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開啟6臺尖峰鍋爐為熱網加溫 供暖“娘子軍”集體發力

一場強冷空氣帶來的降溫和大風,讓今天的大雪節氣名副其實。天氣預報顯示,昨晚北京迎來了今冬氣溫的新低。嚴寒之下,溫暖尤顯可貴。早在寒潮預警發出之際,北京就下達了“升溫令”。對市民而言,“升溫令”可能是一室的溫暖、一夜的香甜。而對於熱力人來說,“升溫令”則意味更艱辛的付出、零意外的保障。

北京开启6台尖峰锅炉为热网加温 供暖“娘子军”集体发力

資料圖 攝:方非

保障措施

調高出水溫度開啟尖峰鍋爐

今天的北京進入“速凍”模式,市熱力集團為確保居民家中室溫達標,截至上午記者發稿時,已開啟6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加溫。與此同時,市熱力集團今天還派出測溫員,針對低溫天氣臨時為2600多戶居民加測室溫,以發現和解決居民家中不熱問題。

今天一大早,室溫只有-7℃,市熱力集團海淀分公司玉淵潭供熱服務中心軍博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李陽走在寒風中。穿了五層衣服,帶著大棉帽的他,快步走進了北蜂窩11號樓,今天這棟樓的部分居民,成為臨時加測室溫的對象。。“這片兒都是老舊小區,11號樓離熱力站比較遠,測測這裡的居民家達標不達標,就知道熱力站整體的工況好不好,需不需要再調整了。”

走進樓道,李陽就感覺到了一點暖意,把最外層的羽絨服脫了下來。敲開第一戶居民家,穿好鞋套走走進去,他第一件事兒是脫掉了第二層棉衣。經過多點測溫,這位居民家中的平均室溫為22℃,李陽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這戶居民的室溫,趕緊穿上衣服,下樓奔向另一戶了。

李陽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熱力站輻射周邊1.6萬戶居民,南到西客站,北都軍博,東到木樨地,西到公主墳,大多都是老舊小區,從昨天開始,熱力站就已經啟動升溫調節,將二次供水溫度從原來的47℃,上調到53℃,並配合上門入戶測溫,實地瞭解居民家中實際溫度,彙總數據後再決定是否進一步調節熱力站的出水溫度。

除了各熱力站各自調節出水溫度,市熱力集團在全市還有雙榆樹、方莊、左家莊和西馬4座尖峰供熱廠共計18臺尖峰鍋爐,肩負著寒冷天氣裡向市政供熱管網補充熱源的作用。繼前天開啟3臺尖峰鍋爐之後,截至目前,又有3臺尖峰鍋爐開啟,共計6臺尖峰鍋爐為市政熱網源源不斷送熱。

供暖“娘子軍”

專門解決供熱“疑難雜症”

昨晚9點,室外溫度已近-10℃,在觀測和分析了供熱站的參數後,徐燕發出將二次線出水溫度提高5℃的指令。指令發出後,出水溫度達55℃,汩汩熱流隨著管線流入千家萬戶。徐燕是北京熱力集團豐臺分公司供熱生產部經理,是供暖系統中為數不多的“娘子軍”。在供熱一線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她經驗豐富,每當轄區內熱力站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她都會在第一時間帶著“十人小分隊”趕往現場,進行排查和維修工作。

北京开启6台尖峰锅炉为热网加温 供暖“娘子军”集体发力

徐燕在樓頂檢查並用手臺指揮樓內工人排除故障

一週前,轄區內的一棟居民樓,大約10戶居民家裡的暖氣出現冷熱不均的問題,幾番排查卻始終沒能解決。得知此事後,徐燕帶著她的“十人小分隊”第一時間趕到我們今天一定會想辦法幫您把這個問題解決,肯定不會讓您凍著。”在住戶嚴大爺家中,徐燕對老兩口許下了承諾。離開居民家,徐燕將小隊成員分成了兩組,“你們第一組跟著鍋爐房和居委會的同志,到居民家中挨家挨戶排查,不要一進去就排氣放水,一定要把每戶的進水和回水情況摸清楚,這樣才能找到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安排完這邊,徐燕又馬不停蹄地帶著另一組隊員來到了樓內的設備層,對閥門管線逐一進行摸排。

作為一棟採用“上供下回”模式的老樓,這棟樓有大量管線設置在樓頂。頂著凜冽的寒風,徐燕和同事們將頂層天溝內所有的橫管、豎管和閥門逐一進行了檢查。北風呼嘯,徐燕和同事們的臉很快被吹得通紅,雙手也被凍得不聽使喚……但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一上午的努力,造成暖氣冷熱不均問題的故障點終於被排查出來。

