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高陽公主為什麼喜歡和尚?

用戶59093779835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而且唐太宗對這個女兒很是溺愛。到了她長大,待在閨中,要嫁人的時候,唐太宗就為她選了一門親事。

古代一般都提倡門當戶對,那若是天下有能配得上當朝公主的,也只有宰相家的兒子了。沒錯,唐太宗就是把高陽公主嫁到了宰相房玄齡的家裡。房玄齡有一個二兒子,叫房遺愛,房遺愛就是高陽公主的丈夫。

在大家的印象中,能娶到公主,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

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公主從小過的就是錦衣玉食的生活,而且脾氣還比較大。一般這種人,還沒有人敢去招惹,這就給了高陽公主狂傲自大,目中無人的資本。

因此也就造就了高陽公主,生活不檢點的作風。

在一次外出打獵的時候,高陽公主看到了一個生的十分俊俏的和尚,隨後和這個和尚交談了一番。高陽公主打算包養他,兩個人達成意見,這件事就這麼定了。

這個和尚,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辯機和尚。

可是,問題來了,高陽公主這麼放蕩不羈,水性楊花,公然給自己的丈夫房遺愛戴綠帽子。這件事若是傳出去了,房遺愛的臉要往那裡擱。

房遺愛會容許高陽公主這樣做嗎?

答案是允許的,房遺愛知道自己的老婆和別人有一腿,他也不敢聲張,畢竟這個女人不一般。他只能吃個啞巴虧。可是,他又很咽不下這口氣去。

那怎麼辦好呢?

其實高陽公主還是很有辦法的,她太瞭解人性了。當她知道房遺愛對自己的作風不滿的時候,她就賞了兩個美女給丈夫。

這一下房遺愛無話可說了。公主的意思就是,你若是嫌棄我,我們就做個有夫妻之名的夫妻就可以了。

從此,我們以夫妻的名義,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互不干涉。

可是,紙裡始終是保不住火的呀。

這件事最終給鬧得世人皆知,最後讓當朝皇帝,唐太宗給知道了。

唐太宗那裡丟得起這種臉,他先是把女兒高陽公主給臭罵了一頓。並且不顧高陽公主的哀求,還是把辯機和尚給處死了。

這件事讓高陽公主和唐太宗父女之間有了隔閡。

從此,高陽公主對他的父親,再也沒有愛了。直到唐太宗去世,高陽公主都沒有為老爹滴哪怕是一滴的眼淚。

但是,直到這個時候,高陽公主的戲還沒完。

他在老爹死後,又開始窺伺起皇位來。她經常在自己的丈夫面前,添油加醋,想讓他行不軌之事。說白了,她很想讓自己的丈夫房遺愛做皇帝。房遺愛也是一個糊塗蟲,兩個人的三觀,簡直就是奇葩到無人可以理解的地步。

於是。他們夫妻兩人合夥私下裡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

同時,高陽公主還不忘記對家產的爭奪。因為房遺愛是房玄齡的二兒子,房玄齡的爵位傳不到他的身上。

房玄齡的長子叫房遺直,房玄齡死後,爵位只有讓房遺直來世襲。’

對於這一點高陽公主很是氣憤。她為了爭奪這個世襲的爵位,愣是栽贓陷害,說房遺直非禮她。

就是這件事,最終讓房遺直忍無可忍,他跑到皇帝那裡,把弟弟房遺愛和高陽公主要謀反的事情,全部給抖露了出來。

這件事皇帝就交給了長孫無忌來處理。

長孫無忌嚴查此事,把這件事給弄了個水落石出,最後高陽公主和丈夫雙雙被送上了斷頭臺。

真是應了那句話,不作不死呀。


史學達人


看到本問題的幾個高贊答案,實在覺得有必要對信口開河的回答做一點回應。

首先,高陽公主跟辯機和尚私通這事是不是真的,學界尚有爭議,因為《舊唐書》裡並無這方面的任何記載,而《新唐書》的作者歐陽修、範鎮、宋祁、呂夏卿等,及《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都有排佛的傾向,所以也有可能是從野史中道聽途說再編纂而來。加之後人對這種事情總是興致盎然,從古至今都有不少人捕風捉影將這段歷史按照自己的方式演繹。

