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分家”最新進展:弟弟拿下超市,哥哥為雲創大股東!


永輝“分家”最新進展:弟弟拿下超市,哥哥為雲創大股東!

張軒松不再擔任永輝董事長:我和軒寧沒有任何矛盾

來源/新京報、聯商網

物流指聞整理發佈

永輝超市張氏兄弟“分家”有了新進展。

12月20日,永輝超市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福州召開,這次會議完成了五大人事議題,其中最大看點是選舉輪值董事長及執行董事。這將成為永輝超市繼續做大做強,聚焦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轉折點。

當天晚間,上交所披露永輝超市多條公告,其中一條公告披露了該公司當天舉行的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張軒松當選公司法人代表,而張軒寧並未出現在實際管理層中。

張軒松此前為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寧為CEO,兩人為兄弟關係,曾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然而,雙方在公司發展方向、發展戰略、組織架構、治理機制等方面存在分歧,對永輝雲創的定位、發展方向和路徑也有不同意見。12月13日,永輝發佈解除該協議的補充說明公告。

永輝“分家”最新進展:弟弟拿下超市,哥哥為雲創大股東!

20日披露的公告顯示,選舉班哲明·凱瑟克(Benjamin William KESWICK)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輪值董事長,選舉張軒松為執行董事兼公司法人代表。張軒寧僅進入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且不擔任委員會主任職務,以及未擔任任何實際管理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永輝超市12月5日頒佈的公司章程,輪值董事長雖然可以連任,但任期不超過一年。同時,章程未單獨列出執行董事的任期,而規定董事任期為三年,屆滿可以連任,且董事任期屆滿前,股東大會不能無故解除其職務。

據瞭解,班哲明·凱瑟克現任怡合控股董事總經理,兼任牛奶國際董事長及董事總經理。截至目前,香港股東牛奶有限公司持股19.99%,為第一大股東。張軒松持股14.70%,張軒寧持股7.77%。此外,江蘇京東邦能持股6.43%,江蘇圓周持股5.00%,這兩家公司都與京東有關。林芝騰訊持股5.00%。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規劃意味著,董事長大部分職權可能會委託執行董事來執行,作為執行董事的張軒松將手握更大的權力。事實上,解除一致行動協議後,張軒松和張軒寧所持永輝超市股權都不足以構成大股東,所以目前的架構可能是最好的。

此外,公告披露,現任永輝超市執行副總裁兼雲超總裁李國將擔任執行副總裁,而李國提名了四名副總裁,分別是,原永輝超市副總裁吳光旭負責協調各板塊業務,分管戰略投資與併購;原副總裁兼雲超CTO李靜分管科技與信息業務;羅雯霞延續分管拓展業務,而原雲超平臺供應鏈總經理張豪分管公司大供應鏈業務。

在此之前,12月4日晚間,永輝超市曾發佈公告,將其持有的永輝雲創20%股權轉讓給張軒寧,轉換讓後張軒寧持有29.6%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而永輝超市持有26.6%為第二大股東。

這意味著,雲創業務將不再計入合併報表範圍。國信證券報告稱,這有利於短期減少雲創業務對公司業績的拖累,2018年前三個季度,雲超、永輝生活和超級物種分別新開70、222和29家店,雲創虧損額達6.12億元,按照其46.6%股份比例計算,影響公司利潤2.85億元。

永輝“分家”最新進展:弟弟拿下超市,哥哥為雲創大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永輝雲創成立於2015年6月,張軒寧為創始人,主要負責永輝超市新零售板塊的業務運營,包括永輝生活店、超級物種等。張軒松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超級物種”之名由哥哥張軒寧提議。可以看出永輝雲創包括“超級物種”的運作,主要由張軒寧主導。

此前,永輝超市方指出,永輝雲創原定位於為永輝超市提供創新探索和服務,但目前永輝雲創因獨立經營零售業務而產生較大經營虧損,因此有必要調整永輝雲創的控制權,既可降低永輝超市的運營成本與經營風險,又可以對永輝雲創的實際控制人及經營團隊形成相應激勵。

同時,永輝超市表示出售永輝雲創後,永輝超市仍然將繼續堅持在新零售業態格局下進行探索與創新;改善方法、控制成本、提高效率; 做深做強“到店”業務,強化和提升“到家”能力。

永輝“分家”最新進展:弟弟拿下超市,哥哥為雲創大股東!

