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對孔子和《論語》評價不高,你怎麼看?

mtolao


黑格爾作為古典哲學集大成者,不會隨口胡說的,他講的一定是真話,至少他看到的《論語》,確實不值一提。

黑格爾這樣說有他的原因,不過從結果上講,他給學哲學的人堵了個石頭,很難窺探東方文化的精髓,同時也給我們傳統文化的推廣者堵了個石頭,難和西方哲學共融。

“學而時刁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三句,是《論語》開篇,我不知道翻譯過去的英文是什麼樣,德文又是個什麼樣,至少,現有流行的白話文解讀,是鐵鍋燉白水,意趣全無。

“學而時刁之,不亦說乎”,這裡的“說”字,初學會被告知通“悅”,但一直都保留用“說”字,不改。

我現在猜這句話意思,時,是應時,刁,就是化用:

要學到擁有“應時化用”的程度,才能便於說教他人。反之,這些“說教”,都是對“應時化用”這種能力的演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個話就開始玄乎了。說,到達一定境界的人,思想是互通,念之所及,即可神交,所以,當我們真有了那個境界的時候,該來的朋友都會來看我們的。這時候我們如果驚懼,就會跌出去,所以正確的心境是“樂”。孔子成天去夢周公,幾天不夢他還唸叨,這事兒說給別人聽可能引起別人的驚異,因為周公是孔子偶像啊,我們偶像如果是神仙、佛、菩薩、上帝這種的,夢到了甚至天天都能夢到,那是什麼感覺?但孔子不提倡“怪力亂神”,所以弟子編《論語》只輕描淡寫的來這麼一句,懂了就懂了,不懂繼續。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說上邊這些精神生活,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不慍”,就是不生氣,不責怪,因為“不知”這些,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君子”,要“為不知”,所以沒什麼好生氣的,也不必責怪。

有的人“為不知”,就要顯露一些東西,這在“不知者”眼中,與神通無異,這樣容易讓“不知者”崇拜,但,孔子和西方哲學家們一樣,堅決不用這種方式,他們都喜歡儘可能用平和的方式去喚醒“不知者”的認知,所以,孔子和黑格爾,本質上是一類人。

長篇累牘最後的重點:

不管翻譯的多糟糕,黑格爾看懂了《論語》,這就意味著黑格爾也擁有“念之所及、即可神交”的本事,所以:

當“孔子”隔著千年時光、萬里海空,去見了黑格爾本人,併發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考問時,作為西方古典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黑格爾反詰說:“君子,人不知而不慍乎?”

試問我中華大地的各位君子,包括我自己本人,在看到黑格爾的反詰後,你我慍了嗎?


n是名n


作為古典主義哲學頂峰的標誌性人物,黑格爾有資格這樣說——前提是這個孔子是兩百多年前的孔子,而不是兩千多年前的孔子。


鑽木取火是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標誌之一,但如果和火柴相比,我想更多人願意用火柴。所以黑格爾的這個說法很有道理,也很荒謬。因為他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縱向對比而不是橫向對比。

周代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政治制度,因此被稱為“早熟的兒童。”孔子和柏拉圖屬於同一時代,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恢復“周禮。”他的《論語》即是對“周禮”的進一步闡述。相當於“周禮”是法律,《論語》就是司法解釋。告訴人們為何要這麼做?以及這樣做的道理。

黑格爾對孔子以及儒家的認識,恐怕只是在“四書五經”的層面上。黑格爾是唯心主義大師,按照中國哲學講法是“形而上學,”是出世的。而孔子是“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入世的。兩者相互看不慣很正常。

儒家也有形而上學,孔子的“易傳,”陸王心學以及新儒家結合印度佛學創立的禪宗都屬於此類。其中關於心理、意識、精神方面的研究,絲毫不亞於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


霍大勝


很多人對黑格爾的評價是,黑格爾的思想標誌著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運動的頂峰。也就是說黑格爾本身就是哲學屬性。

《論語》本身不是哲學範疇的著作,更多是一種規範,教人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



因此黑格爾對《論語》的看法基本可以無視,真要聽取別人意見,那也是國外哲學家對孔子的《十翼》提的意見。《十翼》是孔子為《周易》寫的,國外對國內的《周易》也都有偏見,因此尷尬的情況出現了。

因此,我個人建議忽略國外人士對國內著作和聖人的觀點。要想評價,首先得了解。如果做不到全面的瞭解,那麼評價又有什麼意義呢?


