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規則就是對競技運動的尊重

講規則就是對競技運動的尊重

蘇州太湖馬拉松結束兩天了,但爭議卻愈演愈烈。在女子比賽中,中國選手何引麗在終點前300米處與非洲運動員激烈競爭,這時有兩名志願者先後進入賽道,試圖將國旗遞給何引麗。第一名志願者沒能追上選手,第二名則攔在賽道中間。何接過國旗後不久,國旗“滑落”在地。最終,何引麗沒能得到冠軍。

輿論一開始把矛頭對準運動員,認為她不該丟掉國旗,但隨著視頻和分析的增多,輿論矛頭開始指向賽事組織者,認為其不講究賽事規則,強行遞國旗不僅打亂了中國選手的節奏,甚至也干擾了非洲運動員,組織者應該向選手道歉。

蘇州馬拉松是“奔跑中國”系列賽事中的一站,遺憾的是,“遞國旗”事件並沒能做到“弘揚正能量”,即便是好的意圖,最終也讓賽事充滿爭議。更為遺憾的是,至今賽事組織者都沒能給出一個統一的官方的解釋。一忽有消息說承辦方人員表示這是志願者的個人行為,一忽又說遞國旗是“奔跑中國”賽事的統一安排,最後還有人表示,組委會沒有給出官方回應。先不論事實真相如何,組織者面對持續發酵的輿論,不能及時給出合乎邏輯的官方說法,其能力就非常值得質疑。

需要重視的是,有網友曝出一份疑似“奔跑中國”賽事競賽規程的文檔,上面寫著:馬拉松衝刺前約200米,準備4號國旗兩面,設立專人等候中國籍領跑選手,將國旗遞給選手,請選手身披國旗或雙手高舉國旗衝過終點線。應該說,這份文檔本身是否存在,是判定事件性質的根本證據。而有媒體發佈的一份官方回應,則稱“馬拉松前三名中國選手身披國旗衝線,這個是‘奔跑中國’系列賽事的具體要求”。從一個側面證實了競賽組織者負有責任。無論是“甩鍋”給運動員還是志願者,都是不成立的。

在競技體育中,讓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身披自己國家的國旗慶祝、領獎,是體育界通行的做法,因為確實可以增加人們的自豪感、歸屬感、凝聚力,增加運動員的榮譽感,也能讓賽事充滿魅力。但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就是以身披或高舉國旗的方式慶祝,應該發生在比賽結束之後。在賽事進入到白熱化的最後爭奪階段,志願者衝入賽道遞國旗,無疑是一種干擾比賽的行為,絕對不能被提倡。對於馬拉松比賽,有國際田徑裁判對媒體稱,賽事志願者除了固定的飲水站外,不能違規踏上賽道,而根據國際田聯手冊規定,終點前只允許兩名工作人員手持橫幅帶,等待冠軍,連裁判長都不可以踏上賽道。由此可見,賽中遞國旗,是違規行為,如果是志願者的個人行為,只能說明組織者的安保、維持秩序工作存在著重大疏漏;如果是競賽規程,那麼就是組織者缺少了常識、無視了規則。無論如何,組織者都難辭其咎。

體育比賽的規則來自運動的規律,講規則就是對運動規律的尊重。不管初衷如何,遵守規則是一切的前提,否則有很大可能把事情辦砸。面對這一事件,組織者應該更坦蕩、更敞亮一些,出現了問題就要承認,並且在今後的賽事中予以改進、更加規範化,絕不能面對公眾閃爍其詞,這樣只能讓人們更加失去信任,會有更多的質疑出現。

至於“成績與國旗”的問題,實際上是個偽命題。因為在體育比賽中,成績與國旗是互相增添光彩的,是相得益彰的,完全沒有理由將其對立起來。讓運動員被迫去做非此即彼的選擇,本就是不該發生的事情。

講規則就是對競技運動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