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定本是袁世凱之子,家裡條件很富裕,為何最終靠吃爛菜葉為生?

我愛亢小丹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長房長子,由於他出生早,袁世凱對他寄予厚望,一直把他帶在身邊親自教誨。可以說,袁克定在成長的過程中見證了父親的升遷之路,同時也受父親影響,對政治有著極大的野心。

(袁克定舊照)

不負袁世凱重望,袁克定長大後能文能武,再加上一直在父親身邊,眼界開闊,辦事也很老辣,袁世凱對他大為欣賞,便常讓他參與謀劃政事。

辛亥革命成功後,得到列強支持的袁世凱一方面向革命黨人進行鎮壓,一方面又迫使清政府同意議和,並指使袁克定極力拉攏汪兆銘,好讓汪兆銘替他在革命黨人中做說客,最終竊取了革命果實,成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袁世凱出任大總統,袁克定也跟著變成了香餑餑,政府部門和企業都爭著向他伸出橄欖枝,希望他能屈尊就職。經過多方考慮,袁克定才答應出任政府農工商部職務。後來,由於袁世凱為了避嫌,讓他辭去了政府工作。開灤礦務總局得知後,馬上邀請他出任督辦一職。

就在袁克定春風得意馬蹄疾時,他卻在老家項城騎馬時,不小心跌傷了腿骨,儘管到處尋醫問藥,但還是留下了跛足的問題。

袁世凱見了心痛不已,於是聯繫了醫療條件最好的德國醫生,讓他前往德國治療。

(袁世凱舊照)

德國皇帝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一直想擴大殖民地。而物產豐富的中國是他覬覦的對象,因此他聽說袁克定要到德國就醫,馬上隆重歡迎。並向袁克定展示了德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制度,然後才得意洋洋地告訴袁克定,想要國家發展,就得向德國學習,唯有帝制才能使國家得到發展。以中國國情來看,走向共和肯定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所以請你一定要轉告你父親,中國若願恢復帝制,德國願意傾囊相助。

袁克定早就折服於德國的成就和發展了,再說如果袁世凱復闢成功,那麼身為長房長子的他,必然會被封為太子。這對他來說,絕對是有百利無一害的事。

袁克定想罷,再也無法安心治療他那條傷腿了,毅然回到中國,並開始一再對袁世凱鼓吹復辟稱帝的事。為了讓袁世凱相信復辟是眾望所歸,他不僅成立了籌安會,還花了3萬塊大洋偽造了袁世凱每天必看的《順天時報》,故意在報紙上散播請願袁世凱稱帝的消息。

1916年1月,袁世凱復闢帝制並舉行登基大典稱帝。此舉引起全國公憤,導致各地自發組織護國運動,袁克定還來不及被封為太子,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便狼狽地被拉下了皇位。

袁世凱氣惱攻心,不久便一病嗚呼,臨終前他指著袁克定長嘆:“欺父誤國啊!”

(袁世凱復闢舊照)

隨著袁世凱的離世,袁家門前也車馬稀了。眼看著家世一天天衰敗,袁世凱的9房姨太太成天打著小算盤,想要分家另過。袁克定便把袁世凱留下的龐大家業分成若干分,分給了其他房的姨太太和弟弟妹妹們。當然,他得到了大部分財產。

按理,袁克定以後的生活靠著祖業,就算不謀事,也能過得相當富貴。但他沒有想到,有人惦記著他的財產。

這個惦記他財產的人就是馮玉祥。當他把在北京收藏的古董字畫打包發回河南時,得到消息的馮玉祥,便攔截了他裝古董字畫的火車,並將那些價值不菲的古董字畫給扣壓了。儘管他多方奔走,但人走茶涼,他已經不是昔日的香餑餑了,所以無人為他與馮玉祥交涉,最後他只能不了了之。隨後,國民政府又沒收了他在河南的大部分祖業。

屋漏偏適連綿雨,開灤礦務總局對袁克定的態度也隨著袁世凱去世,變得惡劣起來,最後袁克定不得不主動提出辭職。

被軍閥和政府敲詐,又失去了工作,袁克定最後只能靠手中一百多萬塊錢生活了。他又不是個懂得營生的人,再加上一向花錢大手大腳慣了,所以生活很快就窘迫起來,糟糕的時候,幾乎斷炊。幸好他還有個忠心的僕人照顧他,每當沒有食物維繫生活時,便上街去揀人家扔掉的菜幫子和窩窩頭來給他充飢。

(土肥原賢二舊照)

華北淪陷後,先是曹汝霖充當日本說客,勸袁克定把河南彰德洹上村花園那份祖業賣給日本人。袁氏族人為了能分得一點錢財,也紛紛勸說袁克定,但袁克定不為所動,堅決不同意把祖業賣給日本人。

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得知袁克定的身份後,認為可以利用他的身份,擴大日本在華的影響,因此許以高薪想聘用他做顧問。

當時的袁克定經濟已陷入極為窮困之地,他的兒子幾次受日本人之託來勸說他,但他思慮再三,回絕了這份差事。他對兒子說,雖然窮困但也不能做漢奸。為了不被日本人利用,他又登報說明自己因病在身,不問國事,也不見客。

