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的嚴世蕃跟他爹嚴嵩比差在哪裡?

歷史是什麼


論智商當然是嚴世藩比嚴嵩智商高,其實大明王朝這電視劇中,有點貶低嚴世藩智商,真實歷史上嚴世藩可不是這樣人物,而是大明最聰明的人之一。

號稱鬼才的嚴世藩,從來都是一個能看透人心的主,也是他爹嚴嵩掌控朝政最大幫手,可電視劇中嚴世藩,除了長帥一點外,貌似沒看到城府和聰明,完全是一官二代形象。

那麼如果用電視劇來看著爺兒兩個差距在哪裡。

一言以蔽之,術和道的差距。

嚴世藩精於“術”,但是不明“道”。

嚴嵩精於“道”,但是“術”又不及嚴世藩。

心學說,知行合一,如果套路到術道來說,其實就是“術道和一”。

術為手段,道為境界,兩個意思的概念是差距很大滴!

正因為嚴世藩不懂大道,最後才害死他爹啊,這個教訓不可謂不深厚。

那麼將“術道和一”具體到大明王朝這個電視劇又如何,抓住一點就夠,大明王朝的”道“就是一個人,那就是嘉靖皇帝。

一切以為嘉靖服務為宗旨,這就是嚴嵩的大道,也是他可以屹立不倒關鍵,在這個大道之下,你可以貪汙,可以胡鬧,但是事情一定要辦好。

這個道理嚴嵩明白的清清楚楚,而嚴世藩不明白啊。

就比如貪汙腐敗這件事情,其實這個事情,就是一個你情我願的局而已,嘉靖皇帝要撈錢為的是修道觀,嚴嵩要撈錢為的是自己還有集團的利益。

那麼二個人就有了共同語言,這叫做合作互利。

在合作互利基礎上,嘉靖才給的嚴嵩權利,讓他有利可圖。

但是這是有基礎的,那就是這個事情是你嚴嵩做的,別扯我嘉靖出來。

這即是皇帝的自私,也是皇帝的特權。而且利益劃分也是早就算好了的,那就是二八分賬,概不還價,那麼嚴嵩是如何做的?

他不和嘉靖討價還價,而是盡心盡力認真做事。

因為他很明白這的角色定位。

那就是,我是白手套,也是背鍋俠,我存在的目的就是做皇帝不放便,皇帝家奴也不方便做的事情。

他給自己定位的角色就是家奴。

而嚴世藩是如何做的?

那就真不一樣啊,他居然有抱怨,居然說自己佔少了。那麼他為何有如此抱怨?

原因之一嗎,不過是他吧這個事情做的太好了,做的登峰造極的地步,他覺得這個事情非它莫屬。

原因之二嗎,當然是因為貪婪啊,我們想想看哈,他下面是有一個利益集團的,人人為他做事,那麼他這個老大是不是要照顧下面人啊,於是有一群人在後面的他居然想著和皇帝叫板,目的嗎很簡單,我要多拿。

原因之三嗎,他覺得他爹膽子太小了不與時俱進,不符合核心價值觀。

因為原因一,讓他覺得自己不可替代,因為原因二讓他覺得自己團隊不可替代,因為原因三,讓他覺得自己老爹其實是個障礙。

於是他開始自己的作死舉動,屢屢挑戰皇帝的權威。

他在內閣發脾氣,他給皇帝的兒子裕王剋扣俸祿,他不顧底線要辦成改稻為桑目的當然是為了錢錢錢。

一個掉進錢眼子裡面的人,智慧一定會退化,這就是他的水平。

而嚴嵩就不一樣了,嚴嵩一直明白自己的定位。

第一我是背鍋的,嘉靖皇帝的目的是撈錢滿足自己,而撈錢的需求只有我能滿足,那麼背鍋也該我這是應該的。

第二我是刀斧手,嘉靖皇帝的目的是維持政治格局的穩定,那麼我在首輔這個位置就必須要做事,給嘉靖皇帝掃除一切不對盤的反對者。

第三我是治國者,我不能光貪汙,不管國家,穩定壓倒一切,於是他不光提拔貪官撈錢,也提拔能做事情的人做事,比如胡宗憲。這是明白大局。

也正是明白自己的定位和作用,嚴嵩才會對嚴世藩怒吼,“給皇上遮風擋雨”,這是我存在的價值,也是你們這一群人存在的價值。

可是嚴世藩不同啊,他太自信了,認為自己無可替代,可是他是一個合格的嚴黨領袖嗎?

