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到底去哪裡了?

用戶68044589


建文帝朱允炆準確的說他是下落不明成為失蹤人口,雖然燕王朱棣攻打南京時,皇宮大院燒起一場大夥,有人在這之後找到幾具殘骸說這是朱允炆的,但是誰真的能確定這是朱允炆的屍首?也有可能朱允炆找了兩個替死的,化身成百姓逃走,這種可能也是有的。

所以朱允炆最後下落無非就兩種,一個是真的葬身於火海,另外就是借火災來了個金蟬脫殼。朱允炆的下落也是歷史一大懸案,但是朱棣對此事的態度也證明朱棣更適合當皇帝,雖然已見到屍體,但是出於謹慎,仍然多次派人各地尋訪探查,是否有疑是朱允炆的下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謹慎的態度,才是做皇帝該有的樣子。

其實說實話,之所以會爆發靖難之役,這其實有朱元璋的原因,另外也是封建禮教必然的結果,朱允炆他爹朱標是孝慈高皇后馬氏,也就是說朱標,是嫡出,在沒遇到什麼大問題時,立為太子這是符合禮制的,朱允炆的母親呂氏雖然最開始不是皇后,但是朱標原配常氏死後,呂氏是被扶正了的,也就是說朱允炆變成了嫡出。

如果朱元璋要立賢,那麼朱標死後他應該另擇皇子做太子,但是他仍然想要立嫡,於是就選了朱允炆,這個皇嫡長孫,這也許讓朱棣等王爺失望,但是真的讓朱棣反的是,朱允炆上位後,開始搞他們這些藩王,削弱他們的實力,雖然朱允炆有三倍於朱棣的軍隊,但是朱棣大風大浪也經歷過不少,自然不會等著坐以待斃。

朱棣的選擇,要麼反抗還有一線生機,要麼等死,於是一場以“清君側”為口號的起義開始了,結果也表明,朱允炆沒有資格當這皇帝,朱棣的部隊以少勝多,讓朱允炆節節敗退,以至於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朱允炆也找不出一點應對之策,這時一場大火在皇宮燒了起來,也許就像紂王自焚於鹿臺一樣,這場大火也宣告朱允炆的統治徹底結束了。

其實我覺得朱允炆下落其實已經不在重要,他敗局已定,不論自焚,還是乘亂而逃,也已經無力和朱棣對抗,頂多朱棣沒確認他死沒死,皇位坐的不舒坦罷了。


玄坤


【明室正史】載,朱允炆逃出皇宮,並非一人,當時有貼身侍衛十四人,內中有開國重臣徐達的小兒子徐前,常遇春的第五子常峰山,湯和的小兒子湯正。太監七人,宮女九人。為不讓朱棣懷疑,朱允炆沒帶自己的妻妾。

他們離開京城,一路來到昆明,在昆明岩石山一帶,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隱居,朱棣雖然獲得了皇位,朝中舊臣是敢怒不敢言,貌合神離。朱允炆又從昆明遷移到四川,最後到了陝西,化名李上佛,後來一直延用李姓,隨身的九個宮女,都成了朱允炆的妻妾,朱允炆生子十六,在朱棣死後,朱允炆之子與徐前等功臣之後曾盜朱棣皇陵,火燒朱棣屍骨。朱允炆死後,葬在陝西武陵山,後人不忘血海深仇,廣交天下英雄,慢慢發展到30萬人馬,遂起兵反明,李自成就是朱允炆的十三代孫,最後攻破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也算報了朱允炆之仇。

朱允炆在逃亡過程中,悲痛欲絕,實實刻刻想念傳位給自己的爺爺朱元璋,即便陪上性命,也要回去祭拜爺爺,無人能阻,沒辦法,徐前,常峰山,湯正等幾家功臣之後,保著朱允炆回家祭祖。他們一路夜行,一日,途經九龍山,已是半夜時分,忽見山腳下有一束燈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正依門而盼,老者看到朱允炆,雙膝跪拜,朱允炆仔細觀看,正是為大明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的劉伯溫。朱允炆雙目含淚,扶起劉伯溫。劉伯溫道:我在此已等侯主公很久了。那天晚上,劉伯溫為朱允炆分析了眼前形式,勸朱允炆要忍常人所不能忍,要珍惜自己有用之軀,北上出關,女真族已經反明,多次征戰,明軍都大敗而歸,劉伯溫勸朱允炆聯合北方少數民族,等待時機,劉伯溫說完,喊出自己的小兒子劉仲熱,讓他跟隨朱允炆而去,劉仲熱深得其父真傳,運籌帷幄天下無敵。