1948年,老無所依的袁克定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奔了表弟張伯駒。在張伯駒的舉薦下,袁克定得到了一份中央文史館館員的工作。

1955年,78歲的袁克定經歷了半生潦倒後,歿於北京一間小平房裡。

(參考史料:《袁氏當國》《袁世凱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袁克定在後來確實生活悽慘,貧困潦倒,吃過一段時間爛菜葉,但他並沒有一直這樣持續,晚年還是有了人照顧,得以安享。

袁克定是袁世凱的長子,在袁世凱在的時候可以說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很是威風,皇太子級別的待遇,但他的榮華富貴,在老爹袁世凱死後,就都不見了,因為他原有的一切都來沾袁世凱的光。

袁克定曾因騎馬時摔傷,加上醫治不當,變成了瘸子,這也使得他做很多工作做不成。而自己又依然有著公子哥的性子,用的錢大。花的多,又沒收入來源,坐吃山空,沒過多久就把袁世凱死後分家得的錢花光了,甚至把值錢的東西都典當完了

而袁世凱在當大總統時,雖然看好兒子,但他從來沒有為家人徇私過,很避嫌,沒有為兒子謀私利,因此袁可定之前也沒有積蓄。





有人會說好歹是袁世凱的兒子,難道沒有人來救濟他嗎?回答是幾乎沒有,要是袁世凱在的時候,軍閥還會來巴結下他,但袁世凱死了,他對軍閥沒有任何價值,軍閥才不會來管他了,自然不會救濟他。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袁克定雖然沒錢了,但還有袁世凱留下的很多不動家產,這個可以典當換錢,但不幸的是,其中很多被蔣介石國民政府沒收充公了。

還有老家的一小部分祖產,後來被侵華日軍看上了。袁克定雖然窮,但還是有氣節,不僅拒絕了日本的高官誘惑,還拒絕了日本人買祖產的請求。這也使得日本人很惱怒,處處為難袁克定。


沒有任何收入、任何幫助的袁克定在當時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異常艱難。這個時候的袁克定生活只靠一個忠於他的老僕人,有時甚至到街上撿爛菜葉充飢。

不過這種日子並沒有持續到最後,1948年他被表弟張伯駒接到了一起生活,並給他找了一個圖書管理員的工作,雖比不上之前的生活,不過也算安詳晚年了!


夏目歷史君


袁克定是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長子,有“坑爹第一人”之稱。據說袁世凱在彌留之際說了一句四字遺言:他害了我!很多專家學者認為,袁世凱口中的“他”指的就是袁克定,正是因為袁克定在袁世凱面前一直鼓吹帝制,以便使自己獲得“皇太子”的名份,導致袁世凱留下“竊國大盜”的惡名,被迫取消帝制,一代梟雄最終晚節不保。俗話說:

落架的鳳凰不如雞。隨著袁世凱的離世,袁家往日的風光一去不復返。由於袁世凱妻妾眾多(一妻九妾),子女有32人之多,在袁世凱死後,長子袁克定主持平分家產事宜並且從中分得了一大筆遺產。只不過從小在錦衣玉食中長大的袁大公子並不善於持家理財,很快便耗盡了父親留下來的大筆遺產。抗戰時期,袁克定的家境日漸敗落,只能靠典當維持生計。他向國民政府提出返還袁氏在河南被沒收的家產遭到拒絕,只能靠著一個老僕人,從街上撿回一些白菜幫子、爛菜葉子,吃窩窩頭艱難度日。但袁克定
“倒驢不倒架”,每次端上飯菜,以前的老規矩一樣沒變,戴好餐巾,用西洋刀叉將窩窩頭一刀刀切成片,拌著鹹菜進餐。不過,這樣窘迫的日子袁克定並沒有生活很久。1948年,表弟張伯駒將窮困潦倒的袁克定接到承澤園(果親王允禮舊邸)一起生活。張伯駒號稱“天下民間收藏第一人”,曾向國家無償捐獻了陸機的《平復帖》和宋徽宗的《雪江歸棹圖》等國寶文物。張伯駒找到中央文史館館長章士釗,給袁克定謀了一個館員的身份,每月有五六十塊錢的收入。1955年,袁克定在張伯駒家中去世,時年77歲。這位幻想成為
“皇太子”的袁大公子,走完了大起大落而晚景淒涼的一生。

歷史茶坊,一個愛寫歷史的屌絲,關注我,瞭解更多精彩內容!


