蔡英文則重炮轟擊馬英九“新三不”,綠媒更指控韓國瑜是“中共栽培的臺灣接班人”。刻意將縣市長選舉升級為“統獨”大戰,反映民進黨利用“中國牌”操作仇恨的惡癖,但這顯與民眾的真實感受越來越遠。

不问民生愿景 绿营“抹红”挡得住“韩流”?

民進黨選舉慣打“中共稻草人”的戰爭,原不足為奇。但是,連縣市長選舉都要利用“抹紅”招數,對手陣營實力堅強的候選人都要被戴上“紅帽”,則反而暴露自己的黔驢技窮。試想,多年來民進黨無時無刻都在利用這招,久而久之,民眾難道不會識破它的伎倆嗎?不會厭憎它的醜陋嗎?正當民生困頓,青年外漂,民進黨卻視若無睹,也無力解決。這樣無心民生的“執政黨”,是否連“慚愧”的能力都已失去?此刻,綠營大肆“抹紅”韓國瑜,是想藉“中國威脅”的稻草人來自我解圍吧?

不问民生愿景 绿营“抹红”挡得住“韩流”?

稍早,馬英九在“馬習會”三週年研討會上提出“新三不”:不排斥統一、不支持“臺獨”、不使用武力,被認為是其任內“不統、不獨、不武”之進階版。正在選舉緊繃的敏感時刻,馬英九發表這樣的談話其實頗為不智,徒然招致對手借刀殺人,轉移其“執政”失利的焦點。果然,民進黨立刻大作文章,蔡英文更抓住機會炮轟馬英九的言論“傷害臺灣主權”,並“對中國及國際社會送出錯誤的訊息”。

不问民生愿景 绿营“抹红”挡得住“韩流”?

事實上,馬英九七月在高雄即曾提過“不排斥統一”的主張,當時綠營無人理會,完全不當一回事。原因是,當時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被認為“躺著選”就能當選,毫無戰鬥意圖。而今高雄選情逆轉,馬英九再提“新三不”,蔡英文立刻重炮響應,民進黨“六都”候選人也一哄而上全面圍剿。可見,民進黨要怎麼打“中國牌”,是看它的興致與需要而定;包括打擊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亦如出一轍。

不问民生愿景 绿营“抹红”挡得住“韩流”?

民進黨的操作,尚不止如此。日前有網絡流言指稱,有十億人民幣的“中資”流入臺灣,流向韓國瑜陣營;僅高雄檢方即接獲二、三百件相關檢舉。經過追蹤,高雄檢方近日澄清,並未查獲“中資”介入選舉之事。諷刺的是,蔡當局上臺後,兩岸關係急凍,陸客陸生不來,農漁產品銷不出去,青壯世代卻不斷被迫外漂。對此,民進黨該檢討的,是自己的兩岸政策是否失當,自己的經濟政策因何無法提供基層民眾良好的生活,自己的城市建設為何偏重在浮面的硬件光鮮。如果該反省的都不反省,卻妄想利用公權力以“抹黑”、“抹紅”的下流手段來偷襲對手、竊取民心,這樣的當局,又值得誰支持?

不问民生愿景 绿营“抹红”挡得住“韩流”?

諷刺的是,民進黨口口聲聲“愛臺灣”,但在它的治理下,臺灣卻一天天變得虛弱。蔡英文悍然捨棄兩岸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讓兩岸關係瀕於地動山搖,陸客觀光財進不來,農漁產品銷不出去,更又引發外事骨牌連鎖倒塌。當她熱切要扮演美國對抗中國的馬前卒時,這對臺灣民眾而言,是能夠帶來幸福生活的抉擇嗎?

一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不問城市願景與未來發展,不管商家榮枯與子弟外漂,卻把基調升高到“統獨”,真正目的其實只在釋放煙霧,轉移焦點。眼看“韓流”漫溢全臺,民心思變,那些已經感受不到“執政”榮光的民進黨支持者,那些在低迷經濟下備感灰心的高雄選民,已經不想再充當幫民進黨搖旗吶喊的卒子。

不问民生愿景 绿营“抹红”挡得住“韩流”?

兩年多來,兩岸和平發展無以為繼,臺灣民心已歷經了很大的轉折。當民進黨的“中國威脅牌”開始失靈,也就是民主見真章的時刻了。

本文原載於臺灣《聯合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