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加速 首張地鐵“通票”落地滬杭甬

杭州日報 記者 張麗華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 首张地铁“通票”落地沪杭甬

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右二)體驗掃碼過閘

12月1日,滬杭甬率先在全國正式啟動地鐵刷碼互聯互通。這意味著已經進入一小時生活圈的長三角城市群,智慧出行從單點城市邁向城市群網的一次飛躍。

長三角作為城際人口流動最活躍的地區,在支付寶的技術助力下,克服了跨區域兼容、結算等難題,成為全國第一個有地鐵“通票”的城市群:上海、杭州、寧波三地有了首張地鐵“通票”!

這一消息的公佈,距離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還不到一個月。長三角一體化正在深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對杭州人而言,今後去上海、寧波坐地鐵,只需要打開“杭州地鐵”APP,就可以像在杭州一樣刷碼過閘。反之,上海人和寧波人來杭州,也可以用自己城市的地鐵APP坐杭州地鐵。這是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首個落地的交通項目。這也是支付寶作為技術平臺方首創的地鐵異地掃碼技術在國內首次應用。從長三角、從杭州出發,支付寶正在為全國公共出行提供技術輸出的一個範本。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 首张地铁“通票”落地沪杭甬

“碼”上長三角領跑全國!

地鐵掃碼不再上演“雙城記”

不用排隊買票,也不用帶公交卡,只要刷一下手機,1秒過閘。在杭州,很多人習慣了這種便捷的坐地鐵方式。這也直接導致杭州人一旦到別的城市,就會有各種“不適應”。

杭州市民王小姐經常去上海出差,每次在虹橋火車站下車後,看到地鐵自助購票機前人山人海的購票人群就有點崩潰,“每次排隊要花10-15分鐘,真的很浪費時間。有一次身邊沒有零錢,人工窗口又關閉了,找人‘借’零錢足足花了半小時。當時我就特別懷念杭州地鐵的掃碼過閘。”

後來,王小姐經朋友推薦,下載了上海地鐵APP“Metro大都會”,經過認證、綁定賬號、激活等流程,終於不用再為乘地鐵排隊、準備零錢了。“現在地鐵刷碼互聯互通了,這個APP也可以刪掉了。”王小姐笑稱,只想把手機內存留給最常用的幾個APP。

據瞭解,今後杭州市民只要打開杭州地鐵APP,無論是去上海還是寧波坐地鐵,都可以直接在APP內切換到當地地鐵的二維碼,一“碼”掃通長三角乃至全國。排隊購票、充值退卡、反覆註冊綁定……這些“雙城記”帶來的繁瑣和不便,“碼”上解決。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表示,在杭州、寧波兩地的協同及支付寶科技助力下,此次三地互聯互通是行業乃至國內的第一次,是地鐵在交通一體化上的先行先試,併為未來在更多城市推廣奠定了基礎。“長三角城市群內人才流動多、經濟產業聯通緊密,雙城、多城出行需求多。地鐵互聯互通的優勢主要有兩個,一是便利,老百姓出行習慣不用改變,就能實現在異地的刷碼乘地鐵。二是資源的節約,各個城市的硬件設備、票務等系統都無需改造。”金濤表示。

記者瞭解到,今年年底,互聯互通還將在南京、合肥等地進一步擴展。而據金濤透露,兩年內,“互聯互通”將力爭覆蓋至長三角所有有地鐵的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 首张地铁“通票”落地沪杭甬
长三角一体化加速 首张地铁“通票”落地沪杭甬

異地掃碼技術加持,

長三角地鐵互聯互通半年實現

今年6月,在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上,首次提出發展長三角地鐵互聯互通,一部手機暢行長三角。通過這樣的“無感”體驗,長三角人的概念正在形成。

僅僅半年時間,長三角地鐵互聯互通從提出變為現實,這背後除了三地政府部門的高效協同,技術也是重要推動力。

記者瞭解到,上海、杭州、寧波三地地鐵線路多、里程長,新老線路時間跨度大,硬件設備不統一、票務系統不兼容……這些對於互聯互通都是不小的挑戰。看似簡單的刷手機過閘,背後是複雜的異地刷碼技術,而這項技術就來自杭州。

