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音符 在白河兩岸跳動


文化音符 在白河兩岸跳動

龍騰南陽訊 亭臺、雕塑,對聯、詩詞。白河岸畔旖旎的風光裡,流淌著獨特的韻味——歷史文化。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亦有情。”濱河路明月橋西側新建的明月軒,雕刻著南陽籍的北京博物館館長張志和先生為明月軒書寫的主楹聯。明月軒最高6.3米,結合漢文化的建築符號和表象特徵,通過亭、廊、軒的有機融合,打造出一個層樓疊榭、殿角飛簷的古典園林建築。

文化音符 在白河兩岸跳動

明月軒,把南陽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詩詞文化、楹聯文化、月季文化等元素巧妙融入景觀建設中來。以蘇式彩繪的方式,在樑柱、樘板上描繪出淯水邀月、南陽月季等精美圖案。在亭子周圍的漢白玉護欄上,雕刻了歷代詩人大家讚揚月亮的詩詞佳句。唯美的古典詩詞與現代園林美景相互輝映,休閒娛樂間讓市民們接受到了文化薰陶。

文化音符 在白河兩岸跳動

“禮雲: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可臻其極,情性不知其窮,唯少欲知足,為立涯限……”在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中達路與濱河路交叉口對面臺地上,一面長32米的家訓牆上,用黑底金字雕刻了顏之推、朱伯廬、朱熹等古代學者的家訓和治家格言。

文化音符 在白河兩岸跳動

文化音符 在白河兩岸跳動

“以文塑城”,讓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美景更加傳神,愈加靈動。近年來,南陽市城管局、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管理處先後修建了中興亭、荷花塢、梅蘭竹菊亭、仲景坐堂等文化景觀,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楹聯文化與優美的溼地景觀有機融合,讓市民在休閒遊樂的同時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進一步提升廣大市民朋友的文化素養。

重現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在白河岸邊跳動。

文化音符 在白河兩岸跳動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王林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