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被才藝耽擱的皇帝,真是入錯了行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按理說皇帝的職責就是治理好國家,可偏偏有這麼些不正經的皇帝,放著自己的江山不管,非要擺弄著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成為歷史的笑料。

歷史上那些被才藝耽擱的皇帝,真是入錯了行

酷愛做生意的皇帝-蕭寶卷

蕭寶卷是南朝歷史上有名的昏君。他非常寵愛一個妃子叫潘玉兒,據說潘玉兒出身商販之家,入宮後還經常懷念以前在集市販賣東西的時光,蕭寶卷為了討美人歡喜,下令在宮中搭建一個跟外面規模一樣的集市,動用宮中幾千人來給潘玉兒重溫舊夢,他先是讓太監和宮女扮成各種商販,有的宰豬殺羊,有的賣布賣酒,整個市場熱鬧非凡,而且為了增加真實效果,他和潘玉兒還扮演市場管理者,處理各類糾紛,後來乾脆朝都不上了,每天都要去“市集”巡查一番,有時還自己操刀賣起了豬肉,玩的不亦樂乎。這一荒唐事傳到民間,老百姓便編了首諷刺他的歌謠,“閱武堂,種楊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

南北朝圍棋三帝-宋明帝、齊武帝、梁武帝

在南北朝時期,圍棋文化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也得益於當時的幾位棋迷皇帝的大力推廣。宋明帝為了讓天下人都能分享自己的樂趣,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叫做“圍棋州邑”,還把圍棋分為了九個等級,這其實就是現代圍棋的“九段”的雛形。齊武帝也非常痴迷圍棋,他的水平非常之高,絲毫不輸那些頂尖棋手。而且他下圍棋不準別人故意讓他,否則就要受重罰。最後說梁武帝,他為了下棋經常通宵不睡覺,有時飯都不吃也要下棋,而且梁武帝還酷愛鑽研棋道,曾經親自撰寫了《圍棋賦》,為了推廣圍棋,他還舉辦過兩次全國圍棋大賽。

天才音樂家-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有極高音樂造詣和天賦的資深藝人,他素來被人們成為梨園祖師,吹拉彈唱無一不精。他小的時候正值祖母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非常寵愛這個小孫子,在她的登基典禮時還讓李隆基為她登臺表演,當時6歲的李隆基表演了一曲叫做《長命女》的歌舞,驚豔四座,獲得了王公大臣們的讚賞。從那以後,李隆基的音樂天賦慢慢的展露出來。後來李隆基當了皇帝,對音樂的熱愛就更一發不可收拾了,他設立了一個專門研究和交流音樂的場所“梨園”,豢養了幾千名樂工和表演者,通過比賽的方式提高樂工們的創作水平和積極性,以技藝來評等級,而且玄宗還親自參與歌舞表演的樂曲和舞臺指導,大名鼎鼎的《霓裳羽衣曲》就是他創作出來的,在舞臺上表演者有什麼小失誤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也會一一指出,這也使得梨園內人才輩出,把當時的音樂推到中國歷史的巔峰。

唐玄宗不光會作詞、作曲、編舞,他還是個樂器達人,幾乎所有的樂器都能玩轉自如,放到現代那就是一個周杰倫了。可惜他太沉醉於音樂,誤了國事,這也導致了後來的安史之亂,大大的削弱了唐朝的國力。

象棋皇帝-唐肅宗

唐肅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兒子,也許是繼承了他老爸優良的藝術天賦,這人天生就是一個象棋迷,而且他下象棋已經到了玩物喪志的程度,為了能跟寵妃殺幾盤象棋經常不上朝,哪裡出現天災人禍也不聞不問,急的那些大臣快跳起來了,甚至在安史之亂時,在外逃命的途中還念念不忘象棋,當時的丞相李泌進言勸說:若不懸崖勒馬,有重蹈"馬嵬坡事件"(士兵譁變,殺楊國忠等人)的危險。肅宗仍毫無收斂,為了掩人耳目,命令太監將"金銅成形"的棋子換成"幹樹雞"雕成的木質棋子,這樣,旁人就聽不到他們下棋擲子時發出的聲音了。痴迷到這個地步真是絕無僅有。

詞人皇帝-李煜

南唐後主李煜精書法、詩詞,其中以詞的成就最高,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那首著名的《虞美·春花秋月何時了》詞境優美,感情純真,傳承至今,影響非常深遠。只是詩人和藝術家當皇帝的,一般都會亡國,再加上當時整個中國的形勢和歷史發展趨勢要求南唐滅亡,北宋統一;事實上,南唐國勢已敗,李煜即使有能力也無力迴天。如果他不是皇帝,可能也會成為如同陸游那樣的大詞人。

書畫藝術家-宋徽宗

宋徽宗趙佶雖然一個政治上毫無建樹的昏庸之君,但他的藝術修養非常高,詩詞、書法和繪畫都很精通,尤其是他獨創的“瘦金體”被後人譽為“筆試飄逸、輕盈無跡、瘦勁而不纖,端整而不板。”他的書法水平與當時的頂尖名家不相上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書法水準最高的皇帝了。除了書法,宋徽宗在繪畫上的造詣也很深,他畫的花鳥畫用筆及其細膩,花鳥栩栩如生。宋徽宗痴迷書畫已經到了無法自拔的程度,在靖康之變時,金人攻破了汴京,宋徽宗看著平日裡乘坐的轎子被人搶走,自己寵愛的妃子被人擄去都無動於衷,當他聽聞自己收藏的書畫被洗劫一空時,當場嚎啕大哭,仰天長嘆,心痛不已。可見其愛書之心。只可惜他生在了帝王之家,再高的藝術成就也挽救不了一個國家。

再世魯班-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個皇帝,他不想其他帝王那樣貪財好色或熱衷於仙藥,而是痴迷做木工活,是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據記載朱由校天生心靈手巧,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做起木工活來可謂是輕車熟駕,把國家大事都拋在了腦後。他的木工水平絲毫不輸於當時的那些能工巧匠。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各個程序都要親自把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因為當時的床非常笨重,他便親自設計圖紙,造出了一張攜帶方便的摺疊床,工匠們無不佩服。他製作的小木人神態表情都很逼真,動作也惟妙惟肖,拿到市場上去賣遭到了瘋搶。所以說他是“魯班再世也毫不為過”。

縱觀皇家歷史,玩物必定喪國,當皇帝的只能把心思花在江山社稷上自己的王朝才能長盛不衰,只可惜這些人都是錯生在了帝王之家,如果他們是一個普通百姓,說不定可以載入中國藝術的名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