朱允炆聽了劉伯溫的【屋中對】,放棄祭祖念頭,回到陝西,派自己的大兒子朱滅棣,二兒子朱繼祖,三兒子朱萬恨,以及徐前,常峰山,湯正,等幾位戰將,一起去了當時的金國,朱允炆長子朱滅棣,貌如金童,儒雅俊美,金國國王努爾哈一生無子,唯有一女,努爾敏,和朱滅棣一見鍾情,誓嫁朱滅棣,努爾哈也知道無論怎麼說,朱滅棣也是大明嫡皇子,遂把朱滅棣招為女婿,努爾敏為朱滅棣生八子,努爾哈死後,朱滅棣做了金國的皇帝,把金國軍隊分別交給自己的兩個弟弟和六位功臣之後掌管,就是後來的八旗兵,朱滅棣在劉伯溫之子劉仲熱的輔佐下,日益壯大。

到了皇太極這代,已經是朱滅棣十三代孫了,在瀋陽建立了大清,後來清兵入關,皇太極帶著自己的家譜,親自到朱允炆墓祭祖,至於皇太極與李自成的恩怨,那是老朱家的家風,骨肉相殘。為什麼大清那麼打壓明朝遺俗,大興文字獄,就是要不承認朱棣政權,為自己先人朱允炆皇帝報仇。不過金庸在【書劍恩仇錄】裡提到乾隆皇帝與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是親兄弟,並非空穴來風,金庸曾經去陝西幾百次,李自成後人才給老金看家譜,

李自成撤離北京後,也走了他祖宗朱允炆的老路,隱姓埋名,李自成一生痴愛陳圓圓,到了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地步,陳圓圓為李自成生一子,李自成兵敗,孩子只能與他媽同姓。姓了陳。其子聰明過人,才高八斗,後來做了大清宰相,生兩子,長子陳家庚,三個月大小,陳夫人帶孩子入宮,被娘娘調換。陳夫人回府,發現自己的兒子成了女孩,大驚失色,苦不敢言,後來又生陳家洛,成了紅花會的總舵主,陳家長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說起來又都是李自成的後代,弟兄兩個又打鬧一輩子,老朱家敗就敗在窩裡反,一家人魚死網破,紅花會失敗,乾隆皇帝看在兄弟份上,也沒處理陳家洛,乾隆皇帝曾經七次偷偷祭拜李自成墓,陳家洛親自給爺爺李自成立碑,只是沒寫上乾隆皇帝名字,不過碑文上確實寫了陳家庚。歷代皇室,老朱家可謂是天下第一鬧。


白這個顏色


一是如果能逃走,建文帝朱允炆會不會逃?後世普遍同情這個被四叔奪走皇位的人,以為他是個懦弱的人。其實不然,朱允炆這個人是個手段堅決,做事果敢的人。上臺半年多,建文帝就將5位叔王削掉,其中湘王朱柏嚇得全家在封地荊州自焚而死。這5位叔叔有謀反嗎?沒有,違法違紀倒是有。鬧成叔叔朱柏全家死亡,於情於理,削藩工作本該暫時收手,先安撫一下家族內部的情緒。但朱允炆沒有收手,而是繼續大力推進削藩。他當初削除周王的時候,派李景隆率大軍突襲到周王封地開封抓了周王。他要削除燕王朱棣的時候,也是集結了50萬大軍殺向燕王朱棣的封地,並親自在南京送行,企圖一舉抓住燕王朱棣。

建文帝生在太子朱標家,又接受了朱元璋六年的帝王教育,所以做事果斷,而本身性格又剛烈。這種做事風格的人,往往心氣高,死要面子,但在徹底失敗後,基本就是選擇自殺,比如項羽,又比如崇禎帝。

