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聯發科海外公佈的Helio P90?

小超帥哥


“聯發科發佈新旗艦P90 AI性能勝過驍龍855、麒麟980!”

一大早就看到這麼驚悚的標題,直接把小編嚇得從被窩裡滾了出來——好傢伙,聯發科這回是真的要崛起了?懷著好奇和激動的心情,我仔仔細細地瀏覽了一下相關的新聞,又對比了一下自己以前的相關文章……心裡總算是有了個底。

P90逆襲了?如果只講AI的話是真的

不到一個月之前,小編曾經撰文給大家介紹過一款專門測試手機AI性能的跑分軟件:AI—Benchmark。在當時的文章中,其實我就已經提到了兩款聯發科的SoC,它們一個是尚未發佈的“P80”,另一個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P60。

還記得這張表麼

這兩款主控有什麼特別的呢?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針對AI加速有比較完善的兼容性優化。相比於當時的高通芯片大多數只支持量子AI模型、(華為)海思芯片只支持浮點AI模型,聯發科是最早做到“通吃”兩種AI體系的品牌,沒有之一。體現在AI-Benchmark的跑分上,就是原本定位還在驍龍660之下的聯發科P60,AI性能卻能勝過不少優化不到位的驍龍845旗艦機;而當時曝光的聯發科“P80”,更是力壓所有的華為手機(包括麒麟980),在AI性能上僅次於高通驍龍855。

當然,小編在此前的文章中有提到過,當時的成績榜單備註信息顯示,“聯發科P80”設備運行的不是正式版的安卓系統,這意味著它依然有繼續優化的空間。而在昨日的發佈會中,聯發科官方正式給它定名為P90,與此同時也現場給出了P90 SoC 的AI性能跑分。果不其然,全新的P90 SoC以25000+的AI性能分數力壓驍龍855(22082)、麒麟980(14295),成功登頂AI-Benchmark測試榜首位。

聯發科是如何做到的?用官方的說法是得益於新開發的“APU 2.0”AI運算單元,它的性能是此前P60上所搭載的初代APU的四倍。與此同時,由於聯發科的AI加速體系能夠同時支持浮點和量子模型,這使得它在AI-Benchmark這樣的綜合性測試中天然就具備更大的兼容性優勢。針對這一點,其實昨日的發佈會還暗藏了一處彩蛋:在聯發科給出的AI性能榜單第三名的位置,是一款我們此前沒有見過的麒麟980開發版,而它的AI性能遠勝過現有的華為Mate 20Pro手機——是海思也終於研發出了“全兼容”的驅動和算法,還是開發版的散熱更好頻率更高?我們不得而知,而顯然聯發科也不會進行解答。

當然,作為被寄予厚望的“新高端(聯發科語)”手機主控,P90的改進點當然不是隻有AI性能。比如說它成為了聯發科旗下首款採用Cortex-A75架構的SoC,而“2+6”的大小核組合方式也可以被視為聯發科繼“八小核”、“十核三叢集”、“四大四小”之後的第四次設計改變。再加上最高2.2GHz頻率的A75+A55的新基礎架構(此前聯發科只有A73+A53),全新的Imagination第9代GPU,官方宣稱P90CPU單核性能提升30%,多核性能提升15%,GPU性能更是大大提升50%,進步還是非常明顯的。

然而,不要忘了它是一款聯發科

不得不承認,當聯發科在P90的發佈會上大秀AI跑分的時候,它的確非常有效,成功地“唬”到了許多人,讓他們對於這顆SoC的市場定位產生了一些誤解。

首先,儘管聯發科P90的AI跑分真的可能超過驍龍855、秒殺麒麟980。而且在發佈會上聯發科也演示了大量運用AI去實現的拍照應用,比如人臉識別、動作追蹤、AI全身美化、AI景深算法等等。但對於任何一款旗艦級的手機來說,“拍照”儘管是很重要的功能,但絕對不是用戶體驗的全部。實打實的CPU、GPU性能才是任何APP都能流暢的直接保障。

聯發科P90使用的是怎樣的CPU?請允許我重複提醒大家一次:雙核A75+六核A55。可能已經有些朋友感到眼熟了,沒錯,如今廣受讚譽的高通驍龍670、710也同樣是“二大六小”的CPU、甚至就連CPU架構也是基於A75+A55魔改而來……這下大家知道聯發科P90實際上“對位”的是誰了吧~

與此同時,聯發科P90集成的GPU方案是來自Imagination的PowerVR GM 9446,這是一個怎樣水準的GPU呢?通過查找資料可以得知,GM9446隸屬於PowerVR 9XMP家族,它和定位入門級的9XE家族共用“Rogue”架構。這是個什麼架構呢?這個GPU架構誕生於2013年,至今已經有差不多6年的歷史了。而它對應的產品名稱也從PowerVR 6系列一路“馬甲”到了最新的9XE、9XEP、9XM和9XMP系列……

你可能要說,這是IP供應商Imagination偷懶啊,聯發科有什麼辦法呢?NONONO,Imagination旗下還有另外一個新的圖形架構“Furian”,它誕生於2017年,專供定位高端的PowerVR 8XT、9XTP系列使用。但聯發科自己選擇了比較低端、非常“古老”的那一個。

實際上,聯發科自己也並沒有掩飾P90對位中端“性價比”產品的事實。在一組宣傳P90 AI降噪功能的PPT中,P90號稱自己用更便宜、規格更低的CMOS也能接近旗艦產品們使用高端攝像頭模組的效果——實際能不能做到不好說,至少給手機廠商們傳達了“用我的芯片,你們的手機就可以進一步省錢”的訊息是沒有錯。

有意思的是,儘管聯發科P90明顯不是為了旗艦手機而生的,但它卻具備了可能是當前最強的WiFi性能:P90支持802.11ac 4×4 MIMO規範,理論上配合足夠高端的路由器,可以實現1733Mbps的連接帶寬。可問題是,當今沒有一個智能手機有那個閒工夫塞進多達四條WiFi天線的——大部分旗艦都只有兩根,而中低端手機只內置單WiFi天線的情況非常普遍。

總的來說,相對於自家以前的產品,P90固然是進步斐然,但它畢竟是聯發科、畢竟是聯發科P系列——哪怕有了最強的AI性能加持,它在CPU、GPU等關鍵部分的技術、製程、性能上,至多也就是追平今年的驍龍670、小勝麒麟710的水準。

這樣“新高端”有用麼?當然還是有用的,一方面,它可以為明年的千元機提供更多實惠選擇,另一方面來說,它的誕生,也將有望大大拉低驍龍670、麒麟710搭載機的價格。

什麼你說它那超強的AI性能?可問題是,當前壓根就沒有幾個用上了AI代碼的第三方軟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