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因為一個玉壺,兩江總督唐文堯就被滿門抄斬了?

羽評郡主


欲知曉原因,我們來看一下事情經過!

雍正即位後,面對國庫空虛,官員貪腐成風,決心推行新政,整頓吏治。

李衛——雍正的寵臣,在新政的推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唐文堯是當時的兩江總督,可能平日裡太高調,被御史們盯上了,御史彈劾其貪汙,有重大的經濟問題。雍正對唐文堯的印象還不錯,這時,朝中唐的同黨替他求情,這讓雍正有疑惑,於是命李衛去查。

直奔主題,唐文堯的腐敗生活。



李衛報告,這位兩江總督有36位姨太太,每天晚上不知道在哪過夜,於是搞了個搖錢樹,在上面掛滿銅錢,每天晚上,姨太太們用自己的鞋子仍,誰打下來的銅錢最多,就在誰那過夜。

唐文堯特別喜歡吃菜心,但是用尋常方法烹製出來的菜心有一種土氣。這位大人為了祛除土氣,竟然把名貴的人參當柴燒。人參何其珍貴,一顆人參的價值相當於當時一戶中產人家的一年花銷,而唐文堯竟然把人參當柴燒,真是暴殄天物、喪心病狂。

最後看一下重要物件——“玉壺”,唐王昌齡有詩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可見這唐文堯也是一位雅士。諸位且看,這個玉壺做的特別精緻,整個是用上好的和田玉打造而成,全身鑲嵌著各各式的珍寶,夜明珠、翡翠、貓眼石等等。可謂是十分貴重,價值連城。而且,這個玉壺,往壺中倒入清水之後,便散發出縷縷幽香,可謂十分的神奇。



雍正十分好奇,連著三天抱著把玩了三天,一直在揣摩這個玉壺的用途,最後詢問李衛。李衛立刻回了趟兩江總督府,將一個下人押了回來,問明情況,在紙條寫了兩個字,呈給了雍正,上面寫著“溺器”,也就是尿壺。

可以想象,雍正肯定是噁心加反胃,外加惱怒。九五至尊把玩尿壺,這可能皇帝中的頭一位,唐文堯被斬也就不足為怪了!


書中望神州


看樣子大家都喜歡聽故事,那麼就先講故事好了。

康熙皇帝號稱一代明君,晚年去而對貪汙腐敗半睜半閉,結果國庫虧空,四面漏風。雍正皇帝為了彌補損失,開始對貪腐臣子下了手:

凡是犯事的官員,不論官銜大小,一律抄沒家產數充公。

這年,御史彈劾兩江總督唐堯文貪贓枉法,不少京城大佬為唐說情,說他當官幾十年沒有功勞有苦勞,應該從輕發落。 雍正便讓親信李衛查抄唐家,李衛到達之後發現,唐大人竟然只愛吃白菜,這特麼看起來是個清官嘛。可是一抄家,竟然搜出來兩千斤人參,還有搖錢樹,金孔雀,以及一個美輪美奐的玉壺。

後來一審案件發現,唐大人的白菜不同尋常,居然是拿人參曬乾了做柴火燒煮的,原因是白菜有土腥味兒,有人出奇招,用人參做木柴燒白菜,白菜沾上了人參的藥味就能去除土腥氣,還吸收了人參的藥力。

見過敗家的,沒見過這麼敗家的。你說雍正爺火不火!

這個感覺,就跟鐵錘看了紅樓夢,發現賈府這些殺千刀的,拿雞肉醃茄子,最後竟然把雞肉扔掉,吃茄子一樣,這不是造孽是個啥,賈府不亡天理難容啊!

至於“搖錢樹”,用處和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掛燈籠一樣,是晚上睡小妾的選擇器。唐老爺有36房小老婆,個個晚上爭寵幸,於是老爺出了妙計,大家拿鞋子咋搖錢樹,誰砸下來的錢多,晚上就睡誰!嗯,莫非這代表著這個女人吸精能力比較強?

金孔雀的作用李衛打不上來,於是請教了禮部侍郎劉言春,此人號稱博覽群書,通曉古今,無物不識。 劉言春仔細看了之後,尖嘴孔雀,是用來嗑瓜子的,瓜子放入孔雀的尖嘴巴里,然後輕拍它的後背,它便會嗑開瓜子殼,將瓜子肉吐入盤內;

至於玉壺, 劉言春也認不出這個東西是派什麼用的。 雍正細細打量這壺:上等和田寶玉雕成,壺身鑲嵌著貓眼石、夜明珠各種珍寶。往壺中倒入清水,壺水居然散發出縷清香。

雍正一連幾天抱著玉壺苦思冥想它的用處, 這天李衛帶來一個相貌猥瑣的下人,原來他是唐家掃廁所的下人,見過唐大人使用這個玉壺,它是唐堯文夜裡內急時用的一個尿壺!

第二天,唐堯文被判滿門抄斬!

你讓皇帝抱著你個尿壺好幾天,你不死,誰死?

這就是江湖傳言。

但是,這些全都是假的,瞎編的!
因為雍正一朝,根本就沒有唐文堯這個兩江總督。下面是雍正時期所有兩江總督名單。

總結:故事是一個好故事,可惜是假的!雖然是假的,可是真的歷史也許比故事更過分吧,雍正後面乾隆朝代的貪官,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