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軍隊文職人員工資是如何增長的?

還記得之前說過,文職人員工資由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級別工資+工齡工資),基本津貼補貼,特殊津貼補貼,獎勵工資組成。下面我們說說增資機制。

文職人員增資機制:實行晉升增資,年度增資,定期增資相結合的增資機制。

詳解!軍隊文職人員工資是如何增長的?

晉升增資:

崗位工資,從晉升的當月起,由 現崗位工資檔次 進入 所晉升崗位 相同工資檔次 的 前一個檔次。其中,如果 現執行的 崗位工資檔次 就是1檔標準,那麼 晉升崗位等級後 的 崗位工資檔次 也按1檔標準執行。

舉個例子:現崗位等級為十二級7檔1010,今年12月份晉升十一級,那麼12月份的崗位等級就是十一級6檔1075,明年1月份,自然晉升一檔崗位工資檔次,為十一級7檔1110。如果今年不晉升,那麼明年1月,崗位等級自然晉升為十二級8檔1040。

級別工資,從 晉升級別 的 當月起,增加 所晉升級別 的 一個 檔差標準 後,進入 相應的 檔次標準。其中,有相同標準的,進入 該檔次標準,沒有相同標準的,就近就高 進入 相應的檔次標準。

這個可能不太好理解,其實需要結合級別工資表來看,每個級別都有相應的檔差標準金額。舉個例子,級別是20級5檔時,對應的級別工資為1310,晉升一個級別,就是晉升至19級5檔,19級對應的檔差標準是40,1310+40=1350,如果19級5檔對應的級別工資也是1350,那麼直接從20級5檔的1310,晉升到19級5檔的1350。這就是有相同標準的,進入該檔次標準。但是如果20級5檔的1310,加上19級的檔差標準40,是1350,19級5檔對應的級別工資卻是1360,那麼,就近就高,進入19級5檔1360這個相應的檔次標準。

基本津貼補貼,從晉升崗位等級當月起,執行 晉升 崗位等級 的 工作性補貼、生活性補貼、君隊服務津貼標準。

這個很好明白了,舉個例子,假如十二級的工作性補貼220,生活性補貼1770,君隊服務津貼標準2640。十二級晉升至十一級時,那麼十二級的生活補貼就晉升至十一級的240,十二級的生活補貼晉升至十一級的1850,十二級的君隊服務津貼標準晉升至十一級的2730。


年度增資:

崗位工資,對考核結果為稱職及以上等次的文職人員,每年1月增加1個崗位工資檔次;當達到本崗位工資最高檔次的,從下一年度起,按本人崗位工資1個檔差標準增加工資。

這句話前半部分很好理解,舉個例子,今年崗位工資為十二級7檔1010,12月年度考核結果為稱職(或稱職及以上等次),那麼明年1月增加一個崗位檔次,也就是十二級8檔1040。後半部分又出現了“檔差標準”這個詞,說明又得結合工資表來看了。舉個例子,十二級對應的檔差標準是30,假設工資表上每個崗位等級的檔次只寫到了20檔,那麼已經到了十二級20檔1400這個崗位等級最高檔次了,工資表沒有21檔的應對工資金額了,下一年度調整到十二級21檔的時候怎麼辦呢?那就按十二級的1個檔差標準增加工資,也就是十二級20檔1400+十二的檔差標準30=十二級21檔1430。

級別工資,對考核結果為稱職及以上等次的文職人員,每年1月增加1個級別工資檔次;達到本級別最高檔次的,從下一年度起,按本人級別工資1個檔差標準增加工資。

這個就可以參考上面對崗位工資舉的例子了,如果在當年是20級5檔1310,12月年度考核結果為稱職及以上等次,明年1月就可增加到20級6檔1350。但假設工資表只寫到了14檔,20級14檔增加20級15檔的時候沒有對應的工資金額了,那麼就增加20級的檔差標準40,即20級14檔1670+20級檔差標準40=20級15檔1710。

崗位等級有一到十三級,級別呢?級別有1-25級,類似初級崗為十一到十三級,級別也對應著不同的崗位等級,如十一級(22-15)。當文職人員 級別 達到 所任崗位等級 對應 最高級別 後,年度考核結果累計5年為稱職及以上等次的,用人單位xx部門依據xx部門提供的相關通知,按本人級別工資一個檔差標準增加工資。

也就是說,你崗位等級為十一級,級別為15級的時候已經到達了十一級對應的最高級別了,如果累計5年的考核結果為稱職及以上等級,經有關部門通知後,可以按15級工資的檔差標準50,來增加工資。

工齡工資,每年每年1月增加1年工齡工資標準。也就是20塊,之前在那篇寫基本工資的帖子裡提到過。

定期增資:

依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線衣幹部工資調整等情況,定期調整文職人員基本工資標準,適時調整基本津貼補貼和特殊津貼補貼標準。

這個部分呢相信以後應該還會制定相應政策細化的,希望以後政策待遇越來越好吧。

以上就是文職人員增資機制的內容,此外還有一個《文職人員級別管理暫行規定》,對級別的一些調整有些詳細的說明。不過看這個暫行規定前,大家要分清楚什麼是崗位等級,什麼是級別。以及什麼是社招文職的級別,什麼是線衣幹部轉改文職的級別。不要把概念弄混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