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貴陽地鐵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陽光

走近贵阳地铁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阳光

走近贵阳地铁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阳光

民警巡查中。

江金明的工作,是看不見陽光的。

從清晨6點半到深夜12點,他和同事一直在地鐵站內。微信運動裡,他們的步行數不會少於2萬步,總是排在前幾名。

下麥西站、老灣塘站、閱山湖公園站、林城西路站、觀山湖公園站,貴陽地鐵1號線中的這5個站,江金明每天來回巡視6趟,維護著站內的治安。

“我是一名普通民警,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江金明說。

走近贵阳地铁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阳光

地鐵站裡的那些事兒

走近贵阳地铁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阳光

一位大嬸在市場上買了一把新菜刀,在地鐵安檢口被攔下。大嬸大哭大鬧說,菜刀是買回家做菜用的,為啥不讓上地鐵……

一位打扮時尚的女生也在安檢口被攔下了,因為揹包裡裝了一瓶防曬噴霧。當得知要麼丟棄要麼換乘別的交通工具時,女生不依不饒……

一名中年婦女地鐵坐過了站,出站時,在別人插卡後飛速擠到了前面,導致插卡人出不了站。雙方吵得不可開交,在警務室折騰到深夜兩三點……

走近贵阳地铁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阳光

輔警於芳晴(左)和民警江金明(右)。

貴陽地鐵首通段開通運營近1年時間,站內因為衝動、不理解而引起的糾紛,隔三岔五就會發生一次。

貴陽市公安局軌道交通分局竇官站治安派出所民警江金明,早已習慣了處理這樣的糾紛。“如果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沒有威脅到人身安全,對這樣的糾紛,只有耐心勸導,等當事人情緒穩定下來後就好處理了。”江金明說。

或許是因為貴陽地鐵開通時間不長,線路較短,人流量還不大,省外經常爆料的衝撞地鐵門以及更嚴重的危害列車安全運行的情況,在貴陽並未發生過。“但是作為民警,必須時刻提高警惕,確保站內乘客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江金明說。

當然,也並非全是糾紛。地鐵站內,偶爾也會發生一些暖心窩的事兒。

今年9月7日上午,江金明的同事、竇官站治安派出所貴陽北站警務室輔警曾輝在巡查過程中,撿到了一個重要物件。這是一張江蘇某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面寫明瞭進校報到時間,9月8日至9日。民警推測,失主應該是坐地鐵到貴陽北站,然後想轉乘開往江蘇的動車。

曾輝和同事立即分工協作:一人通過公安系統查詢失主的信息和聯繫方式;一人去地鐵、高鐵廣播站播報尋人啟事;一人前往貴陽——江蘇的列車候車大廳尋找失主。後來,錄取通知書的主人終於找到了。“感謝貴陽警察,真是太感謝了!”這個糊塗的年輕人對民警謝了又謝。

他們是“地下工作者”

走近贵阳地铁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阳光

站內巡查。

江金明今年57歲了,早年檢查出有痛風。自從去年進入地鐵站內工作,他就搬來了幾個取暖器,放在林城西路站警務室。“別看外面是豔陽天,地鐵站裡冷得很。”江金明說,因為貴陽地鐵站比較新,越是晴朗天,地下返潮越厲害。

更多的時候,江金明可沒辦法在警務室取暖,他和同事每天要去下麥西、老灣塘、閱山湖公園、林城西路、觀山湖公園這5個站,至少巡查6趟。雖然站與站之間可以乘坐地鐵到達,但每個站從站臺到售票廳再到進站口,距離也不短,特別是林城西路和觀山湖公園這種較大的站。

“我的微信運動裡,上班時間都能走超過2萬步,總是排在前幾名。”24歲的輔警於芳晴說,仔細一看,和自己排名不相上下的,大多都是他的同事。

步行巡查時,手銬、警棍、噴劑等警用裝備必須系在腰間,隨身攜帶,重量接近20斤。

長期在地鐵站內工作,每當地鐵電客車駛過,江金明和同事甚至能靈敏地感覺到鐵屑飛起,吸入口鼻後,有些難受。

從清晨6點半到深夜12點,江金明和同事們的工作時間接近18個小時。“早上進站時,太陽還沒有出來,晚上出站時,太陽早就落山了。”江金明說,同事們都互相開玩笑說,大家都是“地下工作者”。

如今,1號線全線貫通,江金明所管轄的5個站,人流量必將大幅度增加。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他和同事都做好了心理準備。“我們的工作雖然看起來繁瑣又辛苦,但這關係到乘客的安全,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們都會堅守在一線,站好每一班崗。”江金明說。

走近贵阳地铁人|民警:“地下工作者”心中有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