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司長吳巖說:“對不起良心的專業該停辦了”,那麼什麼是“對不起良心的專業”呢?

鐘山俠客


教育司長吳巖說:對不起良心的專業該停辦了,那麼什麼是對不起良心的專業? 只要 “專業、課程、教師、質保”,這四點有變化,我們整頓本科教育就有突破口。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有人說專業是人才培養的腰,腰要是不好的話,這個人站不直,挺不起胸、抬不起頭。因此,對不起良心的專業應該停辦了。2018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如此強調。

眾所周知的是所謂的大學專業即是高等學校的一個系裡或中等專業學校裡的學業門類別的稱呼。中國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根據國家建設需要和學校性質設置各種專業。各專業也都有其獨立的教學計劃,以實現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要求為目標。

但沒良心專業也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在我平時在自己學院還有其他學校的生活過程中,我認為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生物科學、旅遊管理、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市場營銷、動畫、知識產權、廣播電視編導、表演、藝術設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音樂表演、電子商務、貿易經濟、公共事業管理這些大學專業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沒良心的專業。


為什麼這樣講?首先,它們都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較低,月收入較低且就業滿意度較低的專業。學生報考後落定的專業本身應該是為了自身的未來和前途,而這些專業沒有這方面的價值,對很多的學生來說,在這些專業就是浪費了自己的大學時光對自身沒有任何幫助。

其次,這些專業的學生在生活和心理上存在著許多問題,他們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但是很少會把想法付諸於行動,甚至不會告訴別人。對未來很迷茫,他們不愛學習,總認為未來與學習沒有關係,他們想去創業,卻又害怕失敗。逃課和昏睡成為了他們的日常,總是在逃避著一切,沒有直面自己的勇氣。本身也明白自己的專業情況不是很理想卻也沒有想過去改變。早早的就放棄了自己,萎靡的度過四年時光後發現沒有一點收穫。


沒良心專業改停辦嗎?我認為是一定的 畢竟它們在消耗學生和學校資源的同時沒有創造出應該有的價值。而目前即使是選入了這樣的專業也不要自暴自棄,轉專業,考研都是很好的選擇。真誠的祝願大家在優秀的專業裡實現自己的價值。


大三老學長


什麼是對不起良心的專業?許多人腦子裡可能立即會想起一些冷門的、畢業即失業的就業前景堪憂的專業……我倒不這樣認為。

哲學很冷門,算對不起良心專業嗎?數學專業,大概就業前景也不會很好,算對不起良心專業嗎?還有歷史、考古、地質……等,算對不起良心專業嗎?當然不是!我認為,世界沒有對不起良心的專業,只有教學水平對不起學生、對不起大學良心的專業!

我是從事媒體工作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聞專業也算一個熱門專業了,很多人報考。當時,我國媒體正迎來一個大發展時期,“無冕之王”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復旦大學、暨南大學等大學的新聞專業,錄取的分數可不低,報考的學子如過江之鯽。於是,全國辦新聞專業的各大小高校多如牛毛。

前幾年,回母校招聘,隔壁一個工學院竟然也有幾位新聞專業畢業生前來應聘,讓我大吃一驚的。問他們學校什麼時候開新聞專業的,他們說他們就是第一屆;又問他們哪來的師資,答曰:就是你們學校的一些講師或助教過來兼職上課的。

我想,什麼叫對不起良心的專業,這就是對不起良心的專業!沒有那個師資、沒有那個辦學水平,為了金錢,為了所謂的高校評估分數,罔顧學生的學業質量、師資水平,亂開專業、肆意擴招,就是最大的對不起良心專業。

教育部決定出手整頓這些亂擴、亂開、無資質的對不起良心專業,真是一個大快人心的事,我舉雙手贊成。


50後男人


教師專業,醫學專業,兩個被全國人民鄙視痛罵的專業,應該停辦


明月軒轅1993


沒有什麼對不起良心的專業,而是對於一個專業的認知,是由一群對這個行業根本沒有認知的人來設定導致的。

我就是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的,據我所知,目前很多大學大專的旅遊管理裡面,居然還有《旅行社管理》這麼一門課程,而現在一線城市哪裡還有實體旅行社?

和社會發展的嚴重脫節,讓這種課程根本可有可無。

而現在旅遊行業還特別需要能夠做“旅遊內容”的青年人才,但哪個學校重視過這個?