(米露飾演的高陽公主)

有人把高陽公主說成淫娃蕩婦,風流成性,生活作風極其不檢點,而駙馬房遺愛對此並不介意,兩人各玩各的,互不干涉。在辯機死後,高陽公主還與道士李晃、和尚智勖、惠弘等私通。

也有人認為高陽是一位痴情公主,在最好的年華遇到了顏值高且才華橫溢的辯機和尚,一見傾心,二人兩心相悅,暗許終生,只因金寶神枕失竊一事二人愛情敗露,辯機被腰斬,從此高陽生無可戀,一生都惦念著辯機,之後與和尚道士尋歡作樂也是為了在他們身上尋求辯機的影子。

第一個版本滿足了大眾的窺私慾,第二個更唯美一些,畢竟我們還是要相信真愛的。

關於高陽被賜死,本問題某高贊答案說高陽因唐太宗腰斬了自己的摯愛辯機懷恨在心,並且將這種怨恨轉接到了高宗李治也就是自己的親弟弟身上,所以謀反被李治賜了一丈白綾。我只能無語地感嘆答者的想象力。

按照《舊唐書》裡的記載,高陽驕縱慣了,想剝奪駙馬的大哥房遺直的爵位,便稱其非禮自己。太宗讓長孫無忌調查此事,結果牽出了高陽公主和房遺愛想擁立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景謀反一案。也有人認為高陽並非真的謀反,而是當時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看靠譜的歷史,學有趣的經濟。

關注經史通義,做有深度的你。


經史通義


世間安有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高陽公主作為唐太宗最喜歡的女兒,在高陽公主15歲的時候,唐太宗就為高陽公主選了駙馬。選擇的是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房遺愛這個人人高馬大的,按照常理來講很多姑娘都會喜歡的。但是高陽公主對房遺愛完全沒有感覺。因為房遺愛根本不是高陽公主的菜。

那麼高陽公主喜歡什麼樣類型的男子呢?

高陽公主喜歡的是那種溫文爾雅的,英俊非凡,有才華的男子。所以房遺愛除了在洞房花燭那天進過高陽公主的閨房之後就再也沒有進去過了。

所以,婚姻不幸的高陽公主整天在外遊山玩水,房遺愛就一直陪著她。

辯機是誰

辯機是一個和尚,這個和尚可不是一般的和尚。他是一個佛學淵博,品行高潔的非凡的和尚。他有多牛逼呢?當時唐玄奘從西域回來,在全國範圍內尋找九個人一起譯經,然後參與撰寫聞名世界的《大唐西域記》,那年的辯機才26歲。

相遇辯機

前面說到高陽公主一直在遊山玩水,有一年打獵的時候,高陽公主遇到了辯機。一個皇家公主,一個學富五車的英俊的和尚(或許英俊才是最重要的吧)。兩個人一見鍾情,從此以後兩個人如膝似膠整天在一起。

房遺愛知道他們兩人的事情,但是他幫他們隱瞞還給他們製造機會。(這小子綠帽子戴的爽啊)

辯機之死

辯機被玄奘選中的時候,去了弘福寺長住,高陽公主送了玉枕給辯機,但是沒想到後來玉枕被小偷偷了。官府在抓到小偷後往下調查的時候發現了高陽公主和辯機的事情。唐太宗知道後斬了辯機。

高陽公主之死

高陽公主恨死了自己的父親,可是辯機死後沒幾個月唐太宗也死了,李治登基。高陽公主就把對父親的恨轉接到了李治身上。她想要造反,可是失敗了。皇帝賜他白綾,高陽公主就在一束白綾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年才二十七八歲,辯機死那年辯機才30歲。

暫時就說這麼多吧,喜歡的話加個關注,點贊吧!








