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禁售華為手機,你支持中國禁售蘋果手機嗎?

挑戰者6032290984265


支持與否都沒有關係,因為蘋果知道你不會停止購買。


祖先們都知道,腳踩樹葉,傾聽沙沙的聲音是一大樂趣。我們現代人知道,將塑料外殼從新iPhone上剝下也是一大樂趣。

最終,我們喜新厭舊,又去購買更新更好的產品。對那些被蘋果生態系統囚禁的人來說,要比較產品,挑選喜歡的產品,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將Plus和iPhone X也算進去,共有8款iPhone可以選擇;Apple Watch有4款;iPad有5款,還有7款Mac可以挑選。

消費者更換手機的速度的確變慢了,但是平均2年還是會換一部,去年蘋果賣了2.16億臺iPhone。如何平衡成本和福利,我們一直都在計算。

The Paradox of Choice一書的作者、斯沃斯莫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教授Barry Schwartz說:“什麼產品最好?我們很難知道,那些追求最大化的人會觀察別人擁有什麼。”

所謂最大化,就是在已有選擇中找到最好的產品,尤其是找到那些可以代表某人的產品,比如像iPhone一樣的奢侈品。Schwartz在研究報告中說,由於有許多很有吸引力、可以比較的選擇,反而讓消費者對最終選擇的產品更不滿意。

查看蘋果官網,不難知道最便宜的iPhone是32GB版iPhone 7,售價449美元。當然,iPhone 7缺少一些新技術,比如Face ID,雙攝像頭、超大屏,現在超大屏已經成為新智能手機技術的象徵。另一個極端是512GB iPhone XS Max,售價1449美元。

有些人既不想要最便宜的產品,也不想要最貴的,在他們面前有許多選擇。你可以花749美元購買iPhone 8,或者多加50美元購買128 GB iPhone XR。蘋果謹慎規劃,為消費者提供指導。2014年,一位分析師曾經談到iPhone 6的存儲選擇:16GB機身內存不夠用,因為有16GB版本,下一次購買手機時,消費者會購買機身內存更大、價格更貴的版本。蘋果的品牌是精心設計的,目的就是引誘用戶購買,蘋果設定價格體系,鼓勵用戶購買更好的產品,升級時花更多錢。

選擇蘋果筆記本時,也不容易做決定。最新一代13英寸MacBook Air處理器升了級,支持Touch ID,配上更棒的Retina顯示屏和更強大的處理器,重量也更輕。但是與舊款MacBook Air相比,它的鍵盤更好(這點有爭議啊),價格卻貴了200美元,真的值得嗎?如果你認為值得,也許你應該再加100美元,購買更強大的13英寸MacBook Pro或者12英寸MacBook(它比Air輕)。

通過這樣的定價策略,蘋果創造了“預購價值危機”。多加100美元或者少花100美元,你能選擇完全不同的產品,但是它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不是很明確。例如,今年的iPhone XS與去年的iPhone X基本一樣,從技術角度看,二者只有一個不同,也就是攝像頭,新機將焦距調了2毫米。值得多花錢嗎?你知道如何做決定嗎?

薛頓賀爾大學 ( Seton Hall University )教授Daniel Ladik專門研究營銷戰略,他說:“如果至少會在未來2年內使用產品,每天都用,想為更高價格找到理由就更容易了。”

提供更多選擇可以賺更多錢,談到賺錢,地球上還沒有比蘋果更厲害的企業。不要忘了,蘋果是歷史上第一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企業。

Forrester Research市場營銷分析師、副總裁Thomas Husson說,為什麼蘋果估值這麼高?主要是因為它能為銷售的產品標上高價,抬高ASP。雖然用戶使用設備的時間延長了,但是蘋果的服務營收也在增長,比如App Store、蘋果音樂、Apple Pay收入。

Cybart說:“翻新iPhone這個灰色市場不斷膨脹,在發達國家,蘋果壓力不大,不是很想推出低價iPhone,它們在功能上有些縮水。”看看iPhone 7:2016年推出時,定價649美元,當時市場認為不可思議,現在從eBay購買只要250美元。蘋果沒有必要推出“廉價”iPhone,因為最終每一款新機都會掉到價格適宜的區域。

客戶如果想購買低價iPhone,就要求助於灰色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還得到了移動運營商、蘋果iPhone Upgrade Program的支持。有了iPhone Upgrade Program,客戶可以按月付費購買iPhone,沒有必要一次掏出大量鈔票,雖然要24個月才能還清。這些上交的舊設備並沒有丟到車庫,它們被翻新,重新銷售。

Cybart說:“看起來不符合直覺,不過擁有一個健康的灰色市場,的確能讓高價旗艦iPhone賣得更好。許多iPhone用戶利用升級服務購買新機,蘋果每年升級iPhone時就會賣得更好。”舊手機回到蘋果手中,又被賣了出去。

Ladik說過,這種架構迎合了消費者想挑選最佳手機(對他們來說最佳)的願望。你真的需要長焦鏡頭嗎?如果需要,你真的需要大光圈嗎?iPhone XS的光圈比iPhone X大。誰知道?只貴100美元,也許你會願意。

蘋果知道客戶願意掏錢,因為當我們購買蘋果產品時,並不是看中不完美的自拍攝像頭,也不是看中原始計算力。

消費者追求的是一種感覺,也就是握著新產品的感覺。這可不只是愉悅感那麼簡單,雖然拿著新手機的確很愉悅。這是一種安心感,是一種保障,保證你進入超先進世界,你沒有落後。蘋果一直保持這種現代感。只是獲得這種感覺要掏不少錢。