市場營銷這個專業更加的可笑,整個大學裡面根本就沒有過模擬實踐課程和課題。反倒很多國外的大學會有。類似像“市場營銷”這樣的專業,市場就在身邊,為什麼不由學校牽頭,組織學生去商場,在學校裡直接上網對現有的爆款產品進行最直接的分析呢?居然還在那裡用默寫書本的方式考核學生掌握了這門課沒有,這是多可笑


羊毛狐狸


我是一個學機械的,野雞大學畢業。畢業剛出來的時候不知道做什麼,後來進了個小公司,當了一個小繪圖員,2年後,跳槽到現在的上市公司做工程師,月薪過萬了,自己感覺還是可以的,大學學費沒有白交。我很多同學都轉行做別的行業了,所以學什麼和做什麼真是看運氣。


穩穩的意中人


對不起良心的專業,就是林業大學開藝術類專業,農業大學開美術專業,驢唇不對馬嘴,每個大學專精不去發揮,非要把專業搞得多而全,最後培養一批批垃圾不說,還嚴重浪費教育資源!

我認為,除了幾所綜合大學,在本身名號裡有專業範疇的學校都應該只開設在名號範疇內的專業,要不你就拋棄名號,要不你就乖乖做好你的特長,只有這樣,未來大學核心競爭力才能在世界上與美英抗衡,集中力量辦大事,集中教育資源,辦特色專業,其他沒前途糊弄學生的專業都該取消!

還有就是大學裡大二就應該結束文化理論課,大三分實踐方向和理論方向兩個模塊課程


星辰中心


其他不說,我覺得武大這個研討會最有用,第一,可以追時尚潮流,提高學校的國際知名度,有利於國際排名!第二,也是最厲害的,一下子把人家研究屁掉了😂!希望武大在研究研究特朗普啦,安倍啦;為國家做貢獻!第三,每年國家投入那麼大,我想問一下武漢大學李主任,你這樣花納稅人的錢,為了自己的名,心安理得嗎!😠



學子心聲:我們拭目以待😂


sina62


數十年來,我一直十分敬畏,一直戰戰兢兢地認真學習、認真思考、認真落實...各種各樣,花樣百出的新鮮提法和想法。

說:...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時,也積極的投身其中,積極地讓家長掏錢購買課桌橙、掏錢停放自行車、出錢喝水、出錢補課...等等等等,立了不少收費項目,辦著教育。

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選擇教育就是選擇清貧,選擇寂寞;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我幾乎是誠惶誠恐地照本全收,處處想方設法地貫徹落實...。

現在又說,“要回歸本科”了,又說要停辦“對不起良心的專業”了,“推動雙一流率先建設一流本科...”,這些話,看起來漂亮,但深究不起。

...這許多年,大學們都幹啥去了,現在卻要“迴歸本科”?...什麼叫有良心和沒良心?(就業率、收入還是思想?)...雙一流連本科都沒辦好,誰評估他們的?...問題的關鍵是,誰才是他們的管家?

有些人,坐著位子,管著事,卻不動腦子,動不動就說一通話,滿足口快。(...什麼話能說不能說、什麼事能做不能說、什麼事能說不能做...)尤其是,面對高等學府,其辦學,應不應該回歸學術,其管理,應不應該回歸專家...就別去指手畫足的定什麼調子了,讓他們多些自主吧,那裡,頭腦清醒的人多呢!


zry張非


該把教育部長的職務停了,高校錄取規則就是為了高校,優先滿足高校錄取開設的專業,考生很大可能是被調劑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考生只是因為不懂填志願就把十年寒窗苦讀付之東流。而高校就不用擔心招不滿人數。教育部如果真的為考生著想,就應該從改革錄取規則做起,志願不應該以學校優先專業次之,而應該以學校加專業捆綁在一起,比如,第一志願填寫清華大學計算機類,第二志願北京大學建築學類,第三志願同濟大學建築學類,第四志願北京大學計算機類等等,一共可以填寫60個志願。


阿悅113


教育本來就有問題,可能與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關係。如果國家發達,當然國家會給國民最大的福利。

真正的教育,是人一生的經歷,不需要哪個學歷證書的。有了教師資格證的老師不一定會教育。各行各業中的師傅都是職業教師。

如果育人,那麼國家就應該改變學校的教育模式。

如果用人,那麼國家多辦,多鼓勵 社會辦職業培訓機構。

教育應該放開權限,取消無謂的考試製度,取消學區房,採用因材施教,就地教育,推薦教育。 讓大部分學子上學在當地接受高等教育。保證全民教育,統一對待。也可以讓孩子短期的互換教育,短期的跨省教育體驗,在畢業後,推薦優秀的學生去一流的大學繼續深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