二是建文帝能逃得了嗎?南京城不是被攻破的,當時南京城還有20萬大軍,若不是谷王和李景隆打開城門放朱棣大軍進城,朱棣一時半會很難進入南京城,建文帝沒有必要捉急逃跑。後來,因為出現叛徒主動打開城門,事發突然,建文帝並沒有逃跑的充分時間。

再說,經過明太祖朱元璋30年的建設,明朝此時已建立了完善的保甲制度,對全社會採取網格化管理。像這種情況,老百姓知情不報,一律處死,甚至屠村,朱元璋就幹過這事。在明初,不要說長期藏一位失敗的皇帝,就是藏一頭豬都難。朱棣作為篡位之君,以朱棣的行事風格,不可能會容忍活著的建文帝存在。

後世確實沒有發現建文帝的行蹤,朱棣假裝派人找了20年,找到了鬼影。這麼好的保甲制度,居然找了20年找不到,那只有一個結果,就是建文帝確實在南京城破時在宮內自焚了。








坐看東南了


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去了哪裡,估計這個問題從朱棣坐上金鑾殿到現在幾百年來一直不停有人在探究詢問從沒消停過,全國不少地方都聲稱自已這邊是朱允炆最後的落腳點,那邊個墳頭是朱允炆的墓地。


筆者也不打算把這些看似像又捕風捉影的地方一個個去羅列推敲,沒有必要,朱允炆對於朱棣來講肉身可滅,但心頭是個揮不去的陰影。

靖難之役攻破南京,軍隊已打到皇宮了,那時朱允炆還在,朱棣命軍隊不可隨便攻進去。朱棣為什麼這樣做,若軍隊衝進去俘虜了建文帝,那以後怎麼辦?殺掉他,你是以“清君側”為名出師的,殺了他失仁,失德,失道,那些夫子士族會鄙視你,讓他好好活著?這將來說不定哪天有誰再扯起朱允炆這面大旗,哪怕朱允炆本人不願意也沒用,再說了朱棣可以應付這種局面,那麼後世子孫怎麼辦?這不是讓自已百年已後留下禍種麼,什麼?讓他再為皇帝,那朱棣腦子進水了。

所以,朱允炆“選擇”一把火燒了皇宮,然後消失的無影無蹤,而官方拿一具燒焦無可辨認的屍首來確定朱允炆也經“自焚”是當時最好的最恰當的結果。

從此民間就開始傳聞朱允炆沒死而流落民間等等諸如此類消息。而朱棣自打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在為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而內心糾結。甚至他的任何大的舉措都被影射為在追查朱允炆的下落,譬如鄭和下西洋,甚至把編寫《永樂大典》也有一部分是為了此目的,不一而足。

重點人物線索自然是主錄僧溥洽,朱棣認為是溥洽把朱允炆送到了某個地方,溥洽難逃牢獄之災。可朱棣是怎麼審問溥洽,他們之間有何種對話,甚至朱棣的高參姚廣孝也和溥洽有過秘密對話,他們之間講了些什麼,任何文獻都沒有記載,因為這些事本身就是秘密進行的。

最後從姚廣孝臨終前要求朱棣放了溥洽,朱棣答應放人來看,溥洽這頭在這件事上是沒啥潛力可挖了。

再一個寄於希望的人物就是胡濙,這個人大半輩子為此事忙碌奔波,跑遍大半個中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個漆黑的半夜,老胡拿著今牌直闖寢宮,既然半夜來訪,無事不登三寶殿,肯定帶來了關於朱允炆的重要消息。還是老樣子,談話內容沒有記載,只是談完後朱棣多年的疑慮消除了。

其實說什麼已經不重要了。試想如果真的尋訪到朱允炆下落,朱棣會怎麼辦?假若真的有人託其名而起事,幾百年後滿清多爾袞在朝堂上當面讓宮人,長平公主相認朱太子的情景會提前上演,真的也認作假,以冒名之罪宰了他,但凡自稱太子哪怕是真太子也以冒名之罪殺了他,對外則宣稱會善待前朝真太子,這是帝王之術。

而朱棣不惜代價,苦苦尋找朱允炆,最終目的是杜絕一個“朱允炆”起兵反抗他的統治,而朱允炆是生,是死,流落到哪裡並不重要,對朱棣而言這時的朱允炆只是一個符號罷了,只要確認不會有一個叫“朱允炆”的人來質疑他的合法性,來反抗他,他也就放心了。

