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代人的“佛系”思想?

一隻魚的夢想702


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一種“佛系”思想,主要是指現代青年人面對生活隨遇而安、一切隨緣的態度。具有佛系思想的青年人沒有很強的求勝心、奮鬥心,比較注重自身的愛好的興趣,表達出一種外界與我無關的態度。

按理說,作為青年人應該陽光積極樂觀,有著較強的好勝心和探索欲。但是佛系青年與此正相反。

一種現象的出現會反映出更多的社會現實。

其實,佛系思想或態度也包含著兩種意思。一種是消極的,無目的無方向的對待生活。絲毫沒有生活欲。一種是雖然沒有過強的好勝心,但是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每天對生活也是積極面對,對輸贏不爭不搶,看的很淡。

這種佛系思想之所以能興盛起來,一方面是現在青年人的“無力感”,現代青年人面臨著職場或生活上的壓力,且絕大多數年輕人通過拼搏或者努力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有較大的提升,便產生了得過且過的思想和態度。

佛系思想並不是簡單的認為是好或者壞。這種佛系思想也許被一部分人認為年輕人不求上進,但是生活與工作哪個更重要,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佛系表達也許是青年人自娛自樂的一種表達方式。佛系的青年人一樣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樂趣。人們常講,勤奮工作、努力奮鬥如何如何,這給了人們一種錯覺是以導致人們對物質對功利看的很重,而失去了生活最原始最本身的樂趣。

佛系思想和生活方式沒有問題,不被工作和生活壓力所綁架,淡看生活波瀾和起伏。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沒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環球網


當代人的“佛系思想”,是一種與世無爭的思想,是一種消極避世的思想,是一種自甘沉淪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應該避免這種消極的情緒,“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積極進取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佛系青年”抱著一種遊戲人生的做法,危害甚大,不僅對社會毫無益處,也間接地害死了自己。有一個“溫水煮青蛙”的故事,用在“佛系青年”身上再也合適不過了,他們就是那隻溫水裡的青蛙,永遠不知道往上跳。時間久了,想跳也跳不上去了。他們從來不積極向上,因為不喜歡付出。他們也不求什麼回報,因為他們早已看淡了人生。

在“佛系思想”的影響下,一些人成為了宅男,在家裡渾渾噩噩,除了打電腦遊戲之外,就是玩手機。他們懶得和別人交流,也沒有什麼好朋友,更不喜歡戶外運動。他們在虛擬的世界裡虛度青春年華,把大好時光都給浪費掉。


儘管社會競爭激烈,生活比較艱辛,似乎與他們無關。他們沒有一點進步的想法,不買房也不買車,甚至有的人連女朋友都不找。這是很可怕的事情,你要問他為什麼,他會回答“沒有興趣”,好一個沒有興趣,家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他們通通拋之腦後,只喜歡自己一個人輕鬆快樂。

常言道“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擁有佛系思想的人永遠與世無爭,不爭一點囊氣。久而久之,就會過得窮困潦倒。當別人遠遠把他甩到身後的時候,他依舊不知道往前走。他的思想早已麻木,目光早已遲鈍。別人健步如飛,他卻破罐破摔。


“佛系思想”固然有社會壓力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在於個人。一個懶惰的人,一個不思進取的人,和行屍走肉有什麼區別呢?白來世上走一遭,早晚會被社會遺忘和拋棄。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摒棄這種佛系思想,做人應當積極進取,奮鬥的人生才會有意義。


層城鵷雛


老祖宗千年傳缽的佛法,時至今日雖科技日新萬異,但依舊信徒浩蕩,香火鼎盛。肯定有無限奧妙,靈驗之處。

我等只管虔誠皈依,平日齋心行善,冥冥之中定會接福而來。心善則心誠,心誠才心有佛,心有佛才樂無邊,趣無涯,心矣足。



健步青春


儒釋道一家,共融新中華;

彿飯用二箸,禪非你我他。



中行寺王嘴魚僧


有佛系青年或思想的存在也是一種好事,起碼能讓一定數量的人知道有佛法這種存在,讓人瞭解佛法,一定範圍內傳播佛法,從而促使更多人知道、接觸佛法。但若只是把學佛當作一種時尚,成為一種逞口舌之能的炫耀,當成一時的談資,或者成為懶惰、消極的藉口、擋箭牌,那就錯了!只如一名四處流浪靠討食過活的乞丐身上有鉅額現金支票而自己卻不知道。每代人只是生活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生活在一定的物質社會中,所瞭解掌握的知識,都是片面、有侷限或者是錯誤的,而知識、思想也影響著人的認知與行為。即使所謂科技發達的今天,整體人類的知識,仍然有太多不能瞭解,太多問題不能解決!何況許多普普通通的個人所知道的更是井底之蛙。生命與宇宙的真實原理、實質,目前人類尚未了解。但有一種現相,大家都熟視目睹,而且每個人也難以逃避,這就是:每一個人,生則必死!而佛法,早已講述詳盡(不僅佛法有講述,國內的儒道經典都有此論點,另外幾千年前始至今仍流傳廣泛的國外的宗教思想都是在說:人死靈魂不滅)。佛法,不是迷信,不是邪教,不僅只是哲學理論,而是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體系完善且具實操性的科學!佛法,只是開導,教人體會、領悟生命宇宙實相的知識體系,並且教人了脫生死的方法論。人生短暫,但是日已過,命已隨減;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一絲不有


佛教思想講慈悲為懷,但這個德性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對凡人心識的徹底批評和否定,放棄個人慾望。不執著慾望就無害,無害帶來的結果就是施福於其它人。如果做得到這一點,與佛有緣。我搞不懂現在的所謂佛系是什麼東東,我琢磨著可能一種面具,為應付生活而設的。


何達滴


在一個人人都沒安全感的國度,食品安全,健康安全都沒保障的國度,運氣差的還會被打擊報復,人的心理和法律都不健全的國度,除了錢,老祖宗幾千年的文明思想什麼都不剩了,沒了幸福感,就只能臨時抱佛腳了,沒有了幸福和安全感,富人就移民,沒錢移民的只能把希望寄託在虛無縹緲的神佛上,可是佛真的幫不了你們,信仰只是忽悠你們和自我欺騙罷了。能走的最好走吧!最少能吃一口放心的飯菜。


shaw pang


作為老師還是要具有佛系思想,否則你只能比平均死亡年齡還要短。不到退休就掛了。


11344311


標榜,眼見詞窮,沒有可套用的餘地,連什麼是佛?他們都不清楚,裝大尾巴狼習慣了,不想做人的人都不是什麼好鳥!


縱情嬉戲天地間真身


佛?明明是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