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計劃”實施高校全國僅20所,吉大、蘭大、武大、山大在列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就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

為了破解這一艱深命題,國家先後啟動了“珠峰計劃”“英才計劃”等拔尖人才培養策略,由於兩個計劃的試點高校重複度極高,涉及高校都是985院校中的傳統理工科基礎學科強勢高校,可謂是重點大學中的重點。

“英才計劃”實施高校全國僅20所,吉大、蘭大、武大、山大在列

英才計劃分佈圖

“英才計劃”的最大特點就是從高中一年級就開始選拔培養,注重的是個人興趣愛好、學科特長,為什麼要看重興趣呢?因為涉及學科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五科,都是基礎學科,這些學科之中除了“宇宙機”之外在就業和薪水方面並不佔優,學起來也是難度大,沒有絕對興趣的話,想支撐下來可以說有一定難度。今年的諾貝爾獎最大的亮點就是日本又獲獎了,一時間激起了廣泛熱議,我們為什麼獲諾獎的人這麼少?其中一點就是基礎學科薄弱,高考狀元以及拔尖人才都學金融、管理類高薪熱門學科了。

“英才計劃”實施高校全國僅20所,吉大、蘭大、武大、山大在列

英才計劃20校學科實力

試點的20所高校主要是文理綜合,且數、理、化、生、計算機綜合評估較前的院校。未入選的天大、同濟、華科、東南、電子科大等工科強校的主要重點則在工科上面。當然也有地域平衡的考慮,除了京滬兩地高校較多之外,其它省份最多隻有一所高校入選。這20所高校也基本都是國內歷史悠久的傳統強勢高校,不管是其學科實力還是人才培養上面都有著先天優勢。比如蘭州大學和吉林大學,雖然近年來由於各種因素導致高考錄取分數線持續走低,但是其在人才培養和科研產出上依然表現優秀。

“英才計劃”實施高校全國僅20所,吉大、蘭大、武大、山大在列

英才計劃無縫對接珠峰計劃

20校之中,學科評估之中數理化生計五科全部為A+的高校只有兩所,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學科評估結果全部為A類(含A+、A、A-)的高校除了北大和國科大之外還有清華大學、上交大、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科大、武漢大學。“山川吉”三校的基礎學科對比發現,山東大學和其它兩校的差距很明顯,除了數學為A+之外其餘均為B+。蘭州大學是“英才計劃”20校之中五個涉及學科之中唯一沒有A類的高校。北航是典型的工科院校,單靠計算機入選確實有點出乎意料,可能有航空航天方面的考慮。

“英才計劃”實施高校全國僅20所,吉大、蘭大、武大、山大在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英才計劃”的培養週期是一年,這一年完了如果還想接著培養繼續申請就行,當然和新一批學生一樣要重新考核。“英才計劃”主要目的就是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珠峰計劃)輸送後備力量,“珠峰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大學裡的理科實驗班,比如北大元培學院、浙大求是科學班、中大逸仙班等。兩個計劃可以說是無縫對接,將真正有志於基礎學科研究的人才從高中起就培養一直到大學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