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收入那麼高,消費那麼低,錢都到去哪了?

絕不收兵


這個消費低,是指的以食品為主的日常生活用品佔比低。實際上美國人花錢地方還有不少。專業人士比較喜歡談恩格爾係數,而普通消費者更注重“收入高,消費低,錢都到哪兒”這樣的感受。

食品便宜,汽油便宜,車便宜。其他方面就不好說了,對於大城市來說,房子挺貴的。保險費支出也是很大一筆,美國人保險品類繁多,什麼都喜歡買。寵物普遍存在,這個成本倒並不高,但成了生活中固定一塊,就不好說了。

還有一些開銷,是說了才知道的。槍械普遍存在,買了槍就要上學習班,就要去靶場。美國人一定要度假,對度假的理解不是中國人能明白的——開個旅館房間,點上燭,然後讀小說。並不是一定去名山大川或者坐遊輪。聖誕節,家家張燈掛彩支棵聖誕樹。我家裡的塑料樹,每年支上,過完節拆掉,已經循環返復十年,可西人這棵樹,早換了……

我到美國旅遊時買可樂,特價時買大包裝扔後備廂喝一路,24罐,不到20美元。西人的可樂,每天到自動購物機去買,一次一罐,一罐2個多美元。

美國人錢花哪兒去啦……

(全文完)


李牧


小娘子曾經也有這種疑惑,倒不是說美國人收入都高,但他們夜生活真的太少了,大城市還好點,小城市每天過了晚上七、八點鐘,別說商店了,連餐館基本上都關門了。

在自駕美國66號公路時,因為當時對美國的消費時間沒有太多概念,第一天自駕到一個小鎮時已經晚上八點,我們想找個餐廳好好慶祝下在美帝道路上自駕的首天,結果沒想到居然沒有一家餐館是開門的,我們只能在唯一一家24小時的7-11裡買了熱狗簡單果腹。

都說美帝好山好水好無聊,真的是這樣,自然風光沒得說,但如果你晚上餓了,或者悶了,想約朋友去KTV或者酒吧,如果在小城市,那等於就是痴人說夢。但如果在所謂的大城市,也不是到處都有的,可能要開很遠的車,因為美國人與咱們的居住習慣不同。

我們都喜歡住在最繁華的地方,離地鐵、商場、市中心越近的地方地段越好,房價越貴。但美國不是這樣,他們所謂的市中心基本是屬於危險地帶,窮人多,黑人多,人們都不願意住在這種地方,所以越是市中心反而房價越便宜。美國人的居住區都是一片一片的,也會分富人區、白人區、華人區、墨西哥人區等等,但大多遠離市中心,因為他們基本上是每人一輛車的,除了紐約金融中心地鐵會比較發達,別的地方公共交通都不行,哪怕是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雖然美國車便宜、油價低,但每人一輛車,也是一種大消耗,畢竟每年還要買車險和保養。

另外美國人都會給房子上房屋保險,還有自己買商業醫療保險。我可不是賣保險的,國家體質不同,他們要是等公共醫療,從預約到看上,小病自己都好了,大病可能也看不上了。

另外他們旅遊的習慣很旺盛,經常就休假出去玩了,基本上都不攢錢,有錢就出去玩。可能出國,也可能去周邊玩。去周邊的話經常會開著房車、帶著帳篷野營,或者拉著自己的船去附近的河裡玩。雖然他們公園門票便宜,但房車、自己帶的帳篷、船可都需要錢買哦。

我有一位在那邊的華裔朋友說,她的一個朋友找了一個美國老公,結果發現一分錢存款都沒有,於是說服老公兩個人慢慢攢了一千美元,結果她老公每天都和她唸叨,用這錢出去旅行吧。

他們雖然酒吧、KTV很少,超市裡的東西也很便宜,但他們特別喜歡聚會、辦Party,有個什麼由頭就想辦Party,比如生日啦、什麼紀念日啦。這Party可不光是請大家到家裡來簡單吃頓飯,經常要請樂隊來助興,還要在院子裡搭個拱門、涼棚什麼的,再加上自助餐點,這些東西和人工在美國可都很貴。所以說,美國人的錢其實大多都是自己享受了,只是和我們的玩法不同。


