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運營最核心的是什麼?

運營金字塔


用戶運營的核心思路是讓使用產品的用戶人數增加。那麼使用產品的用戶人數的定義呢,分成兩種,第一種呢是下單的用戶,尤其是電商的用戶。那麼第二種呢是社交媒體類型的用戶,他們的不會產生在線交易,但是是會在你的產品上停留和進行使用。所以呢,本質目標是讓這兩部分用戶的人數進行增加。那麼我們想讓人數增加就會涉及到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呢就是新的用戶從哪裡來第二個問題呢?是老的用戶如何讓它們留存下來不流失。所以用戶運營的核心工作就在於拉新留存以及復購。

那麼先來談一下拉星,嗯,現在的互聯網產品的拉心的主要手段呢,是通過外部投放投放上市一些投放廣告。比如說廣點通或者今日頭條上面的廣告來吸引用戶,點擊下載APP。這裡面就會涉及到嗯廣告渠道投放的費用以及單個用戶的引入成本。比方說我在今日頭條上面投放了一個廣告,這個廣告每一次點擊收取今日頭條,會收取我五毛錢。那麼我這個廣告每被點擊十次,就會有一個人下載我的APP,那麼是100個人裡面會有一個人在我的產品上面下單購買。也就是說我的轉化率是1%,那麼這一個下單購買的成本是500塊錢。那麼用戶運營第一個核心思路是拉新,就是說我如何去優化這個渠道,讓這個500塊錢一個下單的成本提升到,比如200塊錢下單的成本或者100塊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在所有的下載的人裡面,現在我有100個下載用戶。做一個活動,這個活動是新人專享活動,比如說我可以讓新人er每個新人領取到一張20塊錢的無門檻代金券。這樣的話就可以讓下載的新人所要付出的購買成本降低,購買成本降低的時候呢,新人下單的轉化率就會提升,他們的意願度就會提升,從而就可以使100個人裡面可能會產生三個下單的,那麼這個時候我的單個的用戶下單成本就會變成500塊錢三個人下單,人均成本是166,這個部分就是拉欣所用到的一些手段和方法。

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復購,復購,顧名思義,就是讓一個用戶第一次在過來下單之後第二次再來下單。那麼通常定義復購的時候呢,我們會在他的前面加一個時間週期,這個時間週期在電商裡面通常是用30天或者一個自然月來判斷,所以呢,我們電商對於復購的定義是裡面就會有一個叫做次月復購率,或者叫做30天覆購率。顧名思義,次月復購率就是指比如1月份下單的這部分用戶在2月份的時候又過來下單的人,兩部分人重合的部分叫做次月復購率。30天覆購率是指當一個用戶下完第一個訂單之後的30天自然日裡面又重複下單的這個比例。那麼提升復購的方式會有哪些呢?比如說我們經常見到的淘寶或者京東里面的促銷,每個月都會有一些大促,比如說我們經常見到的雙十1618,就是一些比較明顯的提升復購的一些營銷方式。當然還有一些提升復購的,屬於偏產品類型的方案,比如說積分,比如說會員等級,也可以提升用戶的黏性和復購。

那麼拉新和復購主要就是為了讓用戶的使用人數增長當使用人數增長到一定規模這個時候,產品就可以通過這個規模去進行創收。從而就能實現規模性的盈利,通常一個互聯網產品在前期都是用虧損燒錢促銷的方式來提升規模,但人數到達了百萬級別或者千萬級別的時候,他們會減少這部分的促銷的投入,從而提升利潤率。所以電商的用戶運營,相對電商來講,它最主要的工作是保持使用產品總的用戶的人數的增長。那麼總的用戶的人數分成兩個部分就是新用戶和老用戶優化新用戶的下載成本下單成本以及促進老用戶的復購的比例。是整個電商用戶運營最最核心的工作。


吃雞小貼士


關於用戶運營工作的核心,我認為還是要從運營的工作目的來去看待和理解。我們首先來看運營工作的目的,運營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去獲得用戶,從而令用戶產生信任或者付費等行為。因此,我認為用戶運營的核心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理清用戶生命週期。作為一個用戶運營,核心工作之一一定是快速瞭解一個產品中用戶的生命週期價值,然後根據這個不同時期的模型,去相應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從而延長用戶的生命週期價值。

2、 產生更多有效用戶。從我之前的答案中也知道了,我們目前應該關心的是有效或者是核心用戶數量。因此,用戶運營的另一個核心是做好有效用戶的數量累加。這裡使用的方法,可以是和用戶做朋友,產生感情維繫等。

3、 讓更多用戶付費。這一點,請牢記,這是用戶運營的核心中的核心~我們要通過一些服務和運營方法,引導用戶為產品付費,從而提高公司利潤。這也是2018年以後的用戶運營的核心所在。

以上幾點就是我認為用戶運營的核心工作,希望做用戶運營的小朋友可以把握好這個方向。而一些我們日常提到的關於社群運營啊、獲取新增用戶啊等等,這些雖然也是用戶運營的工作範疇,但並不是用戶運營的工作重心。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了。大家如果有什麼關於用戶運營的心得可以私信和我一起交流。


姑婆那些事兒


用戶運營,顧名思義用戶在前,運營在後。總結成兩個詞:情感連接和場景互動。

社群思維一定要有:注重用戶情感連接,製造一切可能互動的機會。更多的需要從用戶角度考量所有指標和行為,最近《獵場》特別火,其中鄭秋冬每次都能談成客戶,更多的就是從客戶角度考量所有事情,關注用戶背後的情感,甚至為用戶解決真實問題。

《獵場》中有過一幕,在獵張嘉譯飾演的區長的戲份中,簡直像演偵探片一樣的製造各種見面機會。不只是把張嘉譯個人的問題解決了,更是從其妻女以及家庭的角度幫助這個區長分析當下實情。在真正的最後一個環節洽談的時候,從房間佈局,傢俱沙發,窗簾布藝,甚至香水和茶水等所有細節都考慮到位,這種細緻入微的對待用戶,就是最好的案例。

用戶的情感鏈接和場景互動是需要用心經營的。這也是米叔在我們穿石會社群一直提倡的理念。至於連接的方法和互動的手段,需要切實結合自己的產品或課程進行細緻的策劃安排。

小米創辦初期,MIUI這個產品,只有20人團隊。它是小米第一次對用戶參與感的嘗試。小米專門設計了“橙色星期五”的互聯網開發模式,核心是MIUI團隊在論壇和用戶互動,系統每週更新。讓員工和用戶通過論壇零距離接觸,做得好的功能得到用戶表揚,團隊自然很開心;做得差點的功能就會被吐槽罵街,團隊自然而然自己加班,全力去改進。正是這樣,用戶深度參與,小米用戶體量發生裂變,他們的原始精準粉絲只有100名,現在已經是千萬級用戶了。

做用戶運營,要將你的社群會員和潛在會員的問題與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你要賣什麼東西。儘量多的邀請社群會員參與到社群運營體系的搭建或產品的構建過程中。
固定活動與非固定活動的場景結合,固定的活動可以培養社群成員習慣,也能架構社群的運營框架。場景化互動是維繫社群成員的最直接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