36氪


美國禁售華為手機,實際上會衝擊到本土的企業,尤其是華為產業鏈的合作企業,這也是對全球化趨勢的一種考驗。至於蘋果,同樣牽涉到龐大的產業鏈,對中國而言,如果禁售蘋果手機,可能會對蘋果產業鏈的企業構成衝擊影響,而國內部分上市公司同樣深受衝擊。由此可見,這也恰恰反映出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問題。但是,如果不挫一下對手的銳氣,實際上也很難讓對手退讓,反而會增加對手傲慢的氣焰。因此,對於這個時候,就考驗到管理者的智慧了,既儘可能把負面衝擊降到最低,又要儘量挫傷一下對手銳氣。不過,對於兩大國的貿易摩擦,尤其是巨頭企業的交戰,實際上也是從互利共贏到互損互害的過程,當傷害達到一定程度時,利益之上還是企業家遵循的原則。


郭施亮


必須的呀,我們公司已經從行動上表示支持了!



武陵野夫


不說話,今晨下的單。



嘉華佳音


堅定支持,行動證明一切,我只用華為!



嚴整縣域銀行不正之風


支持禁售蘋果

①蘋果每年把大量利潤匯回美國,如果這筆鉅額資金留在中國將會給中國科技發展有很大幫助。

②蘋果留下的市場空間將會由中國品牌填補,同樣增加就業量。

③美國稜鏡計劃,蘋果是參與該計劃企業之一。

綜上所述,支持禁售蘋果。




皇貴妃好


完全支持禁售蘋果。

理由:

①蘋果每年把大量從中國賺取利潤匯回美國,增加了美國經濟發展。如果這筆鉅額資金留在中國,會對高科技產業有很大促進作用。

②蘋果多次把中國北斗導航系統排斥在支持的導航系統之外。現在北斗導航系統建設領先於伽利略導航系統,而蘋果支持伽利略導航系統卻不支持北斗導航系統。

③蘋果離開中國,短期內會造成一部分人失業。但中長期,其它中國品牌手機銷量提高就會擴大產能,一樣增加就業量。

④中國國產品牌手機一樣報稅,增加財政收入。

⑤美國稜鏡計劃一直進行,蘋果等美企是稜鏡計劃參與企業。

⑥蘋果手機質量問題,蘋果手機一直有冬天跳電問題,而且拒絕給消費者解決。以及收取軟件平臺費用,增加消費者資金壓力負擔。

綜上所述,支持禁售蘋果。





逛街逛的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個人更喜歡看到蘋果最後被國產手機逼出中國市場,讓中國品牌全世界都在使用


丶鉛筆劃不出的界限150855638


支持禁售蘋果手機。今年發生的美國政府制裁中興和華為事件,早已不是單純的商業糾紛,是美國政府全方位遏制中國科技發展的典型手段。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美國政府要重點打擊這兩家中國的手拉機制造商,原因只有一個,5G時代來了。


2G和3G是摩托羅拉和愛立信的天下,4G時代,中國和美歐是三國鼎力,而5G時代,這一次,中國走在了世界最前面,華為的5G技術已全面超越美國,這是什麼性質,這是一百多年來,美國第一次在重大關鍵技術上被其他國家超越,所以美國政府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使用一切能動用的手段來打擊代表中國通信技術最高水平的中興和華為。

通信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的基礎設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是政治,軍事,經濟,文化,通信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自然會成為必爭之地,美國太知道在這類關鍵核心技術上領先世界的重大戰略意義了,之前美國之所以能跨越國界制裁中興,靠的就是領先全球的芯片技術,掌握了這類技術,可以分分鐘讓中興這樣一個龐大的企業瞬間破產,上百萬人失業,這簡直比航空母艦核武器更有威懾力,最後中興只能繳納46億美金鉅額罰款,美國政府才同意暫緩制裁。這起事件讓全世界感受到了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



同為5G技術研發領先企業的高通在2017年時委託研究公司做了一項調查,評估5G技術可帶來的經濟效益。結果顯示,預計到2035年,包括核心技術供應商、設備廠商和開發商等在內的5G價值鏈總值可增長至3.5萬億美元,為全球帶來2200萬個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報告指出,當中貢獻率最高的國家將會是中國。



所以,現在美國禁止華為在美國銷售手機,這幾乎等於已經把槍頂在了你腦門上,我們別無選擇,除非投降,要麼就以牙還牙,禁止蘋果手機在中國銷售。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支持。


舒展從容人生


雖然還沒宣佈禁止,但是中國人已經開始用實際行動拒絕蘋果了;先看看2018第三季度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榜再一起分析。

Vivo 2160萬臺;OPPO 2140萬臺

榮耀 1570萬臺 華為 1330萬臺

小米 1310萬臺 蘋果 840萬臺

可以明顯的看出,全國人民用實際行動做了表態,蘋果從巔峰時期的35%市場佔有率,下降為不到8%,從第一位降到了第六位。

但是對手遠比我們想象的強大,

三星自從爆炸門之後,就基本退出了中國市場,市場佔有率不到3%,

但是2018第三季度全球手機市場,

三星 19%; 華為(含榮耀)14%;

蘋果12%; Vivo 小米 均為10%左右。

怎麼辦?用任正非的話來說,我們不怕和對手競爭,但是要腳踏實地,首先做好自己的質量!

希望再過兩年時間,世界智能機前三位都是中國品牌,這才是了不起的事。

探索財富秘密,研究成功之道,喜歡的請常來,歡迎分享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