星沈楓


高陽公主喜歡的是那種溫文爾雅的,英俊非凡,有才華的男子。所以房遺愛除了在洞房花燭那天進過高陽公主的閨房之後就再也沒有進去過了。

所以,婚姻不幸的高陽公主整天在外遊山玩水,房遺愛就一直陪著她。


用戶72489194146


李世民為了實現“政治聯姻”,在愛女高陽公主剛成年的時候,就許配給宰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

可是,高陽公主對一介武夫的房遺愛並不滿意。婚後不久,高陽公主在一次狩獵中偶遇了辯機和尚,兩人一見鍾情,在辯機的草菴中有了肌膚之親。

後來,高陽公主把自己的兩名貼身侍女給了丈夫,意思是“咱倆各玩各的,誰也甭管誰!”就這樣,公主與和尚的婚外私情持續了八九年之久。

高陽公主還將李世民賜給自己的外邦進貢玉枕,送給了心上人辯機和尚。

真相大白後,唐太宗盛怒,下詔將辯機和尚處以腰斬,並殺死知情不報的奴婢十餘人。

辯機和尚死後,高陽公主極度傷心地說:“辯機是我的真愛!”從此,高陽公主對父親李世民心生仇恨,直到李世民駕崩時,她也沒有一絲悲傷。後來,高陽公主又公開納智勖和尚等三個和尚為“男寵”,智勖和尚慫恿高陽公主發動宮廷政變,終被賜死。

那麼,大唐高陽公主為什麼喜歡和尚呢?

唐代李家受北方胡人血統的影響,唐朝的性觀念相對開放,李世民納弟媳為妃,李治封庶母武則天為皇后,李隆基奪兒媳楊玉環為貴妃,太平公主公然包養男寵……另外,高陽公主由於對婚姻的不滿無處發洩,加上高陽公主喜歡是溫文儒雅的書生,所以高陽公主最終選擇了私通有知識、長得帥的和尚。


書房記


這個問題吧,要分成幾個問題來看。

首先是,要理解當時的和尚在社會上的地位。

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時期,是佛教東傳的一個重要時期。這一時期,佛學和佛教在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的地位都非常高,吸引了當時一大批政治、經濟和文化精英人物投身於佛教和佛學。

比如從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一直到北魏,北朝時期,北方出現了一大批佛教洞窟,社會上層人物以供養佛教、僧人為榮。而在南朝,對佛教的推崇也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出現了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況。南朝梁武帝甚至以身舍佛,讓朝臣花錢來贖自己回去,以此來為佛教發展籌集錢款和物資。

因此,這一時期,一大批文化精英人物投身於佛教,出現了一大批佛學修養和文化修養非常高的和尚。我們今天知道的一些重要的佛教人物,比如鳩摩羅什,法顯,玄奘,鑑真等等,都出現在這一時期。

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唐朝時期的社會上層與佛教寺院、僧人的交往是比較多的。

其次,唐朝源流來自北朝,而北朝是歷史上第一個北方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與漢族融合的時期。相對而言,遊牧民族的社會禮儀規範沒有中原漢族那麼發達、嚴格,對女性的社會活動的限制沒有那麼多。因此,胡漢融合造成的一個結果就是隋唐時期的社會比較開放,女性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比較多,尤其是上層社會女性。

從高陽公主的角度看,與和尚的正常交往是當時的社會時尚,跟現在的富二代女的約小鮮肉一樣,作為一個上層社會婦女,能夠約到當時著名的和尚,日常交往比較多,這是非常有面子的事。

而辨機本人是玄奘的弟子,參與了玄奘西行取經歸來後的譯經活動,在和尚中間算是師出名門,也可以說是和尚中的上層精英,文化修養比較高。也就是說,辨機算是當時的小鮮肉中的小鮮肉,上層社會的女性能約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比較寵愛的女兒,嫁給房遺愛,是賜婚,因為房遺愛的父親房玄齡曾經做過宰相,是唐太宗比較重要的大臣。所以,高陽公主和房遺愛的婚姻本身就是政治婚姻。而房遺愛本人是個典型的官二代,各方面都很平庸,高陽公主不喜歡他也很正常。所以她和辨機就通姦了。

