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基金?貴金屬?深度解析銀行裡的那些代理產品

無論你是腰纏萬貫的老闆,還是每月拿固定工資的企業普通職員,銀行都是我們日常生活所必須要接觸的機構,也正因為如此,銀行擁有著大量的客戶資源,而這些客戶資源也同樣被同業所豔羨,於是這些同業公司開始積極與銀行開展合作,而同時銀行也需要開拓新的市場渠道,多元化發展,才有了銀行中諸如保險、基金、貴金屬、證券戶、理財產品等等。但是銀行的員工真的如此全能嗎?對於種類繁多的代理產品真的能夠應付自如嗎?

保險?基金?貴金屬?深度解析銀行裡的那些代理產品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手握一萬元以上的現金去銀行辦理存款業務時,銀行工作人員會不停的向你介紹營銷其他的一些產品,這些產品不外乎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保險、基金、貴金屬等,營銷的手段也不外乎就是收益率要比銀行存款高之類的,很少會有銀行人員能夠把這些代理產品真正的用途和好處反饋給客戶。銀行工作人員大力宣傳將存款用於購買其他公司的產品,拿自己經營的基石去換取微薄的中間業務收入,我個人認為這應該算是銀行經營現狀的悲哀吧。

那麼這些代理產品到底如何呢?其實可以交由銀行代理的產品,必然是經過精心包裝和設計的,質量絕對有保障,主要的問題就在於,客戶的需求銀行員工是沒有辦法把握的,隨著普通大眾的文化程度、風險意識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銀行代理產品如果繼續以這樣的方式去營銷,那麼它的銷售之路會越走越難。

就拿貴金屬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某貴金屬公司為某銀行專屬定製了一款黃金首飾,外形精美讓人耳目一新,客戶只有在該銀行才可以購買得到,而且精心設計賦予了該款產品背後蘊藏的歷史意義。這樣一款產品理應是很好銷售的,特別是放在銀行渠道去賣,有更多的有錢人會接觸到這款產品,但是實際效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為什麼呢?首先,這款產品本身是黃金首飾,客戶不會在意它背後有什麼歷史背景,而且相信每一個購買過首飾的朋友都很清楚,購買首飾是需要選擇的,我們去金店會有很多款式供我們選擇,很多的人可能只是享受這種選擇的過程,但是在銀行只有這一種首飾,你再說的怎麼好我都是要去金店看一看的;其次,作為一款只在銀行銷售的產品,價格必然比外面銷售的其他款式產品要貴,而且銀行銷售分文不讓,一般收入家庭的人即使見到後很喜歡,也要認真思考後才會做出是否購買的決定。所以,這樣的一款產品最後都賣給了哪些人呢?銀行自己的員工,員工的家屬,員工的朋友。

因此,如果您身邊有在銀行工作的朋友,當他們為您介紹銀行代理產品的時候,請仔細瞭解產品的詳細信息,並根據自身情況謹慎購買,因為您不會知道,您的朋友到底知不知道他賣給你的是什麼。

下一期將和大家分享銀行個人貸款的是與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