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田協:任何儀式活動不得影響比賽正常進行

上週日雨中開跑的2018蘇州太湖馬拉松在比賽最後時刻出現插曲:中國選手何引麗在衝刺過程中,志願者兩次遞上國旗,但由於雨天溼滑,何引麗沒有拿穩國旗,導致國旗被“甩”在地,她的節奏受到干擾,以5秒之差屈居亞軍。

一時間,關於丟冠軍、扔國旗孰是孰非、孰對孰錯引發熱議。中國田徑協會22日就進一步規範、加強馬拉松賽事競賽組織管理發出通知,稱任何儀式活動不得影響比賽正常進行,不得影響選手間的公平競賽。

事件發生後,賽事運營方一名負責人曾表示,披著國旗去衝線是一個慣例,是對中國選手的一種禮遇、一種尊重。他認為,志願者接到指示後沒有靈活把握,在選手衝刺、分秒必爭的時候確實應該酌情考慮,遞國旗屬於“無心之過”。

該名負責人稱,組織方會就此事對競賽者的影響進行總結,再去明確、細化競賽組織和服務標準,但遞國旗這一“慣例”,他表示將不會改變。

當事者何引麗事後回應稱,接到國旗後她的擺臂節奏被打亂,為了防止把國旗踩在腳下,她的兩隻手打不開國旗,所以只能將國旗揉成團,但國旗又大又溼,自己的手也僵了,擺臂時就把國旗甩了出去。

何引麗還表示,她尊重組委會,所以接了國旗,但比賽中外界任何干擾都可能影響運動員發揮,希望能夠過終點後再遞國旗。

22日中國田協發聲表示,全國馬拉松賽事的主辦單位和承辦單位要高度重視競賽組織工作,嚴格執行馬拉松比賽的規則和競賽規程,任何儀式活動不得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不得影響選手間的公平競賽。

中國田協還稱,賽事宣傳推廣的各類活動內容、形式須在賽事陳述中報中國田徑協會審定,工作人員安排及執行方案要和組委會競賽部門密切聯繫、及時溝通,細化工作方案、做好應急預案,排除各種安全隱患和風險。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規定似乎並非首次出現在馬拉松賽事管理中。中國田協也在該通知中稱是“重申要求”,以維護公平、公正的競賽環境,規範全國馬拉松賽事活動的競賽組織工作,避免任何影響比賽的事故發生,確保賽事有序進行。

近年來中國馬拉松呈現“井噴”發展之勢。據中國田協官方資料顯示,從2010年至2017年,中國國內馬拉松賽事數量從僅有的13場疾速攀升至超過500場。

誠如通知中所言,近年來中國田協每年都會頒佈中國馬拉松文件彙編,內容涉及管理辦法、組織標準、賽風賽紀等內容,為中國馬拉松規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有了規定,如何確保遵守、如何懲處違規或許比重申更為重要。(邢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