而且,高陽公主也不是唐朝唯一一個和和尚通姦的公主。在她之後,包括武則天,太平公主,都和和尚私通。而且,武則天母女私通的和尚是純粹為了肉慾,私通的對象也要低級多了,文化修養和辨機完全不在一個層次,唯一能得武則天母女歡心的,大概就是房中秘術了。


蕭武


他俊秀英颯、器宇不凡、少有高志,精通經書,15歲時於長安城西北會昌寺出家,師從著名法師道嶽,愛好讀書,鑽研佛經,頗有成就。645年,唐玄奘從西域回來,在全國範圍內尋找九人一起譯經、撰寫《大唐西域記》,他因博才多學成為執筆人,那年他才26歲。

這樣一位佛學界冉冉升新星,睡了一個不該睡的女人,慘遭腰斬。他就是丟棄清規戒律,成為千年談資的辯機和尚。

高陽公主,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沒有之一,她美豔大方,氣質非凡,為了給寶貝公主一個幸福的未來,李世民親自為愛女選擇了門當戶對的高、富、帥——宰相房玄齡次子房遺愛,作為她的駙馬。

房遺愛,長得高大威猛,出身豪門,絕對是現代女人的理想男人,但高陽公主喜歡的卻是溫文爾雅,英俊非凡,有才華書生才子,高陽公主對小房同志完全沒有感覺,根本不是高陽的菜,只有洞房一夜花燭,房遺愛就徹底被“遺愛”,過起了自摸的悲催生活。

高陽公主為了發洩對婚姻的不滿,整天遊山玩水,縱馬打獵,而房遺愛象個小怨婦似的無奈跟隨。

一天高陽到郊外打獵,碰上正在草廬內讀書辯機和尚,高陽頓時眼光發藍,我的乖乖,這才是姐的菜,趕緊給姐端上來,20出頭的辯機極少接觸女性,現突然看見美如天仙的漂亮少婦,立即春心萌動,向對方發出了異樣火辣的目光,兩人同時被對方征服並軟化了。

高陽自小任性、膽大、開放,長期的性壓抑讓她飢渴難耐,她手捂砰砰跳動的小心臟,表明身份,向辯機訴說愛慕之情。辯機被高陽的美豔衝昏了頭腦,忘記了佛門清規戒律,兩人就這樣一見傾心,兩心相悅,隨即三下五除二,寬衣解帶,共赴巫山雲雨。史書記載:“見而悅之,具帳其廬,與之亂。”

兩人顛鸞倒鳳時,駙馬房遺愛乖乖守在草廬之外,擔任護衛。為了彌補老公房遺愛,高陽公主不僅給房遺愛數不清的財物,還給了他兩個美女陪侍,並經常在李世民面前為房遺愛說好話,二人是人後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人前夫妻恩愛如初。

兩個痴男怨女,一個拋棄了有夫之婦本該恪守的禮儀,一個忘卻了和尚本該遵守的清規戒律,兩人膠似漆地痴纏在了一起,偉大的愛是精神和肉體的統一,毫無疑問辯機就是高陽摯愛一生的白馬王子,她將自己用過的寶枕送給辯機做了定情信物。

649年,官府在審訊一起盜竊案時,發現竊賊持有一個鑲金飾銀的玉枕,一看便是皇家之物,幾經調查,事情水落石出,原來高陽公主婚內出軌,劈腿和尚辯機,且持續多年!

李世民聞訊震怒,當即下旨腰斬辯機,殺公主奴婢十餘人,只放過了公主。

高陽問訊,悲痛欲絕,心灰意冷,辯機死了,高陽的心也死了。

653年,高陽公主再次想要奪取房玄齡長子房遺直繼承的爵位,誣告房遺直對她非禮,最後唐高宗李治派長孫無忌徹查,長孫無忌為了打擊政敵,擴大範圍牽出了房遺愛謀反案,最後被查出房遺愛、高陽公主、薛萬徹(妻為李淵之女高陽公主)、荊王李元景(李淵之子)、吳王李恪(李世民之子)謀反案,最終,高陽公主被賜自盡。

但這也許就是個政治迫害!