饕餮小娘子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美國人的收入

美國人的收入是很高的,2017年美國人均年收入約為63000美元,居於全世界的第五,位,美國人的購買力是完全可以居於世界前三的,美國人掙的錢多,是真的多。



美國人的消費

現在美國人消費是真的不低,而且相當的高。先拿美國人的消費觀念來說,美國人喜歡透支,喜歡花錢,喜歡刷信用卡,日常用錢多,交稅很嚴格,救護車都要好幾千,美國人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存款極少,所以美國人消費低的命題完全不成立

只不過相比於中國,美國地方大人少,房子便宜,可樂雞腿,大豆便宜,汽油便宜,在這些方面消費的錢少,不代表美國人就消費少。



總結

美國人基本上是全世界最能消費,最不喜歡存款的人了。收入是真的很高,但是花的依然很多,多數美國人甚至拿不出400美金的應急錢款。但是美國人平均有6張保單,保險可以幫他們負擔很多意外的消費。




首席投資官


美國人收入那麼高,消費那麼低, 錢都到哪去了。美國是個高收入,房價低,物價低的國家,這樣的國民經濟結構民眾生活壓力不大,人民的生活成本較低,人民沒有什麼生活負擔。

美國人高收入的錢都到哪裡去了,美國人的高收入一部分是投入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去了,因為收入高,房價低,物價低,沒有生活動壓力,於是就有財力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有人喜歡打高爾夫球,有人喜歡衝浪,有人喜歡開遊艇去大海上航行,有人喜歡音樂,有人喜歡文學,有人喜歡山,有人喜歡水,當你的生活沒有負擔後,又有財富自由,就會有各種興趣愛好,這才是高質量的生活。

當然美國人也會把財富交給專業的金融機構去管理,讓專業的金融機構幫他們管理好財富,例如,股票投資,股權投資,股票投資和股權投資的比重較高,美國很少人投資房地產,因為,房產稅很高,美國政府自從2001年到2007年炒房造成了2008年的金融風暴後,美國政府再也不敢炒房了,美國的人民也再也沒有人炒房。股權投資和股票投資讓美國的資本市場非常強大,美國的金融機構也非常強大。

同時,美國的金融機構也非常專業,有能力為民眾管理好財富,更有法律保障人民的利益,這就是真實的美國。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

。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美國人的收入,可能沒有部分人想的這麼高。根據美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57617美金(稅前)。在扣稅之後,居於全國中位水平的家庭,平均每個月實際到手也就4000左右。這可以理解為,美國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月也只有四千塊錢可供支配。

這四千塊錢,也不能全部用來吃喝玩樂,美國人要滿足最起碼的生活要求,還有這麼幾大塊支出:

一、醫療

奧巴馬上任後推出的醫改法案要求,每個人至少要將個人年收入的2.5%用於投保醫療保險,如果年收入的2.5%不足695美金,就需要每年繳納695美金。對於中等收入水平的一個三口之家來說,一年下來,快有一個月的收入被用來給家庭成員買醫保了。

二、住房

美國人的工作流動性較大,很多人選擇長期租房居住。在紐約,洛杉磯這樣的一線都市,中心地段一個小小的兩居室每月租金就動輒達到1200美金以上。在相對物價較低的二三線城市,比如我所生活過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在近郊組個一房一廳每個月也要支出將近700美金。

三、用車

美國地方人稀,公共交通不發達,沒有車就好比沒有腿一樣。雖然買車相對較為便宜,但隱性支出一點也不少。譬如,美國的汽車保險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駕齡較短的司機,每個月的保費可能超過200美金。另外,要是去趟市中心的話,高昂的停車費也讓人望而卻步,在大城市,一小時十幾美金的停車費並不罕見。

四、教育

不光是中國家長覺得送孩子去美國上學要砸鍋賣鐵,美國家長也因為大學學費發愁。美國私立大學的學費動輒一年五六萬美金,就連靠稅收建立運作的公立大學,學費也常常高達三四萬美金(對於本州居民,公立大學往往會有大幅度的學費優惠,但成本依舊不菲。)因此,貸款上大學對於美國家庭來說十分常見。

