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也要“退休”?這樣的錢不宜流通

目前,移動支付的普及,大家越來越不喜歡用現金了,但是現金依舊廣泛存在於每一個支付領域。

為了人民幣的壽命,以及乾淨整潔程度,我們對人民幣的流通制定了標準。

人民幣也要“退休”?這樣的錢不宜流通

2013年以來,在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領導組織下,央行貨幣金銀局開展了《不宜流通人民幣紙幣》、《不宜流通人民幣硬幣》金融行業標準(簡稱“紙硬幣標準”)的制定工作,並於2017年5月與2018年7月分別施行。

標準非常的嚴格,很多看起來正常的人民幣其實是不適於流通的。

人民幣也要“退休”?這樣的錢不宜流通

根據標準,人民幣紙幣票面出現人為的文字、圖畫、符號或其他標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不宜流通人民幣:

1、票面出現一處塗寫,其塗寫面積大於200平方毫米;

2、票面出現多處塗寫,累計塗寫面積大於100平方毫米;

3、票面塗寫面積雖未超過規定標註,但遮蓋了重要防偽特徵之一,影響防偽功能的。

此外,人民喜歡把紙幣折一折放倒口袋裡。對於紙幣票面上出現皺褶、摺痕,有些情況也是不宜流通,

如“票面出現4處以上皺褶,褶文明顯、無法恢復原狀,累計皺褶長度大於20mm,或票面單個皺褶長度大於10mm的”、“票面出現貫穿紙幣明顯摺痕,摺痕處紙質變軟、起毛的”。

人民幣也要“退休”?這樣的錢不宜流通

紙幣撕裂後,有人認為拿膠帶粘一下還能繼續使用。但根據標準,“票面出現一處粘貼物,粘貼物面積大於100平方毫米”等都屬於不宜流通紙幣,此外,“票面出現一處撕裂,撕裂程度大於1釐米的”也屬於不宜流通紙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