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山溝變成“金銀窩”!是他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窮山溝變成“金銀窩”!是他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王寶義是野三坡婦孺皆知的“公眾人物”,

更是野三坡人民的“功臣”。

上世紀80年代,

他首次提出利用山區自然景觀優勢,

開創旅遊事業的夢想,

把一個窮山溝變成了“野三坡風景名勝區”。

他曾用腳步丈量過野三坡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水,

在經歷了種種困境,

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後,

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沒有王寶義,誰知野三坡。”

這是三坡人民對老局長王寶義最真實的評價和讚揚。

人物檔案

窮山溝變成“金銀窩”!是他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王寶義,生於1932年9月,大專文化,高級政工師。1949年4月參加工作,曾任保定市淶水縣北白堡小學教師、文化館館員、電影放映隊副隊長、電影公司經理、文化局副局長、旅遊局局長、政協副主席等職務。他使野三坡從名不見經傳的窮鄉僻壤一步步發展成為享有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內鄉村旅遊先進單位等稱號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2015年5月8日,王寶義與世長辭。

窮山溝變成“金銀窩”!是他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野三坡旅遊的拓荒者

從1980年開始,北京攝影家陳建國與野三坡結緣。他是野三坡原始美的發現者,也是野三坡鉅變的見證者。

他清晰地記得,當年野三坡是一個交通閉塞、經濟極度落後的山區。大家常常念著這句話:“野三坡、野三坡,山高坡陡石頭多,哪年石頭能換錢,三坡變成金銀窩”。這簡單樸素的話語裡,是三坡人祖祖輩輩對貧窮的無奈,也是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三坡鎮苟各莊村一位老人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那會兒,村民們吃的是救濟糧,穿的是補丁衣。

1984年,時任淶水縣文化局副局長的王寶義,向上級領導大膽提議,野三坡雖窮,但山清水秀,適合搞旅遊。他認為,搞旅遊可以一業帶百業,是振興淶水經濟、迅速脫貧致富的一條捷徑。1984年7月,淶水縣成立了旅遊資源普查小組,王寶義借了130元的活動資金,帶領旅遊資源考察小組進入野三坡。有一次,在考察大龍門村陽明山明代長城遺址時,由於坡陡路險,王寶義從陡崖上掉了下來,幸好當時龍門村村幹部張洽印一把抱住了他。

“只要能給鄉親們找條致富的門路,再難我也得上。”王寶義和同事走遍了100多道山樑,攀登了90多座山峰,步行上萬里路。

1986年,淶水縣成立了野三坡旅遊開發總公司,王寶義自告奮勇兼任公司總經理。當時一無註冊資金,二無場地,他就地招錄了15名農村青年,租了兩間民房,白天燒磚蓋房,晚上學習旅遊知識。為節省資金,他和員工們將一日三餐減為兩餐。

王寶義頂住重重壓力,四處奔走,取得了各級領導和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給野三坡的開發帶來了生機。1986年7月,野三坡風景旅遊區正式向遊人開放。

窮山溝變成“金銀窩”!是他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讓窮山溝變成“金銀窩”

淶水縣旅遊局提供的數據顯示,1986年夏天,野三坡的遊客超過20萬人次,當地百姓的旅遊收入超過60萬元。

據記載,當年三坡鎮下莊村270戶人家,有187戶開了旅館,出動馬車62輛、拖拉機10臺接送遊客,旅遊服務總收入近16萬元。

1987年,野三坡景區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國內旅遊開發試點”;1988年,被國務院評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國家旅遊扶貧先進典型。目前,野三坡景區已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諸多桂冠,旅遊業已成為淶水縣最具優勢、最富特色的支柱產業,窮山溝變成了讓人羨慕的“金銀窩”。

剛剛過去的2018年“十一”黃金週,野三坡景區接待遊客41萬人次,總收入2.5億元。

窮山溝變成“金銀窩”!是他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野三坡百姓的“財神爺”

1997年7月,王寶義離休了,可是他並沒有閒下來。2002年,他帶領百姓在百里峽附近建設了山莊藥園。王寶義的兒子王友良回憶說,父親時刻琢磨著距離景區稍遠的村民怎麼致富,就算在住院期間,他還在思考著野三坡應該如何發展,一直想著自己出院後能再去野三坡走一走、看一看。

2015年5月8日,為淶水旅遊事業和山區百姓脫貧致富作出突出貢獻的淶水縣旅遊局老局長王寶義去世,沿途三坡鎮數千名鄉親跪送30公里。“沒有王寶義,誰知野三坡?”老百姓為王寶義打出這樣的送別標語。

在當地經營旅店的老闆劉慶花告訴記者,老局長王寶義是三坡百姓的大恩人,當年家裡窮得吃不飽,他就鼓勵大夥兒跟著他好好搞旅遊,以後都過上好日子。當時誰知道旅遊是個啥呀,但現在大家都跟著沾了旅遊的光。

劉家河村村民劉一杉大學畢業後回鄉依託旅遊做起了旅遊農家院,他的一杉家園快捷酒店矗立在通向野三坡景區的路邊。說起老局長王寶義,這名80後說,老局長是野三坡旅遊的開創者,更是三坡百姓的“財神爺”。沒有老局長的艱苦付出,就沒有野三坡的今天,就沒有村民現在的好日子。

據野三坡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30年來,三坡鎮的人均年收入從最初的60元提高到現在過萬元,老百姓開汽車住樓房,老局長的心血沒有白費。

淶水人民感念王寶義老局長對野三坡發展付出的畢生心血,精心雕刻了王寶義塑像以示紀念。2015年8月15日,在王寶義逝世百日之際,三坡百姓為王寶義塑像舉行了揭幕儀式。

窮山溝變成“金銀窩”!是他讓野三坡名揚天下

40年大事記

2013年 “一帶一路”首次提出

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題為《弘揚人民友誼 共創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時表示,為了使歐亞各國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同年10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題為《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演講時提出,中國願在平等互利基礎上擴大對東盟國家開放,提高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水平,使雙方貿易額2020年達到1萬億美元。中國致力於加強同東盟國家互聯互通建設,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願同東盟國家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燕趙都市報 記者李連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