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松

據《聯商網》報道,永輝創始人張軒松回答了17個問題。

在回答永輝的輪值董事長制度具體如何合作的問題時,張軒松表示“永輝是我和軒寧創立的,明年是按照千億的目標發展,我們分析了很多國際公司,我們決定強化董事會的權利,讓公司從一千走向五千億。永輝一路走來,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能力能夠帶領公司,而不是通過股權來控制公司。整體公司戰略上是三年一個計劃,李國總運營層面會通過月報和財務報表的形式呈現給董事會”。

“輪值董事長不是新的,中國有華為,我們公司是從一千走向五千億的過程,實質上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既有權利又有股權,當戰略有問題的時候很難轉變過來;有很多管理者很迷戀控股權和權利,永輝是非常開放的,我本人會繼續在永輝做下去,我對於永輝未來是很有信心的;怡和董事長對於永輝是非常支持,對於永輝走向國際化有很大幫助,未來可以推動永輝和怡和有更多業務層面的合作,未來永輝會更加的高效。因此,大家可以給我們時間,下一個永輝可以做好”,張軒松言道。

此外,就永輝雲超與雲創業務如何合作的問題,張軒松回應稱,“雲創之前是擔任創新的業務,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一些虧損,我們通過出表的方式來完成公司戰略層面的決策。新零售的核心有品質、服務與效率,品質需要有供應鏈支持,服務分為到店和到家的服務,永輝在到店小有成就,到家還有些薄弱,未來會加大到家發展;效率一方面要調動員工積極性,另外一份通過科技來提高效率。

雲超和雲創分離後將是兩條線的創新,但是也可以相互合作,我們不可能把創新只放在雲創裡面,雲超也需要創新。這個時點將雲創出表,既是為了戰略轉型,也是為了讓業績壓力較小。同時,公司未來雲創、企業購、雲金都會出表,我們會迴歸核心業務。在宏觀環境不好、阿里系的競爭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回歸雲超這個核心業務。

未來雲超的創新是不會停止的,同時我們會不斷開放權利,放權給省區總,要求省區總要有戰略意識,我們每一個省區的市場空間都很大。當你給省區總放權,他們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我們面對著一個大波動的時代,對於永輝是更好的發展時代,我們的目標不是一千億而是一千億美金的目標”。

據張軒松介紹,永輝的發展戰略包括一個核心、兩個基本點、四個中心全部一體化。具體而言:

核心:迴歸超市業務,全國一體化多層級發展。雲超今年開店計劃是135家,明年是新開150家,之後再探索小型店,強化到家和到店的能力。兩個基本點:大供應鏈事業部和大科技事業部。大供應鏈事業部分為三段:首先全國性戰略性品牌由彩食鮮來負責;其次省區採購給省區總負責;最後下沉給社區採購;大科技事業部分為三段:首先是服務於門店基礎運營,中端是智慧中臺,服務於合作伙伴關係,最後是數據科技中心(雲計算)。大供應鏈事業部是由張豪負責,大科技事業部是由李晶負責。四個中心全部一體化:財務中心、人力資源中心、物流中心、工程中心四個中心一體化,會有20%人效的提高,明年我們預計業績至少有20%以上增長。我們的目標是後臺更簡潔,前臺更開放。

“我們要做永輝自己的新零售,我們希望通過依託體制優勢(機制活)、團隊優勢(70/80/90後居多)、品牌優勢(規模擴大才有利潤),我相信明年我們會有更好的表現,我們的開放和激進在行業裡都是領先的。同時,依託IT系統、財務系統和數據來把握公司的發展”,張軒松表示。

此外,張軒松還在問答中表示:“永輝是我一手建立起來的,我是不會就直接不幹的。我和軒寧沒有任何矛盾,沒有一分錢矛盾,雖然之後我不是董事長了,但是我還會扮演關鍵角色,永輝要走得更遠”。

來源/新京報、聯商網

物流指聞整理發佈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