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假期輔導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你怎麼看??

青蔥歲月8993


這活兒家長們自己就能幹。

我在一個小小縣城,女兒四年級。放假的時候,校門口的各種輔導班,就蜂擁而上,宣傳廣告紙那是滿天飛吶。其中,最誘人的一句話,就是“吃住學全天封閉式輔導,臘月十八中午兩點,交到我們手裡就不用管了,臘月二十五12點來接就可以了”,也許在很多家長眼裡,假期並不是假期,而是這個學期的一個延續.

對此,我表示無法理解.

我們的家長們,文化程度低嗎?未必吧,很多都是大學本科畢業,甚至是研究生級別,最次也是高中畢業.真的就沒有輔導孩子寫作業的能力嗎?看來不是.

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有比輔導孩子寫作業,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都說要用愛來陪伴孩子成長,而在部分家長眼裡,把愛和時間,轉化成數額清晰的金錢,交給輔導班.自己落一個省事省力省心.實在是荒謬至極.

屈指算來,孩子成長二十年,你能陪孩子十年就不錯了.上學期間,本著眼不見心不煩的原則,推到各種輔導班去,到了高中大學時,有假裝詫異:咦,我家孩子怎麼就厭學了?成績怎麼就下降了?心裡就真的沒點數麼.

養孩子,本就是個費心費力的活兒.所謂的教育投資,並不僅僅是你投入了多少錢,還有你付出了多少時間成本愛的陪伴.假期來臨,順勢也給自己放個假,讓生活變慢一些,再慢一些,讓自己和孩子的靈魂都打個滾兒.不要讓孩子一回憶自己的童年,就是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一回憶起自己的親人,就是輔導班裡叔叔阿姨的各種笑臉.

我是老師,也是家長,輔導孩子作業,我可以做到.我不是老師,我是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我也可以做到.你確定真的就那麼難嗎?不是吧,都是懶政誤民,養孩子也不能偷懶,不過就是查查百度問問人,雖然瑣碎,雖然將來的收效也不見得看得見摸得著,但長遠來看,對孩子那是利大於弊的.


田園伍鬥


輔導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的前提是是否有那個能力去輔導,如果有那就是必須去輔導。


我們先看看孩子讀書期間是怎樣學習知識的。這裡我主要講的是一個相對而言成績優秀的孩子。假如老師上課講的內容是100分試題,一個上課比較認真聽講的孩子可能會掌握其中90分,有10分可能是自己走神的時候弄丟了,也有可能是自己還沒有理解的知識。那孩子會在下課時間去問老師嗎?答案是極少有學生會主動去問老師問題,這就意外著這10分的知識點他丟了。

回到家裡做作業,發現有10分的知識點自己不會做,恰恰就是自己丟了的那10分知識點。怎麼辦?如果家長輔導不了,孩子又不會做,他可能會空在那裡,或者隨便寫一個錯誤的答案,那就算是在同一個坑裡掉了兩次。

如果家長可以輔導的話可以把孩子在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補回來,順便檢查了孩子的作業,這樣查漏補缺豈不是很好。

假期的時候,老師們都放假了,所以孩子也不可能一遇到問題就找老師,這時候就只能靠家長啦。


花盆裡的綠蘿


其實我一慣不主張陪孩子寫作業,不論是平時還是假期!

陪孩子寫作業現在已經成了很多家長的必修課,不陪的話不放心,陪的多了又滿腹牢騷!


陪孩子寫學業時間越長,讓孩子內心越反感,你就變成了監工,最終讓孩子失去學習興趣,產生依賴性,其實陪孩子寫作業只需要在最初引導孩子學會規則和方法,大人並不需要去時刻督促,觀察進度什麼的。

家長孩子寫作業會讓孩子覺得完不成不是一個人的事,對家長產生綁架心理,而家長總會忍不住催促或者提醒孩子,使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反而越慢。

家長陪孩子,無非是讓孩子高效率,高質量完成作業,一看到孩子磨蹭就會忍不住提醒催促,天天說,孩子就不在意或者不耐煩了,家長看到這種情況更是會變本加厲,行程惡性循環!任何事情讓人感到不自由時,興趣就會蕩然無存。

有的孩子要求家長陪,這絕不是孩子天性,而是學習中遇到挫折造成不自信,尋求幫助,這種情況下家長在耐心的陪護中,製造孩子愉悅成就感,哪怕做的不好也是,讓他慢慢學會獨立。

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最不好的,就是長期長時間的付出,會讓家長產生討債心理和讓孩子產生愧疚心理,對孩子的自信心產生打擊。

最後我們“不陪”,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教育中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用合理的學習方法去解決問題,這樣對家長對孩子的將來都大有益處!


寶媽小八卦


假期輔導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可以趁機培養孩子良好的的作業習慣!

首先,合理的學習時間安排。老師佈置的假期作業一般會根據假期長度做一個量的規劃,所以應該和孩子一起分析,定個完成的時間表,每天完成多少的數量。這樣,在作業之餘,還可以安排其他豐富的假期生活,而且還能不斷充實知識,又不至於對作業感到煩悶而影響作業質量、甚至於對學習感到煩悶。

其次,養成自已動腦思考、自已動手的習慣。假期作業,有些孩子為了早點完成有更多的時間玩耍、看電視......作業應付,加上網絡查找答案的便利,會導致孩子懶動腦、不思考的惡習;一個假期下來,假期作業完成了,壞習慣卻養成了!所以,要讓孩子做到哪個部分知識前,先複習一遍,然後自主作業,遇到難題認真思考;確實做不出來則做上標記,請教家長、老師、同學或查找資料解答,並記錄上錯題集供以後複習用。

另外,家長還應該留意糾正孩子一些不良的書寫習慣等等。總之,輔導孩子假期作業,並非只是幫孩子解答題目,在數量上完成作業,而是要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學習習慣,這才是更有利、更長遠的做法!


明於道


第一,先緊後松型,這樣的讓孩子一放假就快馬加鞭去完成作業,好騰出大把時間帶孩子玩;

第二,先松後緊型,這類家長感到孩子學習太辛苦,放假後先讓孩子放鬆一下,玩幾天再寫作業;

第三,計劃跟進型,這類家長會幫孩子制訂一個寫假期作業的計劃,然後按計劃寫作業,全程有序;

第四,全程包辦型,這樣的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的能力有限,喜歡代替孩子或者說催促孩子,給孩子造成一定的緊張情緒,每天像個警察或保姆一樣看管孩子。

其實,不管怎樣的家長,無論孩子年齡大小,都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信任,家長可以幫孩子制訂學習計劃,並起到監督的作用,也可以適度輔導孩子寫作業,但千萬不要表現出煩躁、溺愛等極端的態度,要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要壓制孩子的天性,祝願小朋友認真完成作業,過一個舒心的假期!


特教姬老師


假期到了,孩子到了放鬆的時刻,不要逼著孩子趕緊做作業,讓孩子休息休息,做個計劃,每天按質按量來完成就可以。孩子是有能力的,不要過於緊張,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不會的家長幫助解決,不要事事親力親為,造成孩子的依賴性和懶惰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