歷史茶坊


袁世凱逝世後,袁家衰敗。

袁克定是袁世凱唯一的嫡長子,因此對他寄予厚望。曾送他去德國留學,因此袁克定精通德語,英語。袁世凱後來的外事活動,就是由袁克定充當翻譯。

1912年袁克定騎馬時不幸墜馬,袁世凱送袁克定去德國療傷,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招待極為殷勤,雖然袁克定的傷勢不見好轉,但他內心做起了皇帝夢,開始以皇太子自居。

後來他偽造《順天時報》,刊登假新聞。結果洪憲帝制,袁世凱引來國人一片聲討之聲,在驚恐中而終。

袁世凱逝世後,袁家的時代結束,開始走向沒落。據悉,袁克定晚年好男寵,因此傾家蕩產,潦倒而終。後靠張伯駒接濟度日。雖然不再錦衣玉食,但仍保持貴族氣度,窩窩頭加鹹菜,正襟危坐,胸戴餐巾。

袁克定值得稱讚的地方便是拒絕日偽合作,保持晚節。結拜兄弟汪精衛曾送他禮物和金錢,他出於私人情誼收下禮物,為識大體,金錢悉數退還。


五味社


樓上回答了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的一生。很有代表性。雖然我和袁世凱是一個地方人,但對於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本地的人傳說的很少,一是當時國家管制,不讓下面的人亂講,否則拉去做牢。二是當時國家動盪,信息又閉塞。所以知道的人不是很多。再者就是把袁世凱定論為“竊國大盜”。所謂勝王敗寇嗎?但袁世凱在老家人的評論中還是不錯的。(讓眾位高人見笑了)


支援西北的河南知青


在戰爭年代亂世年代即便你有金山銀山一夜間變成窮光蛋很正常。政府軍隊,雜牌組裝等等對一個失去靠山的人來說即便家財萬貫說沒有就沒有了。溥儀的妹妹,妹夫帶著孩子從東北逃回北京一路上餓的用金首飾換玉米麵窩頭充飢。孩子大人完全難民形象,身上都長蝨子很是可憐。那就是戰亂年代的真實體現!錢財乃身外之物能保住命就不錯了,難道逃難時還整箱整箱的金銀財寶帶在身邊那不隨時被殘兵,土匪打劫嗎?更多的不動產拿也拿不走,偌大的公館,別墅軍隊來了讓你騰地方就得騰那時候你還敢說那是你家的不給?敢嗎?好在袁大公子一輩子該享的福也享受了沒啥遺憾的!最後寧願捱餓受窮也不當漢奸這一點值得贊!袁大總統的兒女們沒有給袁大總統丟人!順便說一下袁總統的孫子袁家騮,孫媳婦都是有名的物理學家。袁家後人都沒有做對不起國家,民族的事,袁大總統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還是成功的。自己也眼光長遠生前沒有給子女們在政府部門安排職位,不行了也沒有傳位給以前的袁大太子,因為自己知道自己孩子幾斤幾兩硬把他放上去估計引來殺身之禍。老袁高明!


用戶3751124649


所謂掉毛的鳳凰不如雞!袁克定原先是公子哥,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隨著袁世凱的倒臺!袁克定一下子從太子變成了庶民!他也失去了經濟來源,自己也沒能力賺錢!能吃上爛菜葉,也該知足了!



翠樓看天下


袁克定是袁世凱長子,年輕時熱衷於攛掇其父恢復帝制,據他的妹妹袁靜雪回憶,袁克定為了掩蓋國內外反對袁世凱稱帝的聲音,專門偽造了一份《順天時報》,放在家裡讓袁世凱看。後來袁靜雪偶然得知此事,向父親告發,袁克定捱了父親一頓好揍,此事被稱為“《順天時報》事件”。

袁世凱

其實我覺得袁靜雪此說並不一定屬實,因為當時袁世凱獲取信息的來源不只是報刊媒體,還有情報和其他機構,這是一;二是袁克定偽造報紙,一定需要不少人幫忙,但目前為止,一直沒有人出來證實此事,袁靜雪之說屬於孤證,這在歷史學研究上是靠不住的。當然,這只是我的一點個人看法,還需方家指正。

袁世凱死後,袁克定成了袁家的掌門人,但坐吃山空,不久家產也就所剩無幾了。抗戰時期,日本人找到袁克定,希望其下水為他們做事,以號召袁世凱舊部。但袁克定一口拒絕,寧願吃鹹菜也不當漢奸。人都是有多面性的,袁克定在某些方面可能為人不齒,但在民族氣節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

1940年代中期以後,袁克定家產被人哄騙一空,生活無以為繼,他的親戚、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將其接到家裡養了起來。當時張伯駒住在承澤園,正在燕京大學讀書的周汝昌常去張家請教,曾經見過袁克定。周汝昌在《承澤園軼事》中這樣寫道:“承澤園位於海淀暢春園稍西北,本是果親王胤禮的賜園,故名‘承澤’。我在燕京大學讀書時,它是張伯駒先生的居所。其內有小樓兩重,樓上住的是袁大公子--即袁世凱洪憲稱帝時的‘大太子’。袁張兩家是至親,此時大公子孤身無依,故張先生養之。”

青年張伯駒

人們都以為袁克定是個紈絝子弟,其實他好讀書,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1949年後,袁克定也進入高齡,毛澤東主席好友、曾在北洋政府任職的章士釗擔任了中央文史館館長,他給袁克定一個文史館員的名義,每月有了五六十元的生活費。

1958年,袁克定在張家平靜離世。





民國年間那些事


呵呵,劉邦那麼流弊後代還被沉江朱元璋後代還上吊被勒死的。沒什奇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