刨去這四大塊,一個美國普通家庭其實已經存不下多少錢用於日常開銷了,再者,雖然電子產品和服裝之類的消費品在美國相對便宜,但一旦涉及人工勞動,物價就馬上高了起來。對於每月到手4000美金的普通家庭來說,全家下一次小館子就要花掉六七十美金(還免不了一筆15%的消費),這都算得上是奢侈消費了。

總之,美國人沒有想象中這麼有錢,美國的消費水平也沒有想象得這麼低,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罷了。


王瑞恩


錢都花了啊。

問題裡提到的美國人消費低,是指美國人處於一個低物價的時代。在低物價的情況下,美國人賺到錢看起來怎麼花都花不完,其實不然。

美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都是賺多少花多少,這是消費習慣。還有一點很重要,人類來到世界,就是為了享受美好生活,如果賺錢了都不花,賺錢幹什麼?所以美國人很會花錢,而不愛一儲蓄。

美聯儲照例會發布一年一度的《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最新(2017)發佈的2016年度報告顯示,高達44%的美國人說他們拿不出400 美元應急存款,除非借款或者出售資產。

主要花錢有這麼幾個方面:

首先是家居費用。

美國人住房支出大約佔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有一份統計報告顯示,有房產的大約花費16000美元,佔比26%以上,其中3351美元是利息和其他物業費用。對於那些租房子的人,花費在住房上的金額是2900美元,佔比僅為4.64%。

住房花費佔美國家庭第一大比例。

其次是交通。

美國人8000美元用在交通上,包括汽車保養費用、公共交通費用和計程車費用,佔比超過12%。另外,

汽油費用超過2000美元,佔比超過3%。加起來接近收入的16%。

第三,養老、保險。

美國有完善的養老保險體系,而個人也有完善的養老保險繳納體系。其中個人保險和養老金大約是5373美元,保險和養老11%。

第四,是食物。

普通美國人,大概有7000美元花在食物上,其中大約2505美元是外出餐廳就餐,3624美元是在家自己做。佔比約10%左右。換句話說,美國人有五分之二代就餐是在餐廳飯館裡瀟灑的。

第五,醫療。

美國人用在了感冒、骨折、衛生保健方面的支出是3000多美元,佔比5%左右。美國人看病很貴,也是個現實問題。

第六,娛樂。

生活就是懂的放鬆自己,就是豐富生活內容,體育、娛樂是不可或缺的。美國人花在看電影、音樂會、場地球賽等的支出費用是2504美元,佔收入大概在4%。

第七,衣物。

美國人花費在鞋子、衣服和其他相關物品的金額接近2000美元,佔收入比重接近3%。雖然買衣服便宜,但買的多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特色。同時總不能穿舊衣服吧,更不可能有“新三年就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種中國式節儉。

最好,剩下的就是教育支出、書籍購買等。


波士財經


美國人收入那麼高,消費那麼低,這是一種誤解!

美國的消費低,只是在一般的肉類,如激素雞、瘦肉精豬肉;以及各種製作的食物,如糕點、麵包等;以及一般的服飾、汽車、家用電器等等。但是,一旦你要食用魚肉、牛肉、羊肉、有機蔬菜、牛奶、雞蛋等等天然的無公害的食物時期消費就會馬上大幅度提升。我在美國自己做飯一天的伙食費都要十美元。而在國內購買著名的哥本哈根減肥食譜的13天的食材,其實最多隻需要800元人民幣。要比130美元少的多!

其次,就是美國的消費的大頭在於教育、醫療、法律服務以及一切需要人服務的地方。比如教育費用這些年一直是很多美國人最為頭疼的方面。甚至很多學生在大學畢業很多年以後,仍然在償還大學學費的貸款。甚至有些家庭還因為大學學費貸款而瀕臨破產!再比如,醫療費用,雖然美國號稱有健全的醫保,但是實際上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企業替你購買高檔的醫保,或者你自己不能繳納高額的醫保費用。那麼你不僅不能獲得及時的治療,而且也不可能得到最好的治療!再次就是法律等一切有人工服務的地方,其費用都非常高。

因此,美國人才會超過90%都沒有5000美元的存款!