顯然他己經確定了這一切,尋找朱允炆的行動也就停止了。


看遍山川


建文帝朱允炆是我國曆史上最神秘的帝王之一,他在四叔燕王朱棣打進京師之際,一把火將皇宮燒燬,人也找不到了。

建文帝的下落,成為600多年來大家都很感興趣的話題,悅史君就此說說自己 的看法。

第一,本紀敘述矛盾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兵臨京師,他沒有選擇直接入城,而是等著侄子建文帝投降,但他看到的是皇宮起火,聽到的是建文帝不知去向。

朱棣立即派太監去皇宮裡找人,最後找出兩具燒焦的屍體,說是建文帝和皇后的屍體,並且還選了個時間下葬。

然而,史書同樣說明,還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通過地道跑了,而且多年後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建文帝出家為僧的故事。

悅史君認為,皇帝的實錄遭到了朱棣的篡改,明史則是兩百多年後寫的,中間可能會有疏漏,但建文帝的不同結局公開出現在史書中,顯然不是空穴來風。

第二,胡濙留下疑團

朱棣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一是把建文帝身邊的僧人溥洽關起來,二是派鄭和下西洋,三是派官員胡濙巡遊全國。

溥洽在大臣姚廣孝去世那一年,被朱棣釋放,這條線索斷了。

鄭和出海多年,交流溝通很多,但並沒有找到建文帝的蹤跡。

明朝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回來跟朱棣徹夜聊了幾個時辰,雖然內容不為人知,但朱棣從此放心了。

悅史君認為,朱棣又是抓人又是派人海上陸上多年尋找,說明他並不相信建文帝已經去世,但在胡濙20多年後回來彙報後,他放下心來,說明有兩個可能:一是建文帝已經去世了,二是建文帝塵緣已了,不會再威脅皇位了。

第三,民間出家傳聞

和正史中的含蓄不同,民間則將建文帝逃出宮後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甚至還留有遺蹟、對聯等等。

現在各地的傳言有在湄江觀音崖、湖南新田大觀堡、杭州東明寺等地當和尚,還有上饒三清宮當道士等。

悅史君認為,這些傳言或被證明是假的,或繪聲繪色成為傳說,可信度不高。

……

最後,在沒有明確的考古發現之前,悅史君傾向於建文帝確實死在大火中的皇宮裡,因為燕軍已經把京師包圍成鐵桶,皇宮裡也沒有發現地道,建文帝顯然出不去,死了反而不會受到侮辱,而朱棣不想揹負惡名,只好繼續派人尋找做幌子,也就造成了一個迷。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我有不靠譜回答。

燕王靖難,大軍進入京師,建文帝於宮中放火,一時煙焰漲天,宮人死傷無數。建文帝想到朱元璋臨死賜給他一個櫃子,跟他說,這個櫃子平時輕易不要打開,等你遇到危難時再開,到時候可以保你一命。建文帝於是打開了櫃子,只見裡面有一把剃刀,一個度牒,一身僧衣,還有朱元璋親筆寫的一封信:你要想活著,就趕緊拿著度牒找個地方當和尚,後宮有一處地道可以通往外面。如果不想活,你就用刀自盡。建文帝選擇了生,用剃刀把頭髮剃了,從地道跑了出去,天下人都以為他自焚而死。

朱棣為了尋找建文帝,先派馬三寶七下西洋,因為人們傳言他跑到西洋去了,結果一無所獲。也有人說他跑到武當山隱居了,於是朱棣親自上山拜訪了武當派掌門張松溪,帶了三十萬人大修武當道觀,把武當山翻了個遍,也沒找到建文帝。一直到朱棣死了,建文帝也沒有出現。

朱棣孫子朱瞻基繼位之後,建文皇帝從江南來到北京,給朱瞻基上書道:我當年避難後宮,從地道里跑了出來,你們都不知道,以為我死了。其實我一直剃了頭在江南一座寺廟裡修行,一晃幾十年過去了。我今年已經七十多歲了,對人生也沒啥指望了,我只想回家,埋在我朱家的墳墓裡,不想死在異地他鄉。我身上有高皇帝給我的密敕,我希望以後的史書記載我不是死於自殺。

