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系統能識別本國的戰機嗎?

HONGYANGXI


只要是敵我識別系統兼容,就能夠識別戰機是否屬於本國(己方)或者說是友軍戰機。實際上,哪怕是敵對國家的戰機,只要是敵我識別系統能夠兼容,防空導彈系統也會把來襲的敵機當成“自己人”,“眼睜睜地看著”來襲的敵方戰機而無動於衷。所以,各國對於敵我識別器的使用、管理上都特別嚴格。


IDF

使用的是美製AN/APX-113(V) AIFF 敵我識別系統天線

9月17日,俄羅斯空天軍的一架伊爾-20電子偵察機被敘利亞的S-200防空系統擊落,造成機上15人全部遇難。此事一出,讓“敵我識別系統”頓時成了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雷達敵我識別系統,組成有兩部分:詢問機和應答機。原理不難理解: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獲得識別信息。當防空系統的雷達發現目標後,詢問機就會向目標發出密碼詢問信號,如是己方或友方,戰機上的應答機對詢問信號解碼後,會自動發回密碼應答信號。


如是己方戰機,在雷達顯示器上,就會出現一個識別標誌。相反,如果是敵方目標或非合作目標(未裝備敵我識別系統或者是敵我識別系統不兼容),雷達顯示器上的目標就沒有識別標誌。可利用應答信號,探測、跟蹤己方敵我識別系統兼容的目標,雷達敵我識別系統因此也被叫做:二次雷達或雷達信標,前提是雷達敵我識別系統兼容。

為確保應答密碼的絕對安全,戰機上的應答機內裝有慣性引信炸藥,一旦出現意外,將自動炸燬密碼晶體,以防被敵方破解。如果雷達敵我識別器被其它國家(不包括盟友)得到,則必須更換敵我識別系統。最新型的雷達敵我識別系統,密碼會自動變換,有效期短,安全性更高。

正常情況下,本國的導彈系統都能夠識別出本國的戰機,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說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的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就打下來過“自己人”。2003年2月25日,美國的愛國者就變成了“叛國者”——一架友軍的雙座版“狂風”和一架美軍自己的F-16戰鬥機被愛國者擊落,兩機三人全都報銷。時隔不久,愛國者再次“叛國”——一架F-16、一架F-18A戰鬥機又被擊落。

從理論上來說,敵我識別系統是不可能出問題的,但在強電磁等複雜的戰場環境中,沒有絕對的“萬無一失”。美軍自伊拉克戰爭中出現愛國者“叛國”之事後,提出新要求:必須有兩個條件能夠確定目標為敵機,才可將其擊落。儒道之主認為,沒有絕對的100%,敵我識別系統發生故障還無法避免,美國的“新規”已經說明了問題。




儒道之主


我是軍林縱橫!

從近日一則友軍誤傷說起。在敘利亞軍隊意外擊落一架俄羅斯伊爾-20電子偵察機之後,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說,敘利亞防空系統沒有安裝俄敵我識別系統,因為該系統無法轉移到其他國家。

對此,俄羅斯媒體進一步解讀,即使在軍事技術合作框架內出口的武器和軍事裝備,也從未安裝過敵我識別系統,看來這也包括此前向俄採購軍備的其他各國了。俄媒同時表示,敵我識別系統對每個國家而言都嚴格獨立,俄羅斯敵我識別系統只用於本國的飛機和防空系統。

但是如何識別敵我又是個大問題,不能正確識別,誤傷就會屢禁不止。最原始、最可靠的手段自然是目視識別。越戰時,美髮射AIM7“麻雀”導彈前要求抵近目標進行識別,確認後才能發射導彈。因為效果極差,後來有了電視攝像組件識別距離最多可達10餘公里。現代戰鬥機瞄準吊艙有時對目標也要進行目視識別。

事實,廣受歡迎的是敵我識別應答機,不僅十分有效也簡便易用,收到友機無線電詢問信號時,應答機能自動對信號做出回應,可在超視距上進行敵我識別,當年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就將敵我識別系統暴露,引來蘇聯空軍緊急更換識別系統。但是,這個最要命的就是返回信息受影響因素多,不就有過“黑鷹”直升機因信號不清誤判成敵機被F15擊落的事兒嗎?

非合作目標識別是目前用得較多的敵我識別手段——通過雷達探測目標的發動機風扇或渦輪葉片,並與儲存在數據庫裡的資料作比較,這種方式受限制因素多,而且主要用來識別機型。

所以,最可靠的手段還是多種手段綜合使用,這樣誤傷的可能性最小。問題是,戰機稍縱即逝,你不打人家,人家可能打你啊?


軍林縱橫


有人說,如今大國自己設計生產的高端武器,比如飛機,導彈等,在出口國外時都預設的有後門,別的國家在使用這些武器時無法攻擊和鎖定原生產國的飛機等,因為存在著敵我識別系統,這麼說法正確的嗎?其實並沒有這麼誇張。

敵我識別器確實存在,但是其實已經被誇大了太多,還有人說自己國家的導彈無論如何都攻擊不了自己國家的飛機,其實敵我識別器主要是用來辨別對方是否是我們隊友的裝置,並沒有那麼神奇,導彈發射權還是掌握在飛行員的手裡,只不過程序上安全了很多。所有的敵我識別都不影響導彈命中,一旦發射出去,就基本不受飛機控制了。

敵我識別系統,是通過三部分組成,有詢問系統,應答系統,和天饋線,詢問的作用名副其實,在遇到飛來的戰機時,會先行發射詢問信號,而這種身份密碼只有本國戰機知道,而且保密極其嚴格,萬萬不可能被敵方竊取,一旦對方在一定的時間內沒有做出應答,即被判定為敵方戰機,可以打開導彈發射開關選擇進行擊毀。而應答器就是對對方發出的詢問信號做出回答的。

敵我識別保密性非常嚴格,而且定期更換,遇到我方飛機墜毀,系統也會第一時間摧毀系統晶片防止落入敵人手裡,而且這個系統很重要,萬萬不可缺少,歷史上就發生過因為敵我識別器的缺失,導致發生自己人攻擊自己人的事情。


楠竹一


你好,我是崤山小虎,歡迎點贊和互相評論。 我將為你帶來有趣好玩的軍事知識。

導彈當然能識別本國的戰機了,否則的話,那本國的戰機不全部被已方擊落了嗎?

那麼導彈怎麼識別本國戰機?

1.靠預警雷達識別。

地面防空兵發現目標前,一般都會有防空系統的其它預警雷達給予先期的情報預警。而這先期的預警就會對目標進行識別,如果目標是合作目標(進行識別響應),則識為已方,否則識為敵方。

2.制導雷達對目標進行再次識別。

預警雷達在目標不合作之後,會把情報通報給已方地面防空部隊,地面防空部隊會在目標快接近射程後進行開機(如已確認為敵方目標,則會進入射程後突然開機制導),對導彈進行目標預先制導。此時,

制導雷達會對目標進行二次確認,判明目標是否為合作目標。

3.導彈通電制導時,會與目標時行敵我識別匹配。

當目標進入識別區後,導彈會對目標敵我屬性進行再次識別,這時飛機上裝配的敵我識別器編碼如與導彈的敵我識別編碼一致,則導彈不會點火。否則,導彈升空,戰機則機毀人亡。

所以,對已方戰機的識別會有多種程序和方案,一般是不公將已方飛機擊落的,除非已方飛機敵我識別應答徹底失靈,且無線電也無法正常工作。

也希望你能關注老兵,並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