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高曉松老師也說過,這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曉年鑑,知音們把自己能知道的,自己身邊的,自己生活的地方的故事,大家都來分享,然後慢慢能把它拼成一張中國的、民間的年鑑。大家也都不吝嗇分享了關於1969年的故事。時光回溯到1969,對不少人來,那是剛出生的年代那是爸媽的年代。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聲音傳遞溫度傳遞力量傳遞情感,聽高曉松老師在另一端講1969的種種,也引發了不少人共鳴。也許不是同一個年代,但通過家人的講述,當下的我們再來回憶1969年發生的事,有一種家庭傳承也有一種時空對接感。

1、 一起出生在1969年

生死是常事,生命凋零、新生每天都在進行中。高曉松老師出生在1969,也有不少聽眾分享了自己或者是爸媽或者是親人也出生在1969的小故事。有聽眾人分享自己差點成為一個"死孩子":1969年我家已從大慶搬到山東的勝利油田。那年38歲的爸爸終於回家重新安排工作,身為小領導的29歲的媽媽為了不參加天天的會開始找中醫吃藥,10月25日我來到這個世界,聽媽媽說我剛出生是不哭的,大夫說可能是個死孩子,媽媽已經失去兩個孩子於是淡淡的說:死了就死了吧。可有個大夫就是不放棄,在我嘴裡扣了半天,又提起雙腳在屁股,上打了幾巴掌,我終於哭出聲......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有一出生不久就同爸媽一起下鄉:跟曉松同年,粉了曉松很多年,不滿一歲的我,就跟爸媽"五七戰士下鄉",媽媽說當年以為一輩子就會在鄉下了,兩個高知分子感覺生活特別無望,後來遼寧發大水,市內往回調水利幹部,72年帶著我回城了。在村裡的時候,她和爸爸白天去上工,就託鄰居的奶奶看我, 叮囑鄰居的奶奶說, 看孩子難免磕碰,但是一定要做到兩點,一是看好孩子千萬不要調到井裡,二是摔倒的時候不要摔到臉,媽媽怕我摔破臉將來嫁不出去。,上個月還跟爸媽回下鄉的農村看了,那些故人很多都不在了,時光荏苒。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有人從北京去到了西安:同年出生。父母在瀋陽的研究所製造了我,外公一家都在北京。1969年6月, 我出生在前門的民居里。適逢盛夏,那年北京突降了一場冰雹,蛋大的,打碎了玻璃,散落在床上,外公一簸箕一簸箕的往外鏟。也就是半歲左右的時候,中蘇強烈對抗的結果,大批量的軍工廠、研究所開始三線建設。從此,來到了千年古都~西安。在這裡成長、當兵,在這裡工作、生子,也會在這裡開始我的後半生......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二、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活動,革命建設進行中

1969,有聽眾的爸媽剛剛成年,卻要離家北上插隊。有聽眾在節目評論區留言道:1969,我媽18歲,從江南小城到北京。離家前,她第一次穿上了沒有補丁的褲子,然而還是拼接的;到京後,第一次吃到了蘋果。因為這邊貧困,她叔叔讓送一個孩子過去,由他來養著,名為幫忙帶孩子,其實他家的孩子也就比我媽小几歲。外婆選擇了讓我媽去,因為她最心疼小女兒,而那裡能吃飽飯。我不知道我媽當時的心情,如果委屈,為什麼後面幾十年,和她叔叔嬸嬸還有叔叔嬸嬸家的孩子們來往密切;如果不委屈,為什麼主動報名去了北大荒,她明明沒有必要插隊的。北大荒之苦,一言難盡,她去的地方離漠河幾十公里,冰天雪地。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這是其中一位聽眾媽媽的1969,在當時16-20左右的年輕人需要"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都離家到全國各地下鄉去了。

三、1969,艱難歲月,父母親在相愛

有聽眾朋友分享:1969年,我還沒出生,但是我爸媽結婚了。我爸媽是北農大的同班同學,68年大學畢業後,響應國家號召,支援大西北建設,主動申請分配去新疆,雖然外婆哭著不同意小女兒去那麼遠的地方,最後拗不過還是以行動支持了, 就這樣在新疆安家落戶了,幾年後我就在出了。離故鄉廣東好遠啊。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1969年,我爸媽在新疆建設兵團,已經認識了,小小的爸爸歪騎著大梁子行車給在醫院做小手術的媽送西瓜了。爸爸現在已經有老的樣子了。並不是從小認識青梅竹馬就會幸福,經歷過那麼多的磨難坎坷,比電視劇還狗血的劇情後,終於在這樣的光景平淡攜手。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1969,在平凡百姓中,發生太多在大環境下看似平淡無奇,但其實回想那些事,都在閃著光芒。也正是許許多多平凡又自帶閃光的事情才組成了這一年的1969。關於1969年你們還有什麼想分享的嗎?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故事。

你不知道,父母在1969年經歷了多少艱難困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