朱瞻基親自召見,讓當時還活著的老臣以及太監宮女都出來辨認真假,但是時間相隔太久,大家都不認識他了。建文帝指著一個老太監說,你不是那誰麼,我曾經在有一年的七夕賞過你三個桃子,你匍匐在臺階下吃了一個,懷裡裝了兩個。我問你為啥裝起來,你說要帶回去給老父親嚐嚐。我看你為人孝順,就又賞了你五個桃。你還記得嗎。老太監忽然也想起好像有過這麼一回事,於是和建文帝抱持大哭,涕泗流溢。朱瞻基又召吏部尚書蹇義和右都御史洪英等人問了建文帝好多前朝秘事,建文帝說的絲毫不差。

朱瞻基一看這個老和尚不是贗品,於是下詔厚養於諸王館中。未幾,一夕暴卒,眾皆疑其遇毒也。朱瞻基命令以公禮葬於郊外。建文帝臨死寫了一首詩:淪落江南數十秋,可憐霜雪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昭陽殿上雨聲愁。新浦細草年年錄,野老吞聲哭未休。此詩感慨無窮,含蓄無限,淒涼可悲。其實建文帝向朱瞻基提出想埋在祖墳裡的要求合情但不合理,因為他已經出家了,是個和尚,根據大明律法,出家當了和尚的人是不能埋在祖墳裡的。

參考書目:《建文皇帝遺蹟》


唐風宋月


建文帝在南京城破之後到底去哪了,這是幾百年來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的一個歷史謎團,也正因為沒有正式的有信服力的說法,所以關於建文帝的下落的傳聞就層出不窮,有人說他出家做了和尚,有人說他出海下了西洋(所以一直有人猜測鄭和下西洋就是去尋找建文帝的),等等類似傳聞一直不斷。

而且,在南京城破後的大火的灰燼中,太監們也只是找到了建文帝皇后和太子的遺骸,並沒有找到建文帝的遺骸。

學術界對於建文帝的下落也是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從諸多學者研究的結果表明,建文帝直接在南京城破後的大火中死亡的可能性不大,極有可能是建文帝在城破後在隨從的保護下隱姓埋名,最後要麼去了國外,要麼隱姓埋名後就獨自默默無聞的過了一輩子。

下面小編就介紹幾種關於建文帝的可能的下落去處。

第一種就是建文帝削髮為僧了,比如明代的《大遜記》中曾經說道,明英宗五年,廣西思恩知州岑瑛在出行的過程中曾經碰到一個僧人當道而坐,並對岑說他就是建文帝。建文帝流亡到中國西南地區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至今在中國西南地區仍然有紀念讓皇帝的習俗,所謂的讓皇帝實際上就是建文帝。關於建文帝出家的地點還有人認為是在蘇州吳江的穹窿山,而且建文帝是在姚廣孝的庇護下在吳江的穹窿山出家。這種說法也是關於建文帝下落中比較靠譜的一種說法,因為後來明成祖在位期間曾經頒佈《僧道度牒疏》,將所有僧人的名冊進行了重新整理。很明顯,這是明成祖一次有預謀的行動。

第二種說法就是建文帝在南京陷落後流亡海外,這也是後來鄭和為什麼要下西洋的原因。提出這種說法的人認為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帶了不少的錦衣衛衛士,很明顯這是用於探訪建文帝的。

建文帝的真正下落則有待於歷史研究的深入和更多歷史證據的發掘,實際上如果建文帝繼續執政下去,明朝乃至之後的歷史都會改寫。


青年史學家


對於建文帝下落,可謂是眾說紛紜,在靖難之戰之後,建文帝就沒有下落,而建文帝下落成為了明朝歷史上的第一個未解之謎。因為朱元璋的統治比較嚴格,所以建文帝寬政的做法讓建文帝自己受到了廣大的關注,所以建文帝下落就特別的引人好奇。

我們可以在各種野史或者是戲劇中看到人們把對建文帝下落的猜測,那麼建文帝下落究竟是什麼呢?在明朝的歷史中對於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也是傳言,所以對於建文帝下落有以下幾種說法:

