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嘆:工資上漲百倍 電信資費下降萬倍

感叹:工资上涨百倍 电信资费下降万倍

開篇的話:

40年滄海桑田,世事時移。中國改革開放40年,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國家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電信逐漸成長,時代變遷,感慨萬分,普通老百姓記憶中的電信情結始終難以割捨。

如果你有故事,我們有筆墨硯臺。

80年代初,昆明人家安裝電話可算得上稀罕之物,單位筒子樓值班室安裝一部分機電話可以管整棟樓,只要電話鈴聲響,整棟樓的人都豎起耳朵聽,然後就聽見值班人員扯開嗓子大喊:某某某,有你的電話,跑快點。昆明某大學已退休的周老師,講述他經歷的電信技術飛速發展,以及資費下降的變化,感慨萬千。

周老師所在的學校有總機,各個學院、科室有分機,如果老師家裡有事也可打電話,但是隻能在上班時間,下班後要聯繫親友就顯得很不方便。後來經濟條件許可,他家向學校申請了一部分機,記得僅安裝費就要3000多元,而當時學校副教授的工資收入每月只有幾百元,分機使用了1年多後,直撥電話開始興起,他家又改裝了直撥電話。

在周老師的記憶裡,國際長途電話資費很高,印象特別深刻的是,1991年他的大兒子申請赴美留學,需要與美國校方通電話,因為是越洋電話,只能去北京路的郵電大樓打電話,須先交押金,然後被安排到指定的電話亭裡接聽。當時從昆明打電話到美國,每分鐘收取13元多,大兒子是研究生畢業,所在的研究所每月的工資是70多元,也就是說,一個月的工資只夠打5、6分鐘的電話,每次都是把手錶放在電話機前面,掐著秒鐘打,儘量長話短說。而現在,無論是中國電信座機的國際長途,還是手機的國際長途資費都非常便宜,每分鐘不會超過3元,優惠時段更是隻需幾毛錢。

“20多年來,國際長途資費每分鐘從13元到1、2元,看似只下降了幾倍,實際上工資上漲了百倍,電信資費下降了幾千倍,90年代初每分鐘電話收費佔到工資收入的百分之十七,現在每分鐘資費只佔工資收入的萬分之六,以2018年昆明市人均收入4959.13元核算。” 周老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分析說:“看似簡單的數據,其實背後是不計其數,經年累月的投入,20多年來,中國發射了東方2號、3號通信衛星,每年建設數萬公里的海底光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換代迎來嶄新的里程,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落地,連接世界的成本將會越來越低。老百姓已經在享受通信紅利了,現在家裡安裝了電信百兆寬帶,我與遠在國美的兒子、孫女聯繫都是用iPad登錄微信視頻聊天了。”(記者 宗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