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貿易摩擦將延長次貸危機以來的“大平庸”週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日前發佈報告指出,2018年貿易摩擦涉及的國家經濟總量佔全球GDP的70%,這樣的規模在人類歷史上未曾出現過。貿易摩擦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不確定性,必將延長次貸危機以來的“大平庸”週期。

12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發佈《世界經濟論壇報告——“大摩擦”與“大調整”的世界經濟》稱,這場逆全球化的“大摩擦”將導致全球的大調整,而這一調整也只是從舊的不平衡走向了新的不平衡。

報告指出,美國外部不平衡問題並不會得到根本解決,世界經濟也將在不平衡中繼續向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表示,只要美國國內儲蓄小於投資,美元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美國經濟必然長期面臨外部逆差,再加上美國對外貿易的“技術禁售”,次貸危機之前不平衡問題不會得到根本解決。

同時,美國發起的貿易摩擦等逆全球化措施割裂了現有的全球貿易體系,世界經濟存在被割裂成發達與不發達經濟體兩個貿易圈的風險;區域貿易協定(RTA)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多邊貿易協定,如世界貿易組織(WTO),而雙邊自貿區協議有礙第三方市場進入,導致全球分工體系的重新配置和供應鏈的縮短。

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摩擦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發展方式,發展內部需求成為其面臨的重要問題。王晉斌指出,貿易摩擦將導致全球貿易量縮減,壓縮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外部市場。一方面,關稅及非關稅措施會抬高進口商品價格,另一方面限制投資的措施必然導致長期國際資本跨境投資的縮減,打亂市場生產的全球化分工。

另外,在貿易摩擦下,降低稅率比如公司所得稅成為一種吸引外資、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時尚手段,迫使財政赤字經濟成為一種“潮流”,從而倒逼發展中國家進行深度的稅收體制改革。

報告認為,更大程度地擁抱全球化是發展中國家應對“俱樂部式”自貿區的唯一辦法。只有更大地開放,更多地參與形成和採納區域或國際標準,才能更好地應對“大沖突與大摩擦”,才能更好參與全球競爭,並在全球化重塑中分享經濟增長的動力。

報告還指出,在大摩擦的大背景下,技術將變得更加稀缺,自主創新將成為主旋律,增加研發、提高研發水平和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是提升技術的關鍵因素。

此外,報告認為,雖然國際貨幣體系很難發生鉅變,美元主導、歐元追隨的國際貿易和投資結算體系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但是,國際貨幣體系中正在出現一些新現象。

一是隨著美國政府債務不斷增長,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政府債券的數量在邊際上快速遞減,與此同時,持有美國國債的外國投資者比例也在下降。這表明美國政府債券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急劇下降,有利於降低美元主導國際貨幣體系的程度。

二是世界各國採取各種形式與美元“掛鉤”的貨幣數量在過去十年間顯著減少,從2008年的65個減少到2017年的40個,盯住美元匯率的貨幣數量從2008年的36個降到15個。與之形成對照的是,與歐元掛鉤的貨幣數量在過去十年基本保持穩定,2008年是28個,2017年是27個。

王晉斌指出,特朗普上臺後強調“美國優先”戰略,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的責任也讓位於一己私利。例如,頻繁使用金融制裁手段來解決地緣政治問題,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美國近年來對委內瑞拉、伊朗、土耳其、俄羅斯等國採取的金融制裁行為,一方面對制裁國家的金融體系、經濟發展造成嚴重打擊,甚至演化為地區性金融危機,另一方面,也迫使這些被制裁國家放棄美元支付手段,採取其他一攬子貨幣來支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