1、漂洋出海,沒有消息。相傳建文帝自己泛著一葉扁舟出海,好像是去了南洋,在一個小島上過著自食其力的休閒生活。近人有人考證建文帝避難泉州開元寺,並在開元寺揚帆出海,最終隱居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然而沒有更多的證據,僅僅是猜測而已。

2、建文帝被接入了西內,在宮中老死,死之後葬在了西山。雖然這只是謠言,但是還是有一定的依據的。但是有任冒充建文帝,最後這個人就被抓了起來。

3、建文帝是病死的。有人說在江蘇吳縣考察的時候,發現了建文帝的一些遺物和資料,認為建文帝在離開之後,當了僧人,一直藏在寺廟裡,甚至還是復國的想法,知道自己四十七歲的時候,病死在寺廟中。

4、四川望京寺說有人則認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羅寺躲藏過,並病逝於此,葬於寺後山坡上。

5、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兵敗之後歸隱山林,只是具體的地址不詳

6、幾年有人自稱建文帝后人,獻出《讓氏家譜》,稱建文帝通過地道逃離南京,假扮僧道,雲遊各地,後隱居於武昌,死後就葬在武昌洪山。當然,這一說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證實。

對於建文帝下落,至今都是一件謎案,在很多的悽美故事中,也對建文帝下落進行了大膽的猜測和講述,但是對於建文帝下落並沒有真實的說法,也沒有歷史的證據,至今仍是一個難以解開的歷史之謎,以至於在很多的歷史書籍中都只能記載,建文帝不知所終。

喜歡的話,請記得關注哦。


問歷史


按理說朱允炆是沒有資格做皇帝的。他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的第二個兒子。本來朱標才是皇位的繼承人,但是朱標在37歲的時候病逝。按照皇位繼承製度,接下來長孫應該是繼承人,但是朱標的大兒子朱雄英八歲就早夭,所以次子朱允炆陰差陽錯地成了皇位的繼承人。


朱允炆出生於公元1377年12月5日,從小聰明好學,孝順懂事。深得爺爺朱元璋的喜愛。朱元璋駕崩後,1398年6月30日,21歲的朱允炆在南京即位,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年號為“建文”。

一坐上皇位,年輕氣盛的朱允炆就急於鞏固自己的權力,削弱各地藩王的勢力。短短一年之內,就廢掉了五個藩王的實權,最後只剩下了難以對付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他手握重兵,覬覦帝位已久。當意識到自己將是朱允炆的下一個清洗對象時,朱棣先是假裝精神失常,整日裝瘋賣傻、胡言亂語,讓朱允炆放鬆了警惕。1399年7月,朱棣終於痛下決心鋌而走險,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開始了他爭奪皇位的行動,與朱允炆展開了一場持續三年的軍事對抗行動。


建文四年六月(1402年6月),燕軍渡過長江,直逼南京城下,朝廷已經無反抗之力,燕軍不戰而勝,殺入皇宮。

在最後的混戰中,皇宮裡燃起了熊熊的大火,最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朱棣下令搜尋朱允炆“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但終無下落。所以誰也不能肯定朱允炆真的死了,也有人說他喬裝成和尚逃離了南京。


傳說朱允炆出逃之後,在浙江蘭溪東山上的一座古寺歸隱。東山又名皇回山,是金華山脈的一部分。當地流傳著建文帝朱允炆在東山削髮為僧的傳說,寺院中還保留有朱允炆的隱居遺址和古碑遺蹟。

1402年7月17日,朱棣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永樂”。但是,朱允炆的下落始終是朱棣的心頭大患。如果朱允炆還在世,朱棣這個皇帝就不是名正言順,有篡位之嫌。1416年,朱棣下令興建紫禁城,5年後正式遷都北京,以圖個眼不見為淨。


百草園筆會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由於太子朱標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就先於朱元璋死去,所以便由朱標之子朱允文繼位,史稱建文帝。建文帝繼位不久,其叔叔朱棣就以清君側之名,發起了篡位之戰“靖難之役”,1402年,京城被攻破,大火沖天,從此建文帝不知去向,民間流傳甚多,成了幾百年的懸案。