一卷金書


黑格爾認為孔子的論語如同小孩過家家,認為論語中沒有半點辨證,只是一些簡單的言傳身教。但是他非常佩服中國的《易經》。我認為黑格爾不認同論語,可能與國情與文化有關係,並沒有孰是孰非之分!





書畫藝術家


嚴格來說,從1549年方濟各·沙勿略登陸日本後,日本文明就開始和大陸文明分道揚鑣,雖然有儒家抵抗力量試圖結合“西方科技”和“東方道德”,不幸的是兩者很難交融,黑船迫使對文明優劣鑑別力極強的日本徹底倒向西方,而不是在個人私慾的驅使下的“摸石頭過河”!儒家根本和現代結合不了,日本進行工業化是因為明治維新剷平了儒家“士"那個階層,中國維新變法儒家的士子拼命的阻撓中國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因為他們怕低賤的工匠和商人踩在他們頭上,所以想要工業化,想要不被人欺負,只能砸爛心中的孔孟之道,難不成我們還真的用仁義道德去感化日本人嗎?


楓落6334


孔子是我國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曾率弟子周遊列國,編訂《詩》、《書》、《易》、《禮》,刪修《春秋》。

他死後,三千弟子輯錄《論語》,傳之後世。他在政治思想上提出《正名》:君惠、臣忠、父慈、子孝,維護封建團結;在哲學思想上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

之道,即“三綱五常,忠孝節義”的封建禮教思想,在教育問題上有一套科學的見解。如今他的教育學說已傳遍世界,尤其他的“中庸之道”對當今統治者仍有重要借鑑意義。他的歷史功績是永遠磨滅不了的!

中國5000年文化博大精深。黑格爾之流作為外國人,能對中華孔聖人的偉大學說理解多少?就敢大言不慚地妄加議論,極力貶低孔子的人格、地位和學說。是可忍,孰不可忍!

西方國家一百多年歧視中國,欺壓中國,扼殺中國。在文化上同樣如此。如今中國文化廣為傳播,黒格爾之流貶低孔子應在意料之中。從文中看,他指出的問題不值一駁。如果西方人能夠遵照孔子學說的一點點,還會有鴉片戰爭和火燒圓明園嗎?!至於說到《政治義務論》更是欺天大謊!這是一本講

道德教訓的書嗎?西方國家何時講過政治義務?何時講過道德教訓?反而三番五次踐踏政治義務,蠻橫無理地教訓別人,因此越來越不得人心。我看你們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孤家寡人,被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扔進歷史的垃圾堆。當你們消亡的那一天,我將向萬里長天大喊一聲:上帝萬歲!!!


user5796615290216


請問,為什麼現在出不了大哲學家?是資訊沒有那時候發達麼?是現在人類掌握的知識沒有那時候多麼?黑格爾與孔子相差多少年知道不?國人對孔孟都瞭解不清楚,黑格爾憑那時的資料就能瞭解?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原本就有本質上的區別。呵呵,看著真好笑!刻薄點說,就是跪舔!!!


首屈兩指106677431


黑格爾是在哲學講演錄中說的這話。首先,黑說這話是在思辨哲學和形而上學的角度或者視域說的這話。孔子的偉大之處是何以為人的一種偉大和高貴的精神。孔子說的是什麼是人,道德哲學。黑說的是表象世界背後的世界的形成,演變,發展的推論。哲學是不能用常識的思維的,因為常識不可靠。精神有超經驗的一面。這東西全國也沒幾個人真懂。說多了也沒用。現代社會的人已經被壓在一個慣性鏈條裡了,被推著走。傻子把思想灌輸給傻子的思想結果還是傻子。一群。如果真想跳脫就先和歷史長河中的智者對話,撐開精神的境界。


躲不過的幸福七殺


裡格爾是哲學家的前區者,是堅持唯心主義論的高手,他對中國的古老傳統文化研究和看法只是他世界觀的偏見。他對孔子和巜論語》的評價很帶有自己主觀的執著。


醫者為民87


黑格爾能看懂孔子再說,他評論高不高,有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