由始至終他都不合格,因為他不明白自己並非不可替代,嚴世藩的才能還不足以撐起嚴黨,你不在了,嘉靖大不了換個人,不一定做的比你差。

貪汙腐敗,這樣的事情能做的多了去了。

但是如你爹一樣,既能撈錢,又能做事,還聽話的人那是真少。

這就好比在一個公司裡面,有一個人認為自己能力非常,水平一流,於是對老闆有很多抱怨,抱怨待遇差,抱怨限制多,那麼你是老闆你會忍嗎?老闆的想法會是,你個狗滴,沒老子給你的平臺,給你的資源,你真以為你自己是個蔥?

於是在嘉靖皇帝看來,嚴嵩才是自己的貼心人,而嚴世藩只不過是一個附帶品,有他不多沒他也可以,看你老爹面子給你口飯吃,可是你自己砸飯碗那就別怪我不客氣。這也是後來他們結局不同的根源。


阿斗不傻


差在火候。

為官之道,要知進退。該進的時候要進,該退的時候一定要退,不要心存幻想,說白了就跟打遊戲差不多,該打團堅決打團,該回避趕緊迴避,否則稍一猶豫就是全軍覆沒。該進進該退退,說起來像廢話,然而這就是一種火候的把控。嚴嵩厲害就厲害在,審時度勢、揣摩心思的功夫爐火純青。嚴世蕃戾氣太重,火氣又大,容易意氣用事,對局面的判斷,理解問題的高度,難以望老嚴嵩的項背。說白了,火候不到。

不過這也難免,嚴嵩可沒有當首輔的爹,一輩子摸爬滾打,屹立不倒幾十年,那功夫不是蓋的。反觀嚴世蕃,官場上一路走來有老爹保駕護航,難免飛揚跋扈,經驗又不及嚴嵩,比起他爹來說火候不到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朔野無邊天高遠


司禮監掌印太監呂芳說過,做官要學會:思危,思退,思變。

《大明王朝1566》裡的嚴世蕃,急躁好鬥,不知收斂,昏招迭出,行事乖張,與嚴嵩的老持成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然嚴世蕃不懂思危,不懂思變,也不懂思退。

嘉靖在問“周雲逸到底有沒有後臺”的時候,嚴世蕃差點就要脫口而出,被嚴嵩攔下了。這是典型的不懂思退,因為嘉靖心裡清楚周雲逸的後臺是徐階,高拱,張居正為首的裕王府。一旦說出來,等於隱藏的矛盾暴露出來了,嘉靖沒有退路,他嚴嵩父子更沒有退路。

所以嘉靖也不需要的答案,沉默了片刻就說“今天是元宵節,各位留下來吃碗元宵吧”。

嚴嵩在雨中的那句話一針見血,他對嚴世蕃說:“你替我擋不了風雨,全是在招風惹雨”

說句題外話,正式的嚴世蕃除了貪財好色和1566相同,其他都完全不同,正史的嚴世蕃是個胖子,還是個獨眼龍,智商情商非常高,自稱天下三大奇才之一,嚴嵩的第一智囊,絕不是1566裡面那個只會出昏招的官二代。





煮茶嘆古今


嚴世蕃這個名字,也許大家還覺得陌生,但是要說起他父親的名字,就絕對不陌生了。嚴世蕃的父親,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奸臣嚴嵩。嚴嵩是嘉靖朝首輔,因為善寫青詞而受到嘉靖帝重用,因而在嘉靖朝權傾一時。《明史》將嚴嵩列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稱其“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

 