美麗青春您真痘


大唐時代,婚姻與性的結合剝離都那么深刻。尤其性的開放從皇家到百姓都任性。兒子娶繼母,



公公娶兒媳,母女共用夫司空見慣。典型的有大平公主將自已用過的薛懷義送給母親武則天。唐玄宗娶兒媳楊玉環等。

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高陽公主對性的想象豐富,觀念開放。嚮往纏綿性愛。因此,當父親李世民將自已嫁給一介武夫時,感受不到想象中的纏綿,缺乏花前月下的溫

妙。對丈夫失望透頂。當遇到不甘困守廟門的辯機和尚,看到那勾搭眼神,聽見細軟情語,享受久曠男性雄風刺激,情不自禁投入和尚懷抱,鍾愛半生。以兩個貼身丫環送丈夫換取自己性愛自由。又將父皇御賜送給情郎,激怒李世民,葬送辯機和尚性命。由於懷念與和尚的畸形性愛,後來又先後找幾個和尚代替他。也因愛僧鼓動謀反送了自已性命。


老汪看世界


巫山雲雨入禪房,藩籬情深臥鴛鴦。辯機腰斬刑場日,長歌當哭美嬌娘。高陽公主喜歡的不是和尚,而是才貌雙全的帥哥辯機,兩人不是簡單的肉體關係,而是靈慾合一、刻骨銘心的愛情悲劇。

【注:以下配圖均來自電視劇《大唐情史》,高陽公主為沈傲君扮演,辯解和尚由聶遠扮演,兩人正是顏值巔峰,確是扮演高陽和辯機的最佳人選】

高陽公主,唐太宗十七女,雖是庶出,卻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女兒。

高陽到15歲時,出落地美豔大方,天之驕女,氣質非凡,待字閨中,李世民為愛女親自擇婿,選了宰相房玄齡次子房遺愛,作為她的駙馬。

房玄齡,山東高門,當朝宰相,能謀善斷,與杜如晦合稱“房謀杜斷”,唐太宗左膀右臂,股肱之臣,執掌政務長達20年。由此可見,這也是一出皇帝給女兒包辦的政治聯姻。

房玄齡次子房遺愛,長得高大威猛,孔武有力,愛好武事,鍾愛強壯男人的慾女肯定喜歡,但高陽喜歡的卻是小編這種溫文儒雅的書生才子,所以一點也不合高陽的胃口。所以洞房花燭夜後,房遺愛就徹底被“遺愛”,過起了“無愛無性”的悲催生活。

高陽對婚姻不滿,卻不能離婚,只得寄情于山水,時常縱馬馳騁,遊山玩水,而駙馬房遺愛,雖然不能親近公主,卻不得不追隨鞍前馬後,時刻陪不離左右,免得公主出了安全問題。

一天,高陽到郊外打獵,正想到一處草廬休息,卻碰上一個正在草廬內讀書的和尚。

兩人四目相對的一刻,高陽的眼睛挪不開了。天啊!這個和尚,年輕俊美,器宇不凡,額頭又高又隆,好像裡面蘊藏無窮的智慧。年輕的和尚卻迴避著高陽熾熱的眼神,不敢直視她那明豔逼人的少婦美色。

交談中,高陽瞭解到這個和尚叫辯機,15歲出家,容貌俊秀英颯,少懷高蹈之節,於長安城西北會昌寺出家,為著名法師道嶽弟子,愛好讀書,鑽研佛經,此處草廬便是他讀書修禪之地。

高陽幾乎立刻被辯機征服了,特別是辯機的微笑,天真羞澀,又有矜持,那樣的迷人。其實辯機又何嘗不是呢?20出頭的他極少接觸女性,卻突然邂逅了美麗如牡丹綻放一般的年輕貴婦,用熱情的眼光凝視著他,他能感受到對方眼神中的異樣。

高陽是一個熱情開放的女子,長期的性壓抑讓她飢渴難耐,她按耐不住激情,當即便亮出自己的身份,向辯機表達了自己的愛慕之意。

辯機雖是佛門子弟,卻也被高陽的美豔和熱情衝昏了頭腦,兩人就這樣一見鍾情,二話不說,三下五除二,寬衣解帶,共赴巫山雲雨。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個痴男怨女,一個忘了公主身份,一個忘了佛家戒律,如膠似漆地痴纏在了一起。

