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東的經濟強大到令人難以置信?

所謂的馬來人


身為廣東人應該有發言權,主要一點是地域位置好。

全國最主要的三個城市群: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廣東幾乎完全佔據了珠三角全部流域面積。

全國四大一線城市,廣東佔了兩席,雖然總量沒北上多,但人均是超過北上的,尤其是深圳,發展速度堪稱現代奇蹟,很多拿廣州和深圳對比的,不是廣州發展慢,而是深圳實在太快了。

還有廣東在改革開放初期,敢為天下先,很早就大量發展生產力,吸引外商投資。

但是廣東除了珠三角地區之外的城市是中等甚至中下水準的,尤其是雲浮市,至今GDP還沒破千億。廣東發展確實不均衡,這也不能怪政府,粵西粵北確實丘陵山區多,道路運輸用地都不通,為什麼沿海和靠大河流的城市基本上都不會窮,一句話:運輸是致富的關鍵。

廣東只要在廣州和深圳的帶領下,經濟就不會落伍,何況周邊的: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這些二線城市的配合下,珠三角地區永遠都是國家最富裕的地區之一。


小凡娛樂吧


這是2014年,中國各省經濟排名。廣東雖然最高,但是比第二的江蘇只高二千億,而江蘇增長勢頭明顯有優勢,因此廣東經濟雖然強大,但是和強大到難以置信這個詞聯繫不到一起。

廣東的強大,首先是地理,從現代經濟發展來說,任何一個經濟發達地區,首先要有出海口。廣東有極為優越的港口環境。這一點,是國內除江蘇外,其他地方天然的不足。

然後就是廣東開發早,中國的經濟崛起是以對外貿易為契機的。而廣東早在百年前,就是中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中心之一。而香港作為中國對外貿易曾經唯一的窗口,是廣東開放初期重要的資金,貿易支持。這是廣東絕無僅有的有利條件。

最後是政策,八十年代的開放,廣東是最早開放地區,有大量政策支持。也最早適應市場化。


方士的知識樂園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廣東的經濟實力也不是一早一夕起來的,是經過了40年的改革滌盪和上億廣東人和外地人打拼出來的。

2017年,廣東省GDP89879億元,佔全國比重達到了10.5%,自1989年以來連續29年位居全國第一。從1990年初提出超越亞洲四小龍以來,目前已完成對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的超越,和韓國的差距也不大了,2020年左右將完成歷史性任務。

廣東不但在國內實力首屈一指,早國際上經濟實力也十分強勁。2017年全國有115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其中來自廣東的華為、正威國際、騰訊、萬科、恆大、平安、招商銀行、南方電網、廣汽集團、碧桂園、美的等11家企業入圍世界500強,佔全國比重約10%。這11家企業中,來自深圳的華為更是成為中國最強民營企業。

如果廣東作為單一經濟體參與國際排名,他的排名也是在國際前列。2017年廣東GDP摺合美元是13311億美元,低於澳大利亞,高於西班牙,排名全球第14位,經濟總量看是世界產油大國沙特的2倍左右!


紅谷新視界


講下我身邊的例子吧。

我從小生活在佛山順德,順德區一年2000多億GDP,在全國也算是比較有名了,比太原GDP還高一點。我從小在一起的小夥伴,家裡都是做生意的,他們畢業之後家裡人會給錢再讓他們自己創業,重重複復相互扶持,越做越大,越做越多。

其他家境一般朋友,雖然打著一份工,但是一心想著都是打工積累經驗和財富,準備看好時機進行創業。我認識一位女生,她在補習班工作,月薪3300,我問她為什麼工資這麼低還不走。她激動地和我說:我要開一家屬於自己的補習班,然後再開分店。最後她真的開了一家補習班,生意還不錯,年輕人有活力。這裡的人都想著如何要自己創業,開辦自己的公司,使自己賺更多的錢。

我在北方讀的大學,本地有個油田,本地的學生都想擠破腦子進去油田,聽說畢業好多年的,30好幾啥時候也不幹,就等著油田招聘找關係進去。我問我關係最好的舍友將來有什麼打算,他說要考研(考了3年才上),我問他考不上呢,考不上就去考公務員,再不行多考幾年,隨便報幾個事業單位找找關係(他家是石油系統裡面的員工)。有個學長,考了好幾年的公務員,最後去了圖書館工作了。

我覺得一個城市的文化薰陶很重要吧,廣東私企比較多,大環境的薰陶下,大多人都懷著寧願每月賺1300元創業,也不願意打4000元的工。所以順德這裡小企業小老闆特別多,也就是順德發展這麼好的原因吧。