 嚴嵩與其妻子的感情極好,中間沒有夾雜著姬妾,二人育有二女一子,嚴世蕃是嚴嵩獨子。據傳嚴世蕃此人極為聰慧,博文通才,特別擅長引經據典,據理以論。嘉靖皇帝是一個喜好讀史書經典之人,因而嚴世蕃很得嘉靖皇帝喜愛。

  據傳嚴嵩所寫青詞,實際上是嚴世蕃代筆,所以嚴嵩能在嘉靖朝受到重用,有嚴世蕃的功勞在。嚴嵩再任首輔的時候,已經年逾七十,精力已經極度下降,很多時候某些奏章都交給兒子嚴世蕃批註,商議出解決辦法之後,再遞給嘉靖帝審閱。而嚴世蕃所做批註,每每都能得嘉靖帝讚揚,而嚴世蕃也因此“權傾天下”。

  嚴嵩柄政時,朝野上下流傳著“大丞相”、“小丞相”的稱呼,“大丞相”指的是嚴嵩,“小丞相”指的就是嚴世蕃。

  嚴嵩到了後來,基本上已經將朝政奏摺交給嚴世蕃處理了,而嚴世蕃憑此也獲得了自己想要的權利。當時明朝上下,賄賂成風,嚴世蕃更是藉此大肆搜刮金錢。

當時大臣想要有所成,必定要給嚴世蕃送禮,嚴嵩的義子趙文華從江南迴來,送給嚴世蕃的見面禮就是一頂價值連城的金絲帳,還給嚴世蕃的二十七個姬妾每人一個珠寶髻。

  

更誇張的是,嚴世蕃竟然憑藉自己手中的權利,讓當時的皇子朱載垕也對其行賄。朱載垕按理來說,是要被封為太子的,但是因為嘉靖帝對其並不喜愛,因此就一直拖著。而嚴嵩父子兩人,對朱載垕也極為怠慢。照例每年該給裕王府的歲賜,戶部都因為沒有嚴氏父子的命令而一連三年都沒給發放。朱載垕最後是湊齊了一千五百兩的銀子給嚴世蕃,嚴世蕃才讓戶部補齊了三年歲銀。嚴世蕃的猖狂可見一斑。

  嚴嵩與其夫人歐陽氏的感情極好,一生就只娶了這麼一位女人。與自己父親的專情相比,嚴世蕃簡直是濫情的典範。據流傳,明朝廣泛流傳,越禁越出名的小說《金瓶梅》裡面的西門慶,就是以嚴世蕃為原型創造的。嚴世蕃的妻妾就有二十七個,其他的侍女、丫鬟更是無數。嚴世蕃用象牙床,圍著金絲帳,朝歌夜舞,生活極為放蕩。

  嚴世蕃對自己瀟灑風流的生活極為滿意,卻並不知道即將大難臨頭。嚴世蕃大肆受賄,搜刮錢財,本來就引發百姓的諸多不滿了。當時天下災難頻發,百姓們連飯的吃不起,而嚴世蕃卻過的如此驕奢,就更是引來百姓的聲討。

  後來御史多次上奏彈劾,終於引起了嘉靖帝的注意,在查清嚴世蕃罪名屬實之後,勃然大怒,命令御史林潤前往捉拿。嚴世蕃被捉拿之後,還想要製作傳言,讓嘉靖皇帝放過他。

當時當時徐階,眼光毒辣,當即將其冤枉忠臣的罪名給換成勾結海盜,訓練私人武裝,意圖謀反,這才將其剷除。

  《明史·奸臣傳·嚴世蕃》:“世蕃用彭孔言,以南昌倉地有王氣,取以治第,制擬王者。又結宗人典楧陰伺非常,多聚亡命。龍文又招直餘黨五百人,謀為世蕃外投日本,先所發遣世蕃班頭牛信,亦自山海衛棄伍北走,誘致外兵,共相響應。即日令光升等疾書奏之。世蕃聞,詫曰:”死矣。“遂斬於市。籍其家,黃金可三萬餘兩,白銀二百萬餘兩,他珍寶服玩所直又數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