兩人顛鸞倒鳳時,駙馬房遺愛在幹什麼呢?他乖乖守在草廬之外,擔任護衛。

高陽和辯機從此建立了情人關係,隔三差五便在草廬秘密幽會,兩人不僅是肉體上的慾望,還有精神上的共鳴。對高陽而言。辯機無疑就是她的白馬王子。

然而,高陽的身份,辯機的身份,卻讓兩人無法結合,只能過著秘密情人的生活。

而那個空有駙馬之王的房遺愛,頭上又多了好幾頂綠帽子,但他卻不以為意,甚至一直在為公主和辯機遮掩此事,難道他有傳說中的“綠帽情結”嗎?

非也非也,因為高陽早就收買了這個丈夫,她不但公開送給遺愛兩個女子陪侍,還重金賄賂之,還時常在李世民面前為房遺愛說好話,房遺愛當然笑得合不攏嘴。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高陽和辯機的情人時光維持多年,最終還是暴露了。

貞觀末年,官府在審訊一起盜竊案時,發現竊賊持有一個鑲金飾銀的玉枕,一看便是皇家之物,小偷害怕受罰,便乖乖招供,玉枕是從弘福寺內一個和尚住處偷出來的。

官府順藤摸瓜,發現這個和尚就是辯機。

一個和尚哪來的皇家寶物?其中必有蹊蹺。御史臺立刻傳訊辯機。

起初,辯機態度強硬,一心保護公主,最終在嚴格訊問下,終於坦白是高陽親自所贈。

已婚的公主送給一個和尚象徵曖昧的玉枕?這事鬧大了。

幾經調查,事情水落石出,原來高陽公主婚內出軌,劈腿和尚辯機,且持續多年!

李世民聞訊震怒,當即下旨處死辯機,殺公主奴婢十餘人,只放過了公主。

辯機是被腰斬而死的,這是酷刑中最殘酷的一種。

高陽問訊,悲痛欲絕,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男人,這個自己惟一動了真情,愛得熾烈的男人,竟因為自己斷送了性命,慘死於自己父親手中,父親,我恨你!

從此以後,高陽徹底絕望,心灰意冷,自從辯機慘死,高陽的心也死了。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去世,高陽沒有一絲悲慼,她已經沒有了感情。

永徽四年(653年),高陽因家庭事務,與駙馬房遺愛的哥哥房遺直髮生矛盾,一向傲嬌的高陽一怒之下,向皇帝告狀說房遺直對自己無禮,請求罷黜房遺直的爵位。

這本是一件小事,和和稀泥就過去了,而且唐高宗李治不是一個強悍的皇帝。

但政壇老狐狸長孫無忌卻是陰險狡詐的一筆,他親自主持徹查此事,查來查去,居然查出來房遺愛、高陽公主參與荊王李元景謀反!

不僅如此,長孫無忌還藉此機會擴大範圍,把吳王李恪、薛萬徹、柴令武、巴陵公主等人全部牽連進來,最後這些皇親國戚,無論是皇子還是公主,竟然全部被殺,高陽被下詔自殺。

高陽公主就這樣結束了自己傳奇風流的一生,與自己的情人辯機去九泉之下重續前緣了。

這正是: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大唐高陽公主也是個美人



那和尚不是一般的僧人,他是唐僧的學生,叫辯機,唐僧取經後的翻譯佛經的工作就是他主持編譯的,可以說是才子,知識淵博,高陽公主是政治婚姻,金枝玉葉,當時佛在唐朝很興盛,這樣高陽公主就有機會和辯機和尚接觸,日久生情也是自然之理…



皇帝知曉後,覺得有傷風化,處辯機以極刑,在執行刀斬時,辯機請求暫緩執行,原因是開斬的刀口上有隻螞蟻在爬行,他怕刀斬自己而傷了螞蟻的性命…救了螞蟻一命。

,此僧大慈大悲,功德圓滿,臨死還顧及螻蟻之命,因果必報,辯機死後,其家人等皆受其德果報,高官厚祿,福德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