“不同城市地鐵的閘機生產商、系統供應商等軟、硬件不一樣,用戶的手機型號又多達數百種,如何讓乘客用不同手機在不同地點、型號各異的閘機前,而且可能信號還不好的情況下,都能迅速刷碼過閘,是最大的難點。”支付寶城市服務總經理劉曉捷說。

比如不同手機兼容的問題。參與這個項目的是來自支付寶的張益等5位工程師。“測試中發現一款手機的安卓6.0版本全體不兼容,最終通過數據證明這款手機系統存在問題,通過和手機廠家的聯合技術攻關,廠家迅速發佈補丁,解決了該問題。”

加上阿里雲上全國最大終端測試平臺助力,張益團隊和地鐵技術人員一起,一週內就完成了全部硬件兼容性測試,解決了異地系統兼容、跨區域結算等難題,確保國內所有主流手機,即使在地鐵站信號不好的情況下,也能夠實現0.3秒過閘。

劉曉捷介紹說,互聯互通能夠實現,背後的技術主要有兩個:一是雙離線技術。與在便利店“刷”支付寶不同,乘坐公交的支付信息並不是瞬間顯示,而是在“叮叮”聲響後大約2-3秒。“雙離線”二維碼支付技術保證了在0.3秒內,在閘機、手機雙雙離線的情況下,也可以保證市民可以順利刷卡乘車。這在信號不穩定的地下尤為重要,能保證通行效率。在地鐵裡,日均千萬級的大客流下,通行效率和安全是第一位的。二是支付寶獨家研發的快速兼容支付系統Alipay inside。這個系統相當於支付寶做了一個標準平臺,對於採用這個平臺發碼的地鐵,都可以使用AlipayInside快速輸出二維碼規範,從而實現不同地方二維碼兼容,快速打通了不同地區APP的賬戶體系,解決了跨區域結算問題。

杭州出發,

一“碼” 掃通長三角乃至全國

在出行領域,支付寶是國內第一個探索者,目前支付寶刷碼技術已經輸出落地到全國120多個城市的大交通領域,長三角區域實現了地鐵、公交、單車、高速公路全路網覆蓋。其中,包括雙離線技術等在內的核心技術應用,可以解決人車都不在網絡環境也能掃碼支付成功。

而杭州作為全球“移動支付之城”,一直是支付寶公共出行領域技術的首發地。2016年6月,杭州20條公交線路率先嚐試支付寶掃碼坐公交。2017年6月,杭州市區所有公交線路實現支付寶掃碼坐全覆蓋。2017年8月,在杭州坐水上巴士也可以刷支付寶了。2017年12月,杭州人不用排隊買地鐵票,可刷支付寶3秒進站。今年9月22日無車日,杭州上線全國首條AI公交線,在公交大腦指引下,公交車跑得比地鐵還要快。

從杭州出發,支付寶刷碼技術已經應用到全國120多個城市的大交通領域,長三角區域實現了地鐵、公交、單車、高速公路全路網覆蓋。同時,包括港鐵等在內的境外公共交通也選擇了支付寶刷碼乘車技術,大大提升了當地年輕人早晚高峰趕地鐵的效率。

未來,支付寶還將覆蓋全球更多地鐵站,一起實現“碼”上出行。

“地鐵在交通一體化上的先行先試,是支付寶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具體行動。我們希望未來能聯合更多生態夥伴,助力長三角數字發展,把這裡打造成為全球城市群的樣板。”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表示。

在此次地鐵刷碼實現互聯互通之前,作為全球第六個城市群,長三角已經進入了一小時生活圈。長三角擁有全國最密集的高鐵網絡,坐高鐵就像坐地鐵,16條高鐵線路交錯,開行高鐵量佔全國1/4。上海每分鐘都有高鐵進出站,長三角城市高鐵出行半徑為0.5-1小時。

長三角有全國第一個一碼通行高速網,不管是ETC通道,還是人工通道用支付寶掃碼,都可以實現一碼暢行,不用反覆繳費。滬寧杭甬3小時互通,長三角都市圈內1日往返。

全國最智慧的公交網絡也在長三角,90%以上區域已支持支付寶掃碼乘車,其中還包括絕大多數縣城。

此次互聯互通在地鐵領域的嘗試,是在技術、政策上的一次嘗試和探索,給未來更多業務的互聯互通奠定了基礎。比如,更多城市地鐵的互聯互通,或者是從交通單一領域向政務、醫療等領域擴展的全面一體化邁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