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幼、小“銜接”火爆異常,家長該如何撫平自己的教育焦慮?

茗茗之中-徐瑞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焦慮,似乎成了現代家長的一種常態了,這個常態會更加的向縱深方向發展,不會有所緩解,反而會更加的被當下的節奏強化。

後喻文明時代,面對海量的知識,以我們人的能力和現有的時間,是永遠也學不完這些知識的,何必為孩子學不完的知識,產生焦慮呢?顯然這是犯不著的事情。

當家長們洞見到了這樣的一個事實之後,我們的注意力本不該在孩子要面對的這個無限的知識學習、無盡的認知塑造上,而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能力、成長心態和獨立思維。

這是智慧家長特別需要具備的新時代的洞察能力,看見孩子的真實需求,孩子才真的有一個更寬廣的未來。

幼、小銜接,是當下一個很普遍的現狀。幼兒園狀態下的玩到小學的正兒八經的學,這個過程的轉變,本就是家長要知道的一個客觀問題。幼、小銜接班的火爆,說明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問題存在很多焦慮。家長擔心孩子落後他人、擔心錯失教育機會、擔心自己的教育水平不足……社會上的教育培訓班就是抓住了家長的痛點,不斷利用家長們的焦慮來製造一個個產品,讓家長們通過花錢來撫平自己的焦慮情緒,但是孩子的教育問題真的可以這樣假手於人嗎?

其實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父母成長的過程,孩子的成長需要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相協同。與孩子共同成長,這也是家長的一門必修課!

只想當翹腳老闆的老闆,面對不知道的公司經營狀況,且經營狀況不理想,從而產生各種焦慮和不安,其中道理與當家長的焦慮是一樣的。

當父母的認知與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家庭教育能力相匹配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焦慮,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裡,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都能有所儲備,那麼孩子不同階段的對應教育,也就能有條不紊的推進著,家長就不會產生焦慮了。

當然,在當下我們所面對的教育問題、孩子的成長問題以及未來,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了,這些的不確定性,讓我們的家長又產生出了新的聯想和恐慌。在物質極度豐富的今天,孩子的未來該怎樣發展,怎樣體現出孩子的全新生命價值,這是一個更高階的生命哲學的認知。

怎樣讓孩子在未來的20年後依然很有價值,這是家長們更需要用心去看見孩子的一個全新價值創造的能力,那就是孩子自身的某種天賦、特殊能力和興趣專長!這些可能和學校目前所提供的義務教育服務的主線,有些不相稱,而這恰恰是今天的家長們,需要展開自己的全新視角,就是如何對自己的孩子的成長,去尋找自己孩子的訂製化教育的協同。

家長們的注意力都在這了,還需要去追那樣的大流,犯群體無意識的錯誤嗎?

自己孩子的教育自己做主,外邊的那種教育火爆,又與你孩子何干?


面向孩子


既然是家長焦慮,那家長們究竟在“焦慮”什麼呢,其實無非就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現在的幼小銜接班其實就是小學課程的提前,不可否認,上了幼小銜接班,孩子剛上小學時可能確實會適應得更好一點,學習起來也會相對輕鬆一點,可事實證明隨著時間的推移,上過銜接班孩子的優勢很快就會消失。所以,不想送孩子上銜接班或者沒有送孩子上銜接班的家長大可不必過份憂慮。

相反,孩子過早學習與其智力發展水平不匹配的知識,肯定會有一定難度,為了彌補這種能力上的欠缺,老師和家長必然會施加壓力,延長學習時間,長此以往,孩子整天處在壓抑和沮喪的狀態下,必然會對孩子的自信心和身心造成不利影響。

再回過頭來想一想,我們生兒育女是專門為了給孩子製造種種緊張和壓抑的嗎?當然不是,我們生養孩子是為了好好愛他們,好好看他們順利長大。那麼,我們為什麼要被我們不正常的社會、我們不科學的教育所刻意製造出來的這種“惡性競爭”機制所綁架,去幫著摧殘我們的孩子呢?所以,家長們,好好檢視一下你們的“焦慮”,看看你們的“焦慮”是合理的嗎,是有用的嗎,是真正有益於孩子的嗎?


輕雲心理諮詢


年年歲歲焦慮多,歲歲年年輔導班

這些年,感覺當家長的似乎越來越焦慮,而且這種焦慮也在擴大化,蔓延得範圍也越來越廣。

突出表現在:

1,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教育從胎兒抓起。

自從打算孕育小寶貝,很多年輕媽媽就開始特別焦慮,各種胎教設施都開始齊抓共管,為的就是生下一個健康寶貝。


2,上起學來,就開始“提前學習”的狀態

提前學,超前學,才有可能安心一些,幼兒園學小學知識,低年級學高年級知識,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等等,比比皆是

似乎不學,就有可能墊底,有可能淘汰,上課學是不夠用的,還得提前學,多學,才能稍微放心。許多家長還“組團報班”


3,考上大學,又焦慮就業。又考慮婚姻。

中國的父母好像一直是焦慮著過生活,很難放下心來的,也很心甘情願把金錢時間投入到教育中去。

輔導班有多花錢呢?