地震博士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他們的錢主要花在追求生活品質上去了。

美國物價低、房價低、生活消費品低這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按道理民眾應該有大量積蓄,可可民眾的存款卻不多,儲蓄是世界上比較低的國家之一。

造成這個原因我認為美國第一是家庭生活質量與品質較高,比如很多家庭中的每一個都會擁有一輛自己的私家車。雖然美國汽油是世界上比較低的國家之一, 但養車的修養、加油、過路費等也成了一項較大的家庭支出。

另外,美國人喜歡外出旅遊,幾乎所有家庭每年都要到世界其他國家旅遊一至兩次,這項開支也成了美國家庭必不可少的支出。

同時,美國人在健身、悠閒、娛樂方面也值得消費,這些支出佔了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這是中國人遠遠想不到的。






財經深思


論收入,美國人的平均收入是很高的,2016年的人均票面收入為60154美元,居全世界第六位,而按照PPP(購買力平價)計算,居世界第二名,考慮到第一名盧森堡實在太小,人口只有五十八萬,說美國人是全世界相對物價來說收入最高的國家並不為過。

論消費,說美國消費低就不一定合適了。當然,美國的物價是比較低的,不僅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就算是跟發展中國家中國印度比,很多生活必需品都很便宜。我們中國人最關心也最有感受的有幾樣:房子便宜,老大的獨棟還帶院子有的才合人民幣一百多萬,甚至還有一塊錢一套的房子看著還挺好。車子便宜,汽油便宜,洋水果便宜(雖然在美國是本地貨),耐克便宜,CK便宜,Coach包便宜,倩碧擦臉油便宜,可口可樂便宜,雞腿便宜,中餐館便宜。

但是,消費品只是人日常消費的一部分,而且越發達的社會,物質在消費中所佔的比例越低。消費的大頭可不見得是實物。現代社會很多家庭都物滿為患,但是並不耽誤他們繼續花錢。

典型美國人的消費方式,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認為的”敗家子“,總是要稍稍或者大大超出我們中國人認為正常的消費水平,所以錢不夠花就毫不奇怪了。

就算不超前消費,美國人的負擔也比較重。畢竟生活不僅僅是由耐克鞋和coach包組成的,家裡寵物生病了要花錢,牆漆掉了要重刷,孩子(可能不止一個)過個生日要開party,點了外賣要給跑腿費和小費,超個速要吃罰單,這種開銷,跟中國的同類消費相比,就高很多很多了,每月來上兩筆意外開銷,就算本來打算攢的錢也搭裡頭了。

當然,如果用典型的中國老媽媽的生活方式,在美國是能多多攢錢的,但是美國人不想這麼過,而且似乎非常忌憚這種人。當年淘金的華工,不吃不喝攢下錢寄回老家準備娶媳婦,在租的房子的地板縫裡找金沙,其實沒招誰沒惹誰,也沒偷沒搶,但是比強盜小偷更不遭人待見,被洋人排斥得不得了。也許覺得這種跟他們差別很大的生活方式,是對他們靈魂的搶劫吧。


王丫米


在美國呆過2年,剛回國。美國一般人的工資大概是稅後3000到4000美元,也就是年薪40000到50000美元,看起來確實不少。在美國,工業品和食物確實也不貴。比如超市裡一盒(12個)雞蛋最低0.99刀,但如果你想吃品質好點的,就要4,5刀一盒,再如牛肉,最便宜的大概4刀每磅(不是那種快過期打折的),但稍好點10刀也很正常。美國最貴的人工。如果你不追求生話品質,每天去超市買菜回來自已做飯,一個月一個人300刀足已。如果你出去消費,最最便宜的如漢堡王,美式中餐buffet,吃飽的話最少10刀。如果你出去剪髮,沒有任何髮型可言,用卡子給你推一遍,最低20刀,5分鐘搞完。如去出去自駕遊,租車買全險近100刀每天,共享租車ZIPCAR大概也是100刀每天,最便宜旅館motel要50到120刀每天。補充一點,美國的電話費,網費也非常貴。如果組團(10個人的family),一個人的電話費大概也要35至40刀每月,10人共享35G流量,用完後降至3G(基本沒法用了,其實是套路),而且網絡特差,進屋基本無信號,不能單獨買流量包。最便宜的寬帶是每月52刀。這樣說吧,在美國維持基本生活的費用確實很低,但人工非常貴。70%美國人存款少於1000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