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濟公”抖音再度走紅,童年回憶殺:活成一代人的偶像!


他,一輩子用一個角色,征服了一個時代的人。 “貧僧我又回來了。” 多麼親切啊,最近“濟公”再一次出現大眾視野,僅幾十秒的視頻,就超過2000萬的播放量。 這不就是那個衣衫襤褸,髒兮兮瘋癲癲,喜怒笑罵、懲惡揚善的濟公,整整一代人的回憶啊。

說起演員遊本昌,或許很多人不知,但提起由他演繹的“濟公”,幾乎無人不知。 1985年由遊本昌主演的奇幻電視劇《濟公》一經播出,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劇集播出時更是萬人空巷。 尤其,遊老那詼諧幽默、妙趣橫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彷彿就是濟公的化身,把濟公演繹的活靈活現。 正如:六小齡童後再無孫悟空,遊本昌後再無濟公…

1933年,他剛出生時,就有人說這孩子不好養活,活不過十三歲,只有皈依佛門才能闖過這一劫。 於是在6歲那年,媽媽就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興慈法師為師,皈依佛教,法號乘培。 修滿,大師說這孩子可以去外面闖闖了,因為遊本昌從小熱愛表演,並且十分有天賦。 1956年,他更是以全五分的成績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分配到中央實驗話劇院當話劇演員。


“下比演主角還多的功夫去演配角”,成了遊本昌的從藝態度。 所以,他迎來了“濟公”。那時正值《濟公》選角,即便在導演不那麼看好的情況,遊老憑藉自己精準的詮釋,一下抓住導演的心。 終在52歲那年,他迎來了大角色“濟公”,可以說是大器晚成。

“雖然一閒就是20年,但我時刻準備著,有的演員就因此發胖了,有的就衰老了,我沒有放鬆。”遊老淡定地說道 沒有戲的日子,就鍛鍊、看書學習、演話劇,自律的人更自由。

可以說,遊老的一生基本上都奉獻給了濟公這個形象。他一共出演過5次《濟公》: 第一次,1985年,6集連續劇《濟公》; 第二次,1988年,第一部《濟公》的續集,片名還叫《濟公》; 第三次,1989年,4集《濟公活佛》; 第四次,1998年,20集《濟公遊記》; 第五次,2010年,兩部數字電影《濟公之古剎風雲》,《濟公之茶亦有道》。


不知是“濟公”成就了他,還是他成就了“濟公”。但顯然,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正如濟公那般,從善、樂觀、有趣的心態。

“我與濟公的關係不是簡單的演員和角色的關係,我貼近了濟公,而濟公度化了我,他讓我領悟了人生的真諦: 濟世為公,快樂融融。”——遊本昌

難怪有人評價道:「這樣的老戲骨,放在這個流量為王的鮮肉時代裡,就像一面照妖鏡。」 你看,困住你的從來不是年齡,是無趣。 看看遊老這精氣神,哪像是85歲的耄耋老人啊。

比如有一次他和學生們聚餐,每個人手裡都拿著棉花糖。遊老像小孩子一樣撒嬌:我不管,反正我最甜。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在老年,遊老為宣傳真善美,不惜耗費畢生積蓄,自己出資拍攝了《遊先生啞然一笑》、《了凡四訓》,據說當時他將播放權一元錢賣給電視臺,但沒有哪個電視臺有眼光。

“用文藝化導人,弘揚真善美是我們文藝工作者的天職和使命。”他說 於是,之後遊老又搞了一個大動作,他賣掉了舒適的大房子,創辦了“遊本昌藝術團”,而經常因養不活劇團而辛勞奔走。

只要醒著,他就要揮灑熱情。他說:“我不想養老,只想儘可能延續自己的藝術生命。”

“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就是要活到老學到老,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樣才能不虛此生。 作為一名演員,能夠在舞臺上繼續演出很欣慰,如果生命終止在舞臺上,那也是一種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