根據明史記載,在皇宮內發現燒焦的屍體,就認定是建文帝,於是就厚葬之。朱棣還輟朝三日,以示哀悼。但是,後世人們普遍對此說法存疑,提出了幾個疑點:一,燒焦的屍體如何認定為建文帝?二,如果是明史官方記載的備厚禮葬之,那麼墳墓在哪裡?三,建文帝好歹也是個皇帝,要實行天子之禮,如此規模的葬禮,怎麼可能不為人所知,除了官方,怎麼沒有其他人記載?這種事情不留蛛絲馬跡是不可能的。

不過官方如此記載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建文帝的人看到群龍無首,從而各自散去,有利於朱棣的政治上主動,也在稱帝掃除了障礙。後來也說朱棣為了找建文帝,以派人找張三丰的名義找了二十多年,讓鄭和下西洋的首要任務也是尋找建文帝,足以說明建文帝死於宮中大火的結論是草率的。一百多年後明神宗向張居正打聽建文帝的去處,張居正回答說:“國史不載此事,但先朝故者相傳,言建文帝當靖難師入城,即削髮而去,不知所蹤”。由此可見,在當時背景下,內閣首輔的回答也印證了建文帝不會死於大火之中。



那麼建文帝到底去哪裡了呢?有明史考證,馬生龍鳳凰記事雲:宮中陰溝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闊八尺,足行一人一馬,備臨禍潛出,可謂深思遠慮也……其他還有不少建文帝從地道逃走的傳說。既然說逃走了,就要先確定逃走的可能性。首先要考證地道是否存在呢?在幾百年後終於有了新的發現。1978年,在南京太平門附近,在明代皇宮的舊址上,建設一家工廠的時候,挖出了一條地道,從挖出的情況看,地道高約2.5米,寬2米,跟史料記載的相符。不過當時還不能認定這條地道是否通明向皇宮。2005年6月,對此頗有研究的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季先生得到一條線索,在南京清涼山旁邊的國防園,發現一個明代涵洞,季老先生隨即到現場考察,發現涵洞位於原明故宮的宮城外,通過勘察,涵洞與之前發現的地道可以連通,就此,可以認定,明代皇宮確實有地道可以通向宮外,那麼,沒有建文帝燒死的證據,又有了出逃的地道,所以建文帝從地道逃走存在很大可能性。

那麼建文帝逃到哪裡去了呢?這裡先說一個人物,就是姚廣孝。姚廣孝是個和尚,為朱棣奪取皇位立下汗馬功勞,朱棣登基後,姚廣孝離開朝廷,朱棣賜給他江蘇吳縣境內的穹窿山為修行之地,是朱棣極為敬重的人。

在《姚廣孝傳》的記載的一條線索,當年建文帝出逃後,朱棣抓捕了他的主錄僧傅洽,因為這個傅洽將建文帝救出藏匿了起來,朱棣因此關了他十幾年,等到姚廣孝暮年的時候,姚廣孝從江蘇突然來到已是明都的北京要求朱棣放了傅洽,並且對朱棣說了個消息,具體怎麼說的現在不得而知,但在姚廣孝所寫的《逃虛子集》中,敘述自己救了一個五馬貴人,這個五馬貴人很可能是建文帝,所以,姚廣孝要求釋放傅洽,並且能說服放人的理由只有他知道建文帝的下落。為了考證這一點,從江蘇吳縣的明清時期《蘇州府志》中的《吳縣誌》中找到一條記載:“積翠庵,一名皇罵庵,明建文帝遜國時移駕於此”,而這個積翠庵就在穹窿山腳下。更奇怪的是在這裡發現了皇墳,這個皇墳還有世代相傳的守墓人,並且從皇墳附近還找到兩座雕龍柱礎。在村子裡還有塊石碑,石碑上刻有“皇駕庵明建文帝遜國於此”的字樣,這和《吳縣誌》的記載一樣,還在穹窿山附近流傳著關於建文帝的傳說,就是朱棣根據姚廣孝的說法派人找到了建文帝,並且深談了一次,從此再無後話。






綜述,建文帝沒有燒死,而是和傅洽逃出了皇宮,朱棣得到消息後抓了傅洽,但傅洽一直沒有說出建文帝的下落,朱棣先後派人尋找,包括鄭和下西洋,直到姚廣孝暮年之時,到北京見了朱棣從中游說,經過叔侄兩人見面,朱棣得知建文帝並無再起之心後,放過了他。這也是至今最為靠譜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