保保保羅


廣東非常包容外地人,再加上1000家左右各行業的專業批發市場形成了濃厚的商業氛圍,吸引了很多五湖四海的外地人來廣東經商,辦廠,本人在廣州開廠,做批發,感覺廣東非常適合創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我是2010年開的廠,二十幾個人的小廠,自產自銷,從開廠到現在沒有亂七八糟的收費,不論工廠廠房還是批發的店鋪都是壓兩個月租金,交一個月租金,就是兩壓一租,很少的資金就可以起步運轉起來,壓力小,不像除廣東以外其他省都是一年一交租金,讓人受不了,廣東有大量的各行業的專業批發市場,僅僅廣州市就有各種專業批發市場不低於1000家,有服裝,鞋子,襪子,內衣,牛仔,皮具,尾貨,海鮮,糧油,水果,乾貨,乾果,中藥材,文具,玩具,化工原料,傢俱,陶瓷,酒店用品,二手廚具,情趣用品,工藝品,汽配,摩配,化妝品,洗滌用品,美容美髮用品等等,還有各個行業的原材料市場,其中很多都是一級批發市場,這些專業的批發市場養活了大量的工廠,廣東存在著大量的隱形富豪,大量的100人以下的小廠並沒有納入GDP,所以廣東真正的GDP遠不止這麼多!


生產批發高檔男女包


廣東經濟強大不假,自1989年廣東GDP首次位居全國第一以來,至今已經連續29年位居全國第一,如無意外,未來廣東GDP仍然會穩居全國第一。但是說廣東經濟強大到難以置信可能就有點過了,廣東2017年GDP達到了89879億元,確實很高,但是相比江蘇、山東等經濟大省,它的領先優勢其實不算很大。

1989年之後,雖然江蘇和山東的GDP一直落後於廣東,但是也在不停的追趕,大多數年份裡,廣東、江蘇、山東之間的GDP差距都不算很大,不過到了2008年之後,山東就開始跟不上了,它的GDP與廣東、江蘇的差距越來越大,到了2017年差距已經擴大至萬億之上。

廣東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改革開放近40年,廣東一直充當著排頭兵的作用,有大量的政策支持。改革開放之初的五個經濟特區廣東就有3個,全國最早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廣東就有2個,廣東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東南沿海,不乏優良港灣,同時廣東毗鄰港澳,可以更好地吸引來自港澳地區的資金、技術等。廣東人經受海外影響,富有經商智慧,廣東的“潮商”就全國著名的商幫之一。而且廣東籍海外僑胞眾多,隨著改革開放,這些僑胞紛紛來投資建廠,為廣東經濟發展注入動力。還有廣東人敢為天下先、包容開放的精神,也吸引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此打拼,“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這句話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裡已經深入人心,廣東也是全國流動人口最大的省份。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發展成為比肩日本東京灣區和美國的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的全球四大灣區之一,所以未來廣東的經濟發展仍然會領跑全國。


錦繡中源


去過廣東,深圳,珠海,東莞,惠州都待過!深圳發達毋庸置疑,惠州不算太好在內地也絕對可以拿的出手!但題主這樣的標題有失偏頗.首先,清遠,羅浮,韶關,潮汕都屬於廣東,其經濟狀況真的就一般了,別問我為啥知道,你自己可以去那裡看下;其次,江蘇面積比廣東小的多,人口也要少,其經濟總量不比廣東低多少的,當然這兩個地方的人確實都很精明能幹,值得學習;最後,教育教育教育,這可能是廣東發展無法迴避的問題,當然深圳近年來也在發力,但教育這個問題非一時可以出過多結果!一直認為教育是考驗一個城市可持續發現的最重要指標,這個廣東在重視。總結下,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多年,深圳,廣州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靠著平等的競爭機會,吸收了全國個階層的精英,他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廣東的崛起,當然政策因素也同樣不能迴避!未來,所謂的深圳夢能否支撐年輕人去廣東,深圳等去奮鬥真的值得深思!未來個人感覺,武漢,南京,成都這三個城市有可能成為接下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模板!內地出現可以抗衡北上廣深的城市絕對在這三個城市中!到時廣東和內陸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歷史來看,我國從來都不是海權國家,沿海城市的興起不過百年;現實方面,維護經濟發展均衡,防止過分城市化,也有必要推動內地省份的崛起!


何處風雪


為什麼廣東的經濟強大到令人難以置信?