有一個調查,在人均工資5000的地區,最多的孩子,一年可以花到倆萬,輔導的項目,林林總總,鋼琴,閱讀,奧數,游泳,籃球,夏令營冬令營等等。

有時候,看到錢包,再看看孩子,猛然一身汗:

不生二胎彆著急,

想生二胎想一想

其實,放寬心,孩子基本是上了高中以後,拼的就是他個人的智商和自覺性,家長無論多麼焦慮,多麼著急,在很多大形勢的影響下,比如高考區域壓力,個別地區升學率壓力,基本都是,能升上多少,還是看孩子個人造化,拼命地花錢和盲目焦慮,真的於事無補啊


Longsuixinyuan


對於幼小銜接的火爆,家長其實是可以分析一下自己焦慮的原因。焦慮的家長或多或少是因為沒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被其他的家長或者是場面所迷惑。 每一個家長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相信自己。對孩子的成長,我們做一個長遠的規劃:在幼兒園階段做什麼?小學階段做什麼?初中階段做什麼?乃自高中,大學階段做什麼?都應有一個清晰的安排。 另外,家長要處於不斷的學習之中,只有不斷學習的家長才可以與孩子同步,與時代同步。 最後,真正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做到不掉隊,那麼家長應該有意識的接觸一些在育兒方面有著成功的經驗的家長,跟他們多交流。作為一名在教育行業工作了20多年的資深教育工作者,也歡迎大家關注我,我會給大家提供及時的幫助。



郭青松老師


大可不必,我就是幹了36年的教師,小銜接事實上就是為了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的一個過渡階段。我相信會有一定作用,因為現在的每個孩子大多都有在一個或者兩個老人從出生到3歲一步不離的帶大的,剛上幼兒園時一定不適應。但是現在的幼兒教師都是經過培訓的正式學校畢業分配的,他(她)們都有一定的培育幼兒的知識和能力,只要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在家稍注意一下孩子的習慣,孩子很快就迷戀上幼兒園的生活的。至於小銜接的教師有的是幼兒園自己辦的,有的是不是正規幼兒專業的教師,只是把孩子憑自己的想法去“培訓”一下而已,不規範、不專業。更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也是看到人家的孩子去銜接,我們也去銜接……的惡性循環。


3147987205


對於這個階段定義可以說有一定的範圍。沒有那麼廣泛。幼小也就是指小學初中階段。小學階段呢。我們都看過很多抖音上的視頻。哇哇哇,那種父母教孩子寫家庭作業。然後家裡就是“雞飛狗跳”,把家長氣的是不行不行的。這種情況每個家庭都會有。很普遍。主要就是父母的觀點不對。孩子還小。不要著急學習成績,小學階段我認為首先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個才是最重要的。俗話說三歲看到老,這並不是說你的學習的好壞。應該說的是你小的時候的習慣。小孩子就要有小孩子的秉性,家長不要把他們的行為,想法扼殺。畢竟,他們還是孩子。小學你可以培養他們的習慣。一個好孩子的習慣特別重要。你和他們講大道理他們根本就不懂。作為家長我們要循序漸進。不要有點什麼事情就要發脾氣。這樣教育小孩子沒有一點好處。對於初中的學生你就可以和他們講講道理,至少他們會懂,知道一些事情。初中的孩子出於青春期前期。每個孩子的性格也極其不穩定。進行疏導教育,正面教育,千萬不要一生氣就打啊罵啊,尤其是說一些不中聽的話。也不要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畢竟是自己家的孩子。你總說人家的好,這個好那個好,時間長了肯定對自己孩子有影響。所以說,你要認為自己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

總結一下,主要呢,家長對於教育孩子一定要正面積極教育。


你是我的可遇不可留


我家孩子也是在

這個階段,可我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焦慮的心情啊什麼的 我認為上還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孩子在這一年當中以後打基礎的時候起來比較輕鬆一點,小學一年級也是每就是一張卷子嘛, 現在老師都要求寫字的速度要快,並不要求你寫字的好看呀, 所以在這一年練習的話,哪將來再學的話能跟得上老師的教學了,也比較輕鬆,這也沒什麼壓力啊


半個月餅5325041


孩子經歷過幼小銜接學習,進入一年級後孩子和家長會省些事。


釋然53297


真心覺得幼小銜接沒有鳥用🐤就是把大班減免的學費再收回去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