下午1點,趁著吃飯的功夫,只扒拉了幾口飯菜的徐燕又拿起了手機,加入了樓內居民的微信群,一方面向大家彙報上午的檢查結果,一方面也要就下午的洩水維修給大夥兒做做工作。“這片兒都是下午要停暖,我們會趁著這個功夫更換老舊閥門、沖洗阻塞立管。”徐燕的話得到了居民的認可,下午的工作也變得更加順暢。到了晚上6點,有問題的7個閥門被及時更換,小區,11號樓是離熱力站比較遠的樓,測測這裡的居民暖氣也逐漸熱了起來。

完成檢修離開了維修現場,徐燕的心思卻沒有離開,幾乎每隔一兩天她都會在群裡問一問住戶家的供暖情況,一些住戶也會主動在群裡向她反映問題。

從10月開始備戰供暖季至今,兩個月的時間裡,徐燕只在家裡待了4個晚上,“只要暖氣夠熱,居民能踏實過冬,我們付出多少努力也都是值得的。”

供暖“老資格”

20年練就檢修“聽力神功”

聽到寒潮預警的消息,王佔海知道,一場硬仗要開始了。王佔海是蓮花橋供熱服務站的站長,也是一名在熱力一線工作了20年的“老資格”,“算上供熱這5個月,前前後後150天吧,服務站基本就是家,有急事回去一趟,最多隻住一宿。”蓮花橋服務站京鐵家園鍋爐房共有5臺鍋爐,如今除了一臺鍋爐備用外,4臺鍋爐正在全力運轉。

北京开启6台尖峰锅炉为热网加温 供暖“娘子军”集体发力

王佔海在巡檢熱力井

這段時間,北京氣溫持續走低,他們也接到了鍋爐升溫的命令。從上週六開始,蓮花橋服務站的鍋爐開始升溫,12個小時內升高了8℃。前天,供熱站的工人們入戶檢查溫度,京鐵家園大部分達不達標,就知道都在20℃左右。鍋爐溫度升高了,工人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巡檢工作。京鐵家園共有60多處井,每到一處,工人們先在井兩邊放置錐桶,用鉤子將井蓋掀開,再打著手電俯身查看熱力站整體的工況好不好,需不需要再調整了。”走進樓道,李陽就感覺到了一點暖意,把最外層的羽絨服脫了下來。敲開一戶居民家,穿好鞋套走進去井內的情況。

掀開的井蓋就像揭開的籠屜,升騰起一股水蒸汽。王佔海的臉上被水蒸汽蒸得掛滿了水珠,可是趴在地上的兩條腿卻異常寒冷。即便是這樣,他們還是要舉著手電,認真檢查井下的每一處點位,每一根管道。檢查一處熱力井需要1分鐘左右,檢查完畢,王佔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擦乾臉上的水珠。

“小區的供熱管線已經15年了,我們每天查看三遍,一來確保沒有跑冒滴漏現象,二來確保井下沒有積水。”王佔海一邊就著手電光查看管線,一邊仔細傾聽井內傳出的聲音。憑著20年積累的工作經驗,井下有沒有漏水王佔海靠聽力就能分辨出來。

昨晚5點半,室外溫度已經跌至-5℃,王佔海依舊帶著工人們巡檢每一處熱力井。下班回家的居民經過時,總會說一句:“王師傅辛苦啦!”

蓮花橋服務站服務著轄區內3900餘戶居民,主要以京鐵家園為主,這個小區也是少見的“水保養”小區。所謂“水保養”就是每年供熱結束之後暖氣內仍然存滿水,只是水沒有溫度不與熱力站循環。“水保養”可以使空氣與管道內壁的金屬隔離,防止被氧化腐蝕而降低使用壽命。

國慶節剛過,供暖季的備戰就開始了。王佔海將工人分成好幾組,每一組都要挨家挨戶查看暖氣情況,11名維修人員要用最快的時間走訪3900多戶居民,而這項工作王佔海帶著大家堅持了4年。

王佔海是河北承德人,雖然家人也在北京,但是從10月9日開始他只回家了3趟,住了兩晚。“在供熱一線工作這麼多年了,家人也習慣了,這段時間家裡的事兒不用我操心,當然也辛苦他們了。”過年期間王佔海依舊在服務站堅守,“辛苦我一個,幸福千萬家。”這句十分樸實的話,他始終掛在嘴邊,而最想對家人說的話就是“辛苦”。這即是王佔海工作的真實寫照,也夾雜著一份他對家人的愧疚。

來源:記者葉曉 陳聖禹 張群琛 文並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