因為他們是中原貴族的後代?!這就有點搞笑了。血統論是沒有多少科學依據的,最主要的原因無非還是天時、地利、人和。

下面我來分析下具體原因:

1.天時

說到天時,廣東的發展不得不感謝改革開放的春風。中國五大“經濟特區”——海南、深圳、汕頭、珠海、廈門,廣東獨佔三座。尤其是深圳,這一波改革春風中,區區30年,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如今的四大一線城市之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而這不過是廣東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

2.地利

廣東三面環海,不乏優良海港,面向整個南海、東南亞,這種優越的地理位置,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沒有一個能比得上。再加上背靠香港這個世界金融中心、廣州的廣交會,對外貿易發展非常迅速。

3.人和

廣東籍海外僑胞是最多的,這些海外僑胞大多在外發展得不錯,大陸市場一旦開放,都紛紛到廣東投資建廠。由於發展迅速,廣東又對國內人才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吸引力,深圳的發展就是一個有力的明證,其發展完全是由外來人口一手造就的。

有此天時地利人和,廣東的經濟強大到任何程度都不足為奇。


廣東包打聽


在萬里長城與南海之間,是歐亞大陸上最大的一塊季風農業區,廣東位於其最南端。同時,他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是東亞大陸與東南亞、印度洋世界的結合點。

這使得廣東既能充分汲取農耕文明的養分,又展開雙臂擁抱來自海洋的饋贈,這也成就了廣東千年的繁華。

廣東全省有三條大的河流——西江、北江、東江。三江最終在廣州附近匯流入海,形成了省內最大的沖積平原——珠江三角洲,面積大概在1萬平方公里。

群山環繞的地理環境,有利於軍隊的集結隱蔽,並能依山據險,外可出擊,退可固守,對於珠江三角洲等平原起到了重要的屏障作用。

廣東省有四大城市群。分別是珠三角城市群、東部沿海城市群、西部沿海城市群、、北部山區城市群。

自秦開始,廣東經歷了幾次大的移民潮,如秦末、東晉、唐、宋等,漢人不斷南下,成為廣東的主體民族。歷史上的雒越、西甌等族要麼在戰爭中被消滅,要麼被漢族同化。

今天的廣東,由於地接南海,在國防上有著重要位置。南海艦隊司令部即在湛江市。未來南海局勢未必平靜,廣東在維護國家海洋主權中必定發揮重要保障作用。

在經濟上,廣東人為東南亞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歷史上,印尼的84個蔗糖工廠中,有79個是中國老闆。他們帶去了熟練的工人和先進的商業思想,深遠影響了東南亞的農業和手工業。在其他行業中,中國商人的勢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的華人,在東南亞各國經濟上有很大影響。比如泰國最大的公司正大集團謝氏家族,其第一代創始人謝易初、謝少飛也是自廣東澄海漂洋至泰國,最終創立了今天的企業帝國。


大唐雷音寺


一個村以前全是窮人,有一天村長說我要東邊的一家把路修通到隔壁村,讓隔壁村富豪免費來我家玩,免費去我家裡種莊稼。然後東邊那一家地全部被承包了,需要勞動力,東邊一家人忙不過來,富豪承包商有給的工錢多,全村的人都跑過來在東邊給富豪種地。後來地越種越大,村長說我們不能免費了,隔壁村富豪要給我們地交錢,不給就不讓他種,於是隔壁富豪乖乖交錢,因為隔壁富豪村人太少了,種地的工錢太貴了,想想交了錢還能賺不少,也不錯。但是收錢的事村長交給東邊那一家人去辦,東邊那一家人收到錢後就給村長說,村長我們地也沒了,每天都給富豪種地,現在收了這麼多錢,留點給我家去開墾新地吧,我去多修幾條馬路通隔壁村,再多叫幾個隔壁村富豪過來承包我們的地,我還去開個飯店,開個旅遊休閒度假酒店,開個銀行,開個本村特產步行街........這樣我們不僅能靠種地賺富豪們的錢還能靠其他賺富豪們的錢,村長想了想說,你小子思想可以吧,只是我是心懷全村的村長,我要讓大家都過好日子,這樣,我留一點給你你自己搞,你叫你家隔壁靠西邊的那家偷偷跟到你一起去富豪地裡做段時間,然後明年我把收的地錢給他一點讓他也像隔壁富豪一樣種那種賺錢的,然後我們再賣給隔壁比我們更窮的村,哈哈哈哈。就這樣,大家都比以前好過了,還偷學了很多,只是第一個接觸隔